李卓一听就明白了,就是找人打广告嘛,当即一口应下。
“行,此事包在我身上。”
李卓之所以这么痛快,也因为他已经这么做了,方才和太子见面时,他就曾问过自己这把扇子的情况。
李卓当时就和他提了一嘴,放眼整个大庆,还有谁比太子更加适合吗?
“哎,那就多谢公子了。”
张士此前还担心李卓是那种什么都不懂,只知伸手要钱的公子哥。
没成想这么善解人意,不禁为自己的英明决断而感到开心。
之后李卓又去了一趟医馆,和裴洪见了一面,并将太子的话告诉了他。
“梁大人回河东了?”
“应该是如此,他现在是一介庶民,自然是要回家的,裴洪,关于你假死的计划,我已经安排好了。
再修养几天,等你再恢复一些便立刻行动,只有你“死了”,才可安全回河东见梁大人,否则很可能会害了他,你明白吗?”
李卓担心裴洪焦急心切,先跑回去,到时定会将那些杀手的目光也吸引过去。
裴洪感激至极的对李卓一拱手。
“公子放心,小人知晓轻重,定会服从公子的安排。”
转眼又是三天过去,随着时间临近,曲风灿在状元楼的文台比斗的话题,也是越来越引人注目。
几乎到处都有人在议论此事。
“少爷,此事目前尚不能确定,但应该错不了。”
李卓自从得知,张淑将目标打到曲风灿身上后,就料定她接下来肯定会有所动作。
且极有可能与文台比斗有关,毕竟按照正常路数,李月想嫁给曲风灿几乎不可能。
所以就让李福去打听此事,李福也没有辜负李卓的苦心,给他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
张淑竟然准备让李月去参加文台比斗。
李卓嘴角微微一勾。
“这张淑还挺聪明,知道此事若是想成,先引起曲风灿的注意,李月这女人极擅勾引男人,和她一个样,若是准备充足,只怕还真的能成功。”
“公子,您准备如何做?”
对于这个差点将自己害死的罪魁祸首,环儿对李月也无半分好感。
“捣乱?不,我还要助他一臂之力,最好是她与曲风灿的事情能成,本公子要让她身败名裂!”
说话之时,李卓目光寒意涌动,对于仇人,李卓向来不会手软。
李卓要让李月尝一尝,从天堂坠落地狱的感受。
“少爷,您要如何做?”
李福有些担心的问了句,毕竟对方是吏部尚书之子,万一李卓做的太过分,被对方发现很可能引火烧身。
“放心,我自有分寸。”
李卓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的计划,但目前许多事情尚不确定,还需走一步看一步。
“走,去看看裴洪,他应该恢复的差不多了。”
李卓没有和李福详细解释的意思,领着他们二人准备出去,正好撞见身穿官服,准备出门的李通。
看他的模样,似乎颇为着急的样子。
李通只是瞥了李卓一眼,就迅速上了自己的官轿,直奔皇宫而去。
“发生何事了?”
李卓有些好奇,眼下是午时,若是没有什么大事发生,皇帝不会在这个时间点宣大臣入宫。
来到街上后,李卓很快就打听到了一些眉目。
就在一个时辰前,漠北边关派人八百里加急入京了。
这里的八百里加急,并非是从八百里外过来的意思,在大庆这是一种有紧急公文或者军情,需要立刻送往上京的一种表现方式。
共有三种,分别是三百里加急,五百里加急和八百里加急,数字越大越重要。
但如今天下太平,别说五百里加急,即便是三百里加急也很少碰到。
“少爷,难道是边关出了问题?”
李卓下意识的想道,几天前他才和太子分析过这个问题。
若耶律齐天当真举兵来犯,他就真是个棒槌,自己远远高看他了。
正在李卓去医馆的同时,宫里也是十分热闹。
太子赵泓霖也接到了口谕,宣他即刻去承天殿议事。
“大哥,竟然真的让先生说中了,耶律齐天要派使团过来!”
那封加急秘报中的内容,他们早已知晓。
耶律齐天统一漠北胡人三大部后,想派出使团携带大量牛羊等物,与大庆重修于好。
事关两国大事,边关那边自然不敢耽误。
那日太子和李卓聊完后,回到东宫就找了赵泓枋谈了此事。
李卓身在京城,是绝不可能提前得知此事的,只有一种解释,他猜中了!
赵泓霖何尝不是激动万分。
“先生真乃是天人也,事情竟真与他所料分毫不差!”
赵泓霖对此佩服至极,心中更是兴奋无比,李卓如今是他的人,而且至今为止皇帝也没找过他。
这足以说明,皇帝是默许他们两个之间来往的。
确认这一点对赵泓霖而言无比重要,加上有了如此厉害的相助,赵泓霖的信心空前高涨。
“大哥,你赶紧去承天殿,尽快的掌握此事,再去向先生询问。”
李卓的身份是自己发现的,所以赵泓枋也感觉与有荣焉。
这几年来,随着吴王的强势崛起,他身为太子最衷心的支持者,也是十分焦急。
“好,老五,先生上次交待孤的事,你都办的如何了?”
“大哥所言可是制造那裴洪假死一事?放心,臣弟都已安排好了,只等先生来寻,便可马上实施。”
对他们这样的人而言,要做此事本就是简单至极,没有一点难度。
“嗯,能有先生这样的人相助,真是孤的造化,哈哈哈。”
心情极佳的赵泓霖,大笑着朝着承天殿而去。
而此刻的上书房中,皇帝赵景润目光深沉的看着窗外,眼前的桌岸上,放着刚刚从边关发来的急报。
“看来子锋已经彻底靠向了太子,也不知此事究竟是好是坏。”
太子和李卓第二次在船上见面一事,当天他就知道了,虽然不知二人具体聊了什么。
可第二天,赵泓霖就来找了他,说想以东宫的名义在大庆举孝。
具体便是由全国各地各省州府县,由百姓推举出当地有名的孝子。
他将以东宫的名义将他们召集来京,并且予以重奖,在当地树立典范。
有点类似于贞节牌坊的意思,赵景润一眼就看出这么做的好处,他敢断定,这一定是李卓向他提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