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贾母等人换了便服乘车马从大门出行,随侍者众多,浩浩荡荡有近两百余人,街道上出门来看热闹的百姓亦是人头攒动。

如今京城谁人不知荣国府老祖宗国公夫人史氏,德高望重、乐善好施,不仅集结全族之力建了偌大的慈幼院,收养各处无人抚养的幼儿,更是难得仁慈宽厚、德隆望尊;

这两年,若是各地有灾情,荣宁两国府从不推辞,或给粮或捐钱或赠衣服,圣上都称赞其为大善之家;贾母又尊佛重道,每逢春秋两季,都会特意去庙中祈福,当真是世上难寻的大善人,且如今贾府子弟,但凡出门,必定温恭直谅、克恭克顺,京城诗会亦有不少出彩者。

如此世人多称赞贾府如今才是欣欣向荣的世家之景,当传承百世。

车马出城之后便一路前往水月庵行去,其中文家车轿与贾府并行,到了一处庄子,众人都停下来吃茶,贾母与望舒便一同在庄子里走着,文君、黛玉,随侍其后。

两年过去,两小人自然是长的越发出挑,文君长的比之前高了不少,身子也健硕了几分,虽对比寻常男儿还略有不足,但对比之前真真是好了不少,如今一身竹青锦袍,面如凝脂眉似画,目若朗星眸带笑,好一个如琢如磨的少年郎。

“你家这孩子,去我们家族学不过呆了几个月,便给我们家里那群皮猴子管教的服服帖帖的。”

众夫人之间的闲话,自然多是家中的孩子,这两年贾府族学改革可是做了不少的变动,贾瑞那批两年备考乡试的少年,如今也上岸了一个,不过不是贾瑞,但这孩子如今也老实不少,头悬梁锥刺股的很,估计是憋着要给他爷爷争口气出来,只是无奈天资愚钝罢了。

至于文君过去,则是因为贾母闲着没事琢磨出来的交换生的法子,与贾府交好的几个家族,也就是文家给了这个面子,给自己白莲花一样的娃送到了贾府族学这个大染缸。

不成想,效果还是真好,在文君连续三次月考得了第一名之后,这群孩子竟然是都坐不住了。

少年人嘛,哪儿能受得了在自家地盘上一直被别家人骑在脑袋上,一开始还有几个不服气的对着文君使小手段,后来也都服气了,服气之后就成了少年人的你追我赶,族学里的学习氛围又浓郁不少;

贾母看着欣慰,心里也是越来越喜欢文君这个少年,不卑不亢,知晓礼数还聪明,看着清风明月的,真遇到涉及自己利益的事情,也不是个软性子,争抢起来绝不在话下。

嗯,可做个女婿人选。

想到这,又看了眼黛玉,黛玉不知道贾母何意,只回眸浅笑。

也是奇了怪了,这两年来,虽然黛玉身子愈发的好,可远远望去依旧是那一身弱柳扶风的姿态,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不似人间客,倒像是天上谪仙,若是看不好了,一不留神就要飞上去的感觉,唯有细看,方能看到其眉宇眼神间,几分从容,几分坚毅,几分少女的灵动。

看完黛玉,再看文君,贾母叹了口气,又觉得别人家孩子配不大上了。

“都是老祖宗教的好,不是我说,老祖宗亲自带的这几个孩子是当真出众,不说林姑娘的气度和才学,就说二小姐的谈吐和礼数,随便拿一个出来,都是京城中顶尖的存在;

您可放心等着,也就是这两年她们年纪还小您还能清净些时候,若是再过两年这几个孩子再大点,那可是真的一家有女百家求,到时候只怕求娶这几位姑娘的人,得从京城西排到京城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