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妈,那个……”
钱元力又来找吴妈了,还欲言又止。
“钱先生,你有什么活儿尽管吩咐,我这边抽空给你做就行了。”
吴氏帮钱元力做饭菜和浆洗衣服都是得到了春暖的同意的。
无他,春暖也想从钱元力身上得到一点有用的信息,没有投入哪来回报呢?
让吴氏帮衬着他,他记挂着这份人情。
都说了,欠钱容易欠情难还。
她要走的就是糖衣炮弹的浸蚀,以后想要点什么信息也就容易了。
吴妈做事儿也利落,肖家原本就没多少事儿可做,她能一个人赚两份银了,这不是一举两得了吗。
“我的那件衣服破了,是你给我缝好的吗?”
“是,我洗的时候看到有点破了,揉搓的时候力道大了点,就破得更厉害了,晾干了就给你缝了一下,穿着还好吧?”
“好,很好,那个……”
这个钱先生怎么说话这么结巴啊?
以前也没这样啊。
“钱先生,还有什么事儿吗?”
没事的话她该去做饭了,都快晌午了呢。
“那个,我想买点布料回来你能帮我做两件新的衣服吗?”觉得自己的要求有点唐突:“我可以给你付工钱的。”
“自然是可以的。”
谁和银子过不去啊?
她又不蠢。
吴氏自从和离后带着女儿在肖家当差,吃不愁穿不愁,连着女儿都有差事可做,也不用自己花银子养了,整个人都精神百倍,舒心得很,脾气也好得很了。
“那行,明天我就上街买了布料,你帮我做两件新的。”钱元力如释重负:“你是不知道,我都有整整一年没有穿过新衣服了,这些衣服确实旧了。”
吴氏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钱元力,这就是有钱人的日子吗?
一年没穿过新衣服就很委屈似的?
咱穷人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站补又三年,不也照旧过日子?
待这位钱先生将布匹扛回来让她做衣服的时候,吴氏才知道什么叫有钱人。
“钱先生,你这……做多少衣服啊?”
“不是快到冬天了吗,我来蜀地也没有多的行李,都没备上,所以都要做啊。”
做里衣的,做外衣的,做棉衣的,让布行的三个小二给扛了回来放在了肖家的院子里。
吴氏都看傻眼了。
自己这是要做他一个人的绣娘不成?
“我的时间不够啊,我还有差事要做呢?”
相对来说,吴氏更愿意保住肖家的这份差事,毕竟,这位是外来的客人,说走就走,她可不能丢了西瓜捡芝麻,紧紧抱住肖家这棵大树才是真,更何况她的活契也是肖家的。
“不要紧,能做多少做多少。”钱元力很是大方:“对了,里衣做两件,外衣做一件,棉衣做一件即可,余下的布料你给你自己和你女儿做衣服吧。”
啥?
“就当抵工钱了,我就不单独给你付工钱了。”
吴氏默默的算了一下,觉得不吃亏。
又没有时间要求,这个差事还是可以做。
然后就费劲儿的将这些布匹棉花搬进了自己的屋子,准备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给他做衣服。
钱元力的这一举动许氏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
春暖回来的时候,她就小声的提醒春暖。
“我看那个钱先生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春暖愣了一下,就笑了。
“大伯母,吴妈是签的活契,马上就三年期到了,她是自由身。”
吴氏是和离的人,还这么年轻,不可能守寡一辈子吧。
要是这个钱元力……哎呀,好像不太行,他都四五十岁的人了,比人家吴妈大了足足一倍呢,老牛吃嫩草,也不怕牙崩了。
晚饭后,春暖去了吴氏的屋子。
“二姑娘来了,快请坐。”
“不用坐,我就是消消食,看到你屋里亮着灯就过来看看你。”春暖装着不知道:“咦,买了这么多布?”
