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木婉清见过孟礼后,把他的提议告诉秦红棉,但稍微加了一点油和醋。
她说两人连曼陀山庄的李青萝都杀不了,更别提身居王府的刀白凤。而孟礼武功高强,自己可以借机在他身边学更厉害的武功,这样后面刺杀刀白凤就有更大的可能成功。
秦红棉觉得有理,就同意木婉清留在参合庄跟着孟礼进修,自己则跑回幽谷去,打算继续苦练武功。
结果,她在半路得知钟灵获封郡主的事,顿时又惊又怒。
钟灵是段正淳女儿的事,秦红棉是知晓的。
在段正淳众多情人里,按相遇顺序论,秦红棉是第一。
二人相遇之后,秦红棉因段正淳一句“修罗刀下死,做鬼也风流”和一套五罗轻烟掌沦陷,怀了木婉清。结果段正淳跑路,秦红棉只得独自生下木婉清。
秦红棉怀孕生女的时间里,段正淳却是风流依旧,忙得团团转。
和李青萝相遇,教她种茶花,弄出王语嫣。
在小镜湖碰到阮星竹,撩完又跑,留下阿朱这颗种子。
后面回过头找秦红棉没找到,反遇见甘宝宝,钟灵由此而生。
接着,他又跑去小镜湖找阮星竹,使之生下阿紫。
许是不希望段正淳知道自己是个不称职的母亲,阮星竹当时并未告诉段正淳阿朱的事。可这没能改变段正淳播完种子就跑路的德性,阿紫还没出生,他便又跑了。
从小镜湖离开,段正淳邂逅康敏,一番温柔缠绵再度跑路。
在段正淳这几个有名有姓的情人当中,秦红棉跟甘宝宝关系最近。加上二人同被段正淳渣过,难免有几分同病相怜心理,一些事自是不会隐瞒,想瞒也瞒不住。
二人住的地方相距不远,有几分相互照应的意思。
这种情况下,她们倒也不枉为师姐妹一场。
可俗话说得好,既怕兄弟过得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这话放在秦红棉和甘宝宝身上同样适用。
本来两人都被段正淳渣过,一样为其生了个女儿,却没名没分,可谓境遇相当。
甘宝宝虽嫁了人,可钟万仇长得丑,远比不上段正淳,秦红棉自不会眼红。
但现在不同,钟灵居然成了大理的郡主!
说明甘宝宝很可能在段正淳这边有了名分。
这让秦红棉忍不住了!
当初说好的统一战线、相互扶持,结果甘宝宝竟然背着她见了那负心汉,重新对其投怀送抱。
这是妥妥的背叛!
秦红棉心中顿时嫉恨横生。
她恨甘宝宝背叛,但更嫉妒对方成功了。
于是,秦红棉立即快马加鞭,赶到万劫谷找甘宝宝算账。
不料这一去,正好撞见段正淳通过之前营救段誉时挖的地道和甘宝宝幽会。
秦红棉怒不可遏,当场发飙,想在这对狗男女身上扎几个洞。
但预想很残暴,现实办不到。
她被段正淳镇压了,之后恨不起来,只余下嫉妒。
段正淳知晓木婉清是自己女儿,为了消除秦红棉的嫉妒,也为了有借口出去浪,便答应秦红棉给木婉清讨个郡主。
秦红棉见此,自是没了嫉妒。
不过出于前车之鉴,她决定跟着段正淳。
这才有了二人一起来姑苏的情形。
段誉对于这些不知具体,但通过段正淳的事迹能猜到一二,心中有些无奈,转瞬却灵光一闪。他正愁没有合适的理由去参合庄拜访,以期见到那位惊鸿一瞥的仙子。
现下自家父亲要去参合庄找他的私生女,这不就是合适的理由吗?
那位木姑娘是他父亲的私生女,也就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
他作为兄长,跟着上门去见一见,很合理。
而且那木姑娘和那位仙子都在参合庄,自己若与之确认兄妹关系,便可以从她那儿打听仙子的情况。
说不定还能和仙子搭上话。
段誉越想越激动,当即提出要和段正淳、秦红棉一起去参合庄。
兴奋之下,他脑筋飞转,理由想出了好几条。
一是想去见见木婉清这个妹妹。
二是孟礼之前拒绝鸠摩智将他焚烧于慕容博墓前,算间接救了他一回,想去感谢一下。
三是担心鸠摩智贼心不死,跟着段正淳安全些。
这一番话头头是道、有理有据,段正淳自然没有拒绝。
不过听到最后一条理由,他忍不住责怪道:“当初叫你好好练功,你非不听,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以至内力薄弱。纵使学成六脉神剑,也发挥不出应有的威力,真是浪费了大好天赋。”
“倘若你能勤奋些,这些年必能修得不弱的功力,充分发挥六脉神剑的威能。”
“如此,那鸠摩智岂能轻易抓走你?”
听得这话,段誉垂下脑袋,暗自一阵撇嘴。
他打小就不爱练武,受佛经熏陶后觉得杀生不对,练武的心思越发淡了。最初没什么,段正淳等长辈尽管出于一些考虑希望他练武,却没逼迫,顶多在耳边念叨。
但几年前不知出了什么事,段正淳、段正明等长辈态度突然严厉起来,非逼着他练武不可。
段誉拗不过,只得将就着练了,但出于叛逆,心里越发厌恶练武。
这种情况下练武的效果自然不如人意。
好在他天赋高,把段氏这么多年来没人练成的六脉神剑学会了。
此事过后,段正淳等人对他的逼迫放松不少。
这让段誉猜测之前他们逼自己练武应该和六脉神剑有关,却不知具体,打探也没结果。久而久之,他就没去追究,练武的事也随之松懈下来,一如段正淳方才说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练武不用心,又没有外挂,他的武功自然稀松平常。
身手只比没练过武的普通人敏捷些。
内力浅薄,六脉神剑使个三四发就能耗尽,准头一般。
因此,在鸠摩智挑战天龙寺时,他即便身怀六脉神剑、恰好在现场,也没能形成有效助力。其中帮的最大的忙就是暴露了自身会六脉神剑,代替段正明被抓走。
对此,段誉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大理崇佛,段氏先辈出家为僧者众多。
而佛以慈悲为怀,戒杀生,劝人放下屠刀。
武功多为杀人之技。
他作为大理段氏子孙,不喜练武、不愿杀生,正好符合佛之宗旨。
是以,哪怕此刻再度遭到段正淳责怪,段誉也没放在心上,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段正淳了解段誉,一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没听进去,所以说了几句就打住,转头说起明天去参合庄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