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逆袭修仙 > 第6章 龙马负河图洛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话说太昊伏羲氏得到苍颉的丹书后,下发到教台抄写并传示天下,取代了燧人氏结绳记事的治理方式。

有一天,伏羲帝召集群臣说:“寡人依靠各位爱卿的辅佐,如今天下逐渐清平。我打算削木制作琴,琴面呈圆形以效法天,琴底平整以象征地;琴上的龙池长八寸,对应八方之风,即东北的条风、东方的明庶风、东南的清明风、南方的景风、西南的凉风、西方的阊阖风、西北的不周风、北方的广莫风;凤池长四寸,象征四季;琴的五根弦象征五行;琴长七尺二寸,对应七十二候(五天为一候,一月有六候,三候为一个节气,一年共二十四个节气,合七十二候);用丝绳作为琴弦,琴弦共二十七根,命名为离徽,对上可以通达神明的奥秘,对下能够契合天人的和谐;另外制作三十六弦的瑟,让百姓修身养性,回归自然纯真的本性。各位爱卿觉得这样可行吗?”

群臣纷纷叩头说:“臣等愚昧,希望陛下教导我们!”伏羲帝当即发布制作样式,命令木匠用桐木按照样式削制,然后颁布赏赐给天下。众臣退下。天下的士人百姓领到样式后,都依照制度制作,相互传授,无不欢悦。天下的琴瑟从此开始出现。

又有一天,伏羲帝登上大殿,群臣朝拜完毕,忽然午门外传来警报,伏羲帝命令传报之人进来。报信人俯伏在地,行完山呼万岁之礼后,伏羲帝问道:“你报何事?”报信人说:“臣居住在孟津河边附近,河中忽然水势大涨,波浪滔天。水中有一只巨兽,似龙又非龙,似马又非马,在浪里飞腾,百姓十分惊惧,一方不得安宁,所以特地前来奏知陛下。”伏羲帝听后,说道:“这会是什么东西呢?”女娲氏上奏说:“似龙似马,都是吉祥的兽类,又出现在河中,必定预示着有好的征兆。陛下应该安排车驾,准备香案,带领群臣前去观看,便能知晓究竟。”伏羲帝准奏,随即命令安排车驾,与群臣一同来到河边。只见河中洪涛巨浪,波涛中有一只兽踏水如同走在平地上,大体像马但身上有鳞片,高八九尺,有两翼,形状类似骆驼,背上背着一个红色的箱子,箱子面上有四个字——“河图洛书”。伏羲帝一见,立刻命令将香案抬到跟前,亲自与群臣一起礼拜。伏羲帝祈祷说:“朕治理天下已有数百季了,如果朕有过错,罪责由朕一人承担,希望龙神平息波浪,不要危害百姓!”伏羲帝刚刚祈祷完毕,只见风平浪静,龙马背着箱子径直来到河边。伏羲帝见状大喜,说:“承蒙神灵顿时平息波浪,这龙马可以将箱子驮到岸边。如果箱子内有对百姓有益的东西,就请神灵点头三下,朕便取走;如果没有,就请端立不动,朕就不取了。”那龙马听了伏羲帝的话,连忙点头三下,伏羲帝心中十分喜悦,当即命令女娲氏上前取箱子。女娲氏走到河边,取起背着的箱子,那龙马又疾驰回河中,消失不见了。霎时间,波浪平息,伏羲帝随即在河边拜谢,然后命人扛着箱子,与众臣一同回朝。

伏羲帝坐在殿上说:“朕承蒙河神赐下这个丹箱,不知里面有什么东西,现在应当焚香叩首礼拜,再与众臣一起开箱看看是什么。”众臣说:“陛下说得对。”于是立即安排香案。伏羲帝焚香叩首完毕,众臣也各自礼拜,然后命女娲氏在殿上打开箱盖,伏羲帝与众臣取出观看,原来是《河图》《洛书》,上面画成八卦,又演变成八八六十四卦,这些卦象可以用来通达神明的德行,类比万物的情状。里面还教导人们制作甲历。甲历,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天干地支相互匹配成为十二宫辰,经过六个甲子循环,天道之事便完备了。用它来纪年,月份就不会混乱;用它来纪日,时辰就不会改变;用它来纪昼夜,人们就知道时间的度数;用它来纪四季,对东、西、南、北的方位就不会迷惑。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一月分为三十天。按照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分为八刻,依据《河图》《洛书》推算,那么年、月、日、时就都确定了。

伏羲帝与众臣看完后,君臣都十分欢喜。群臣叩头上奏说:“前代的三皇虽然开创了世道,对百姓有恩,但那时世间仍处于洪荒状态,文明尚未开启,人们的愚昧还未消除。陛下如今得到先天卦爻并兴起教化,实在是万世的文明之主啊。”伏羲帝说:“爱卿们的话虽然没错,但朕如今不辞辛劳,将八卦演变成六十四卦,确定东、南、西、北方位,暗中借助神明的启示而创制蓍草占卜之法,参照天地之数确立卦象,观察阴阳变化而设立卦爻,教导百姓决断疑惑,定夺犹豫之事,让百姓不迷失在吉凶、悔恨、吝啬的歧途上。开启万物、成就事务的学问,天地神秘造化的机关,朕把它们都泄露出来,这样做可以吗?”众臣听了伏羲帝的话,都非常高兴,叩首上奏说:“如今陛下不辞辛劳,费尽圣心,做到如此地步。自三皇以来,没有比陛下的治理更兴盛,能成就万代的宏伟规模。”伏羲帝十分喜悦,赏赐众臣筵宴,之后大家散去。伏羲帝制定完成先天卦爻变法,颁布推行于天下。后来,伏羲帝在位一千一百一十五年,享年一千一百五十岁去世。伏羲氏之后有十五个氏族,女娲氏即位,另有十四个氏族成为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