“不是买的,是钱先生做的,钱先生让我帮他做……”吴氏一字不漏把钱元力的要求说了,最后还加了一句:“二姑娘放心,我都利用晚上的时间做,不耽搁白天的差事儿。”
“夜里做伤眼睛,白天你的差事做完了就可以抽空做衣服,不必拘着。”春暖看出来了,大伯母说的情况只能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啊,人家吴氏一心一意专门搞事业呢,才没想过要和他发生点什么故事。
又或者说,是大伯母看错了。
只是,第二天春暖看钱元力取药时看吴氏的眼神就知道:这老男人是真对人家年轻的少妇动心了。
想想也不足不奇,据他自说早些年受过伤,就觉得自己不行,也一直没娶妻生子。
孤单几十年了,从来没得到的温暖在吴氏身上得到了,每天一日三餐,洗洗涮涮,熬汤煎药,除了暖被窝以外一个媳妇该做的事儿都做了。
他那颗蠢蠢欲动的心不动才是怪事儿!
铁树开了花,拦都拦不住的。
春暖将钱元力孔雀开屏的事儿告诉了赵明华。
“这个老家伙,我还当他是好的,咋的,还要来挖你家的墙脚?我去警告他一下。”
“不用不用。”春暖道:“我确认过了,他有心吴妈没意,注定不会有故事发生。”
“那也不行啊,别将风气搞坏了。”
“我倒没什么问题。”春暖道:“吴氏原本就是自由之身,在我们家也是签的活契,三年期满后她要走我们也没办法留,只要姓钱的不是骗她就行。”
“你还真是心善啊。”
在赵家,下人要是有什么不轨的心思立即就能撵出门。
“要走的留不住,能留的不会走。”春暖心道,更何况是自己当初同意吴氏帮钱元力的:“你觉得姓钱的人品如何?”
这一点春暖有点看不准,赵明华阅人无数应该更能看清楚些。
“这人有点脑子,但不多;有点胆子,也不大;心也不坏,还凑合吧。”
春暖……这是什么神评价?
她其实都想过了,吴氏如果要再嫁她不会阻止的。
当然钱元力如果能一直留下来也挺好的,至少他京城的消息来得快。
果然,很快,春暖就得到了她想要得到的消息。
“皇上终于立大皇子为太子了。”
身为大皇子外家的谋士,钱元力激动得直搓手。
他知道肖家一直站皇后这一边的,这个好消息自然是要分享的。
“还有别的消息吗?”
“你是指什么?”
“京城所有的有意思的消息,都想听听。”
“那我还真没得到其他的消息,我得到的消息都是重要的消息。”
比如说他将春暖会看诊会制药的事汇报了,侯爷就说他干得不错,让他在蜀地好好的待着,看着春暖一家子,必要的时候可能会有用。
春暖……行行行,大皇子当上太子也是好消息。
长姐来信说过,盼盼与大皇子关系很亲密,小小的人儿直接叫大皇子大哥哥。
试想一下,有一个当太子的大哥哥会是一个什么概念?
如果有一天这个大哥哥直接坐上了那个位置呢?
再加上夏广成也是忠于皇上的,待到那么一天到来的时候,他的地位将会水涨船高,在合适的机会自己再献上药丸,估计着肖家回京的概念就会增大几分了。
春暖在让家人给漠北的亲人做冬衣的时候有几分冲动:她想去漠北看看。
是因为之前在曾祖父的行医手札上看到他记录说漠北盛产几味中药材。
什么乌拉尔甘草、牛家营子沙参、防风、阿拉善肉苁蓉、多伦赤芍、苍术、先锋枸杞、牛家营子桔梗等。
去了漠北,可以看到爹爹他们,也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药材。
只是春暖要求一提出来,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
“阿姐,就算要去漠北也是我去啊,你出行很不方便,更何况漠北路远,你的身体受不住的。”春宁第一个就不同意:“家里有这么多事儿呢,你走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春宁的眼里,阿姐就是定心丸一般的存在,阿姐教他本事教他怎么行事,阿姐做事走一步看三步,甚至更远。
而自己,要学的很多。
知道阿姐明年出孝后就会出嫁,这个家还得靠自己撑着,所以他已经在努力的学着独立了,但是也知道自己现在还是一只翅膀不硬的小鸟,这个家可以离开他,但不能离开阿姐。
“春宁,你得学着自己处事,我也要学会放手。”春暖道:“更何况,你去了漠北,认得那些药材吗?”
