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春秋发明家 > 第241章 晒盐与农作授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除了仇由国,剩下的就是廧咎如了。

原来的廧咎如占据了卫国的中牟、共邑、巩邑、百泉等地。虽说现在将他们赶入了山里,但还是没有斩草除根。

说起中牟这座城邑,其实也很搞笑。公元前659年,齐桓公才帮卫国筑的中牟城。当年冬天,赤狄便下山,便将其给攻陷了。

中牟这个位置确实重要,因为自邯郸到共邑几百里,中间只有这一座城池。

等到合适的时候,再命人去山里历练一下,顺便除掉廧咎如。那样,新国西边便没有赤狄的威胁了。

现在的历史发展,和原本历史的发展已经有了一些变化。应该是新国的出现,改变历史的进程了。

比如去年,即公元前654年。这一年,本来齐国会纠集几个国家去伐郑的,原因就是首止会盟上,郑国的逃盟之事。

但伐郑这件事,在前654年没有发生,齐侯确实纠集了几个国家,也组好了队,但走到宋国的边境,便解散了队伍,各自回家去了,白白吓了郑国一身冷汗。

那时候,新国刚和郑国交接完几个城池没多久,应该是宁之盟的消息散播了出去。

虽说盟约里有新国不结盟的条款,但联军也没有继续向郑国进攻,终究还是撤退了,具体是什么原因,木耒反正是不知道。

而后,去年各国的学子,也多数来自于这些国家。新国的力量,已经完全不是齐国能抗衡的了。

新国那种不结盟,不联姻的态度,也让众小国摸不着头脑,似乎新国只想和他们做生意,赚他们的钱。但是新国的东西又太好用,太吸引人,各国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这几年新国没打算起大的战事,木耒也开始专心致志的搞起了机械发明和食盐。

春天多风,光照还算强烈,是晒盐的好时机。在冬天,木耒找了个昔日蚕馆的亲信。将一沓厚厚的资料交给他们,这上面记录的,是如何晒盐的工艺。

现在,大河口的城池修建完毕,木耒将其命名为天津。就在天津城的一侧,木耒想在那里进行食盐的晾晒。

木耒亲自教学,在邯郸外的一块土地上,亲手示范,教他们如何修建盐池,如何利用海水的潮汐来引水。

还给他们做了几套引水的工具,如何将所晒得的卤水,从低处引向高处。

为了帮助他们晒盐,还送给他们两万斤的水泥,用于修建最终的结晶池。

木耒并没有要求他们,在多长时间晒出多少盐,只是要求他们,今年能够掌握着晒盐的手艺便可以了。

晒盐是绝密,天津城有足够的士兵,去守卫着这些盐田,保证制盐之法不被齐国学了去。

除此之外,蹇叔还向木耒说了这么一件事。

“君上,近两年,新国之红薯、玉米、高粱等农作已推广至各城邑。这些高产农作,有些已被齐鲁等国引种而去,我们当如何是好?”

这种作物扩散出去,这是必然的,谁也阻止不了。他们现在只是少量被引种,等他们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时候,怎么也是三五年之后的事情了。

但是有一点,这些高产的粮食作物,能够使人口快速的繁殖,能有效的缓解因粮食不足带来的增长缓慢。

这对新国来说并不是一个好事,因为这些国家的人口基数,要比新国大的多。人口增长的数量,也就比新国快的多。

若是纵其发展二三十年,会引起天下人口的暴增,战乱可能也就越多。

木耒想了一会儿,对蹇叔说道:“良种农作之扩散,此事亦可无解。我们不如另辟他途,绝不可使良作白白散至他国。”

蹇叔略略的点头,而后又问道:“君上之意,那便是新国售种?”

“对,也不全对。新国不但要售种,还要授权。”

“何为授权?又当如何授权?”

木耒呵呵一笑,说道:“凡是自新国引种之国家,必须要向我新国交纳一笔钱货,否则,我新国便不让其引种。”

“君上此言差矣,天下小国上百,我等又怎能一一阻止?某国若是从其他国家引种,我等又当如何是好?”

木耒深吸一口气,说道:“凡是自新国引良种者,其国必须向新国缴纳授权金。授权金,即其国每一人向新国交一枚刀币。

若此小国有三万人,便向新国交三万钱,便可种红薯。若是交九万钱,便可种红薯,玉米与高粱。

若是他能交15万钱,连同土豆及各类蔬果也亦可引种。

又比如大国,若一国有20万户,百万人。其须向我新国缴纳500万钱,才可种植各类农作蔬果。”

木耒这话说出来,蹇叔都不敢相信,怎么能够想出这样的法子来?好像也对,若是交了钱,就允许他种,这便是授权。

“若是一国不肯交钱,又执意要种我新国农作,这又如何是好?”

“新国自不会怕他们这般。过几日,你去起草新国君令,并发放至新国各使馆使臣手中。

令其得知:凡是不从新国购买,便私自引种新国之农作者,新国必伐其国,俘其君,灭其国。

何为私种,即国内不得有一株新国之农作,要求各国严令进行,我新国之良种,可救天下人,但并不会白白授予他人。”

“这……君上,那我新国,这岂不是与天下人为敌?天下人口,有数百万之巨。若是皆向我新国购买授权,恐怕得钱有数千万之多。”

“先生不知?我新国一年贸易可得钱几何?我并不看中这几千万钱,但这是授权。

未向我新国交钱者,自不可种植新国农作。即便其离新国纵有千里之遥。待新国兵强马壮之时,我亦会将其灭国。

得他人之惠,付他人财货,自古之理也。况且,这新农作售价并不高呀。”

……

几日后,使馆区的使者们,都收到了这样一则通知:新国与打算将红薯、玉米、高粱、土豆及其他果蔬的种植权卖与诸国。

售价为其国人数乘以五,这些人口中包含奴隶等所有人。如一国人口有十万,则需向新国交50万钱。

自此以后,可种植新国诸多新型农作,新国亦不加干涉。若是不交钱,而私自种其中之一者,新国有权对其进行讨伐。

辣椒、棉花、芝麻、花生不包含在内。这几类作物,新国目前不会对任何国家授权种植。

凡是私种此四类作物者,新国亦有权对其进行讨伐。数年后,新国会逐步放开此类作物的种植权限。

此布告一出,并经使馆区的人传回各国,便在各国引起了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