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
“这件事你事先也不知情。”
“你先回去吧。”
朱棣见朱高炽一脸呆滞的样子,以为自己把朱高炽给吓到了。
他赶忙缓和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让朱高炽先回去。
“谢父王。”
“儿臣告退。”
已经想透的朱高炽一改之前唯唯诺诺的样子,表情镇定地给朱棣躬身行了个礼,便走了。
余气未消的朱棣并没有在意到朱高炽表情的变化,只是觉得朱高炽连自己的手下都约束不住。
要的等他不在了,朱高炽能不能镇得住手下的那些大臣?
于是他心里想要换接班人的想法不自觉地又冒了出来。
......
金府。
金忠正在书房内研究对倭作战的事情。
他已经没有把朱高燧告发他们企图暗中谋害朱高煦的事情放在心上了。
他确信朱高燧拿不出证据来。
外加现在调查他们的刑部和大理寺卿都是他们自己人。
所以他相信这件事很快就会过去。
他依旧还是那个受朱棣器重的兵部尚书。
“大人!”
“不好了!”
“锦衣卫又来了!”
就在金忠聚精会神研究对倭战事的准备工作的时候,书房外突然传来下人的急促的喊声。
“又来?”
“真是岂有此理!”
金忠上次是明确听到了朱棣说的这件事不归北镇抚司管了。
现在锦衣卫又来他家,这不仅是不给他面子,更是不给监国的燕王朱棣面子。
这口气,他忍不下去!
于是金忠昂首挺胸,雄赳赳,气昂昂地朝前院走去。
此时,一身飞鱼服打扮的朱高燧站在门口,狞笑着看着手下的锦衣卫跟抓小鸡一样抓人。
“赵王!”
“你不要欺人太甚!”
“燕王殿下之前已经吩咐过了,你的北镇抚司不得插手调查我和杨溥的事情!”
“你现在突然带人来到我府上,难道是要违抗燕王殿下的命令吗?”
金忠想着既然已经把脸撕破了,就算你是燕王的亲儿子,我也不会给你好脸色。
更何况你还是来抄我家的。
“聒噪。”
朱高燧不屑地看了金忠一眼,然后给身旁的锦衣卫使了个眼色。
他身旁的锦衣卫立马点头,一个跃身就冲到了金忠身前,一人抓住他一只胳膊,将他反摁到了地上。
“赵王!”
“你敢违抗燕王的命令!”
“燕王一定不会轻饶你!”
金忠没想到朱高燧一点面子都不给他,说抓他就抓他。
这让他感觉很没有面子。
因此,不停地喊叫。
但朱高燧却没有搭理他,直接负手离开了。
因为他今天的行程非常满。
不多时,朱高燧又带人来到了杨溥府上。
还是一样的步骤,一样的配方。
锦衣卫很快就控制住了杨溥府上的所有人。
不过不同于金忠认为朱高燧是私自违抗朱棣命令来抓他们。
当杨溥看到朱高燧亲自带人来抓他的时候,他瞬间就猜到了朱高炽已经把他们之间的对话告诉了朱棣。
不然朱高燧不可能这么明目张胆地违抗朱棣的命令亲自带人来他府上抓他。
“赵王。”
“世子来找我,也是你撺掇的吧?”
当杨溥被押起来,从朱高燧面前路过的时候,他突然问道。
他知道朱高炽向来都是与世无争的状态,虽然他被软禁,但朱高炽是不可能知道他是因为企图谋害朱高煦而被软禁的。
可那天朱高炽突然到来,还直接问了这件事,当时他就察觉到不对。
但当时他为了安抚朱高炽的情绪,并没有深问。
今天朱高燧突然上门抓人,他便猜测到朱高炽的突然到访,应该是朱高燧布下的一个局。
“呵呵。”
“现在说什么都迟了。”
朱高燧冷笑了一下,没有正面回答。
但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否认就是承认了。
“哎~~”
杨溥确认了自己的猜测后,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此时他的心情只能用几百年后的一句话来形容。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杨溥一家被抓后,随行的锦衣卫千户以为今天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便向朱高燧拍马屁说道:
“王爷,人都抓的差不多了。”
“您今天辛苦了,先回去休息吧。”
“剩下的事情交给小的便是。”
谁料朱高燧并没有像他想象中那样夸他会来事。
反而怼了他一顿:“这才哪跟哪?”
“今天要抓的人多着呢!”
朱高燧瞪了他一眼,继续带着人去其他地方抓人。
接下来,朱高燧先后去了刑部,大理寺,还有礼部,最后又去了一些朝中大员的府邸。
这才勉强将他知道的支持朱高炽的大臣连同他们的家属和下人基本都抓了回来。
这使得北镇抚司旗下的诏狱都有点不够用了。
一时间,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他们都觉得朱高炽继承人的位置不保了。
原本表面上中立的那些大臣,也开始明面上倒向朱高煦阵营。
他们开始公然跟原本就支持朱高煦的那些大臣来往交际。
仿佛朱高炽被废黜,朱高煦被册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
燕王府。
已经觉醒的朱高炽也了解到了外面情况的变化。
他看了看正在读书的朱瞻基,默默地握了握拳头。
心里暗道:
“要是我真的被废黜了,以老二的脾气,不光那些一直支持我的大臣要死。”
“就连我和瞻基也不会有好下场。”
“为了他们,我不能就这么认输。”
朱高炽在心里经过一番思考后,他起身走到朱瞻基旁边,轻轻地拍了拍了朱瞻基的肩膀。
“爹~~”
朱瞻基乖巧地喊了朱高炽一声。
朱高炽看着朱瞻基懵懂可爱的样子,心里更加坚定了要当皇帝的想法。
“瞻基,你好好在家里待着,爹有点事要出去一趟。”
朱高炽给朱瞻基嘱咐了一句,便一瘸一拐地朝外走去。
他虽然平日看起来人畜无害,没有城府。
但他可比想象中聪明的多,不然怎么可能以几万老弱病残硬抗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
现在朱高燧虽然抓了他几乎所有的支持者,但他知道,他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那一刻。
他现在出去就是为了搬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