春宁一下就哑火了。
毫不夸张的说,他现在认得药材还没有两岁的肖沐阳认得多。
“暖暖,你是一个姑娘家,出门在外不安全也不方便。”大伯母也不放心春暖出行:“对我们来说,再贵的药材都没有你贵重。”
“我去漠北,还想给大伯和爹爹三叔以及几个兄长把把脉,为他们调理一下身体。”
毕竟,漠北气候变化大,又累又吃得差,他们在漠北待了快三年了,都是文文弱弱的人,哪受得了这个苦。
这一个理由瞬间让家里人都哑口无言了。
“我们还是很舍不得你吃苦。”
“不苦,只要我们全家平平安安的,能够待到重逢的那一天全家一个不少团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苦。”
许氏和徐氏、黄氏、朱氏都很感动。
“接下来就你们就做冬衣吧,我也做好去漠北的准备,早去早回。”
再晚了去就真的很苦了。
天寒地冻的,春暖自己也没把握能全身而退。
“阿姐,你去漠北是跟着唐六哥他们的商队去吗?”
春宁听唐六说起过商队要去漠北。
“是的,跟着他们的商队去。”不得不说周七爷还是很讲信用的,自从那一次替他的红颜知己看诊后,他说到做到成为了肖家的保护伞,一切都提供方便。
春暖记他的情,知道他母亲有神志不宁,多恍惚、睡卧不宁的事后,就给做了宁志膏让赵明华送去。
据说老太太服用过宁志膏后身体有了好转,对她夸赞不已。
周七爷是一个孝顺的人,对春暖也就更友善了。
春暖提出要同去漠北,他只说了一句:“你若吃得苦愿意去,我的商队保你平安无事儿。”
轻飘飘的一句话,却是有千钧重责一肩扛了。
也是因为有了周七爷的这句承诺,春暖才决定勇闯漠北。
要去漠北,春暖自然要做足万全的准备。
宁志膏也做了一些带去。
毕竟大伯和爹爹还有三叔年纪都不小了,在这个知天命之年就算是高龄时代,保养好身体是必需的。
这一天,春暖又教春宁制作龙胆苦参丸。
“龙胆草、苦参、大黄、郁金……”春暖说,春宁记录,然后按照方子抓药研细末,制成药丸,。
“二姑姑,这个沐阳可以吃吗?”
“不能吃。”春暖连忙阻止,肖沐阳学东西快,但是也有一个缺点:贪嘴。
和当年自己在药房里偷嘴一个样,他也是什么都想要尝一尝。
“这是清热泻火的药,你要是吃了会拉肚子的。”
孩子还这么小,是不可以随便吃泻火药的。
“那沐阳尝一点好不好,就一点,看看是苦还是甜。”
春暖……有些小孩是真的嘴馋,但是像肖沐阳这么执着于尝百草的性子,又怎么能说他嘴馋呢。
尝一点也不是不可以。
“是苦还是甜?”
“苦,好苦,姑姑,为什么这么苦?”
“因为里面有苦猪胆呀。”春暖笑道:“良药苦口利于病,现在知道了吧?”
“知道了,沐阳懂了。”
春宁……我怎么感觉自己还没有小侄儿有勇气去尝药呢?
是的,他现在学做药,但是从来不会提出尝药的这种要求更没有这种想法。
在他看来,是药三分毒,只要身体好好的,就没必要去吃什么药,哪怕是补药也不行。
肖沐阳是真的懂了,因为他还请教了春暖这些药材分别有什么功效,制成药丸后又主治什么病。
春暖一说,他就全都记住了。
春宁……有这么一个聪明的侄儿真是压力大啊。
当然,他也清楚的知道,人与人之间不同的,肖沐阳才是真的应该继承肖家医术的传人,自己只是懂一点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