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低着头,想了半天,还是坚定的说:“对,我还是坚持我的决定!不要出兵于阗!”
包拯也为赵恒的回答感到困惑和担忧,不由得拉了拉赵恒的衣角,低语道:“官家?你?”
听完赵恒的话,众帝王也是困惑,纷纷压低声音议论起来了。
黄帝却气定神闲的问:“为何?”
赵恒大声喝道:“天下未定!”
天下未定?诸位帝王听完赵恒的回答哄堂大笑。
朱温笑道:“你大宋朝已历经三代君王,建国六十余年,怎么能说天下未定呢?”
李存勖不屑的说:“分明就是胆小懦弱!想躲在开封城里,独享荣华富贵罢了。”
听完李存勖的话,诸位君王纷纷点头。
刘知远说:“难道你也想像石敬瑭一样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么?”
石敬瑭听到刘知远的这番话,羞愧的低下了头。
柴荣说:“大宋已经占据了南方,以及中原大部,这种情况真的可以说是天下未定么?”
听完朱温、李存勖和刘知远的否定,赵恒的眼神依然坚定。
赵恒坚定的说:“确实是天下未定!”
听完赵恒的话,殿内又有了一阵低语之声,他们在讨论宋朝是不是真的就算得上是大一统王朝。
郭威愤怒的说:“面对中东喀喇汗王朝的扩张,难道我们就真的要坐视不理?”
赵恒思索了片刻说:“是要制止,但不是我宋朝目前能够做到的。”
柴荣看着赵恒问道:“为何做不到?”
赵恒回答道:“此乃历史的惯性!”
柴荣又问:“历史的惯性?我不理解!”
“我来解释吧!”
一个响亮的声音从大殿上空传来。借着月色,大家看到在第三排的帝王中间有一个身影。
只见此人身材高大魁伟,容貌雄伟,气度豁然。
只见他头戴皇冕,皇冕上以美玉、珍珠、金丝等珍宝缀饰,璀璨夺目,彰显无上尊荣。身穿龙袍,龙袍以明黄为基,绣有张牙舞爪之金龙,栩栩如生,尽显威严。腰间的玉带,镶金嵌玉,华美非凡。脚踏龙靴,其靴以黑缎为面,靴底厚实,行走间稳如泰山。
“伯父?
赵恒率先认出了,这位和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并排而坐的帝王,竟然是自己的伯父,宋太祖赵匡胤!
“元郎?”(赵匡胤字元朗)
柴荣惊讶的叫道。既开心又感动!
没错此人就是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恭敬地站了起来,深深的对着柴荣施礼道:“陛下,别来无恙啊!”
“想不到,你已经有这样高的历史地位了。”
“我取得的功业又何尝不是在您的积累下完成的呢?”
“元朗你太过谦虚了。”
赵匡胤上前一步,对诸位君王施礼道:“请容我解释一下,目前大宋面对的情况。”
“请讲!”
黄帝温和的说。
“自安史之乱,大唐衰落,天下大乱。两百多年来,各地藩镇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不听中央号令。相互攻伐,吞并,混战不断!唐末的老百姓,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君臣猜忌,互相攻伐,盗贼匪患不断,叛军兵祸不止,黎民百姓深处水深火热之中。其根源就在于,皇权陨落,秩序的崩塌。”
赵匡胤认真的说道。
(这里多说一句,在现代人看来,鼓吹封建王朝的皇权,加强黄帝的地位,是落后愚昧的思想!但在封建时代,工业时代还没有到来,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时候。加强皇权,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确实是具有一定先进性的,它在稳定社会秩序和发展经济文化是有贡献的。要知道此时,地球上大部分地区还是奴隶社会或者半奴隶制社会,从奴隶制走向封建制是文明必然要走的路,这也是五千年来我们的文明不间断,我们能长期取得领先地位的原因,因为我们的政治制度是长期领先于世界各地的!特定的制度,需要我们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去客观的去看待,这里我只是说它曾经是先进的,不要以现代人的民主思想去考虑这件事情,不然您可能会被误导,您也无法准确的理解我这部小说想要表达的内容。)
“所以,你想要表达什么?”
唐太宗不耐烦的问赵匡胤。
赵匡胤笑着说:“我想说,大宋接手的是一个皇权衰微两百多年,五代十国之乱持续72年的烂摊子!”
“所以呢?”
唐太宗又问。
“所以现在天下未定!”
赵恒没有等伯父赵匡胤回答,抢先回答了。
“建隆元年(960 年)淮南叛乱,乾德三年(965 年)全师雄叛乱
淳化四年(993年),王小波、李顺起义,咸平三年(1000年),王均起义。
我朝建国六十年,大大小小的起义或者叛乱就高达百余起。他们有的是因为天灾人祸,有的是因为官员的横征暴敛,但还有很多是因为士兵犯了错,为了逃避过错,或者不满现在的待遇,就绑架长官,让他带领他们聚众起义,以谋取富贵或者逃避惩罚!长官不服从就要杀死长官!再换一个新的长官来带领他们起义。试问如此的乱局,能叫天下安定么?”
听完赵恒的话,五代的君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话了。
因为骄兵悍将,绑架长官让他们反叛君主,自立为王,这种桥段他们太熟悉了。
“这场景......怎么这么熟悉呢?”
李存勖说。
朱温笑道:“贤侄,你年轻,经历的事情少。难道你没听你父亲说过,南方很多小国的国君,就是被这样被一群乱兵们架起来才当上的国君,反叛大唐的么?”
李存勖衣袖一甩,怒斥道:“若真的是忠臣良将,即便是刀架在脖子上,又岂能妥协?”
朱温笑道:“那他们当场就会把你杀掉再换一个人来。”
李存勖略带怀疑的看着朱温。
“不信,你问问你的大将李嗣源?”
李存勖又把眼神转移到了李嗣源的身上。
李嗣源点点头说:“陛下,当年如果有活命的选择,我是万死不敢做这个黄帝的啊!”
刘知元笑道:“侄儿,你出身好,一出生就有李克用罩着你,否则你也能体会到李嗣源的痛苦的。”
“这便是历史的惯性!如果我不小心翼翼,稳定内部,防范骄兵悍将,说不定大宋也会成为第六个被乱兵取代的朝代。那时候史书上就不会写五代十国了,就变成六代十国了!”
听完赵恒的话,众君王皆默然!
“那面对中东文明的冲击,我们就坐视不理了?西域,我们曾经战斗过,经营过的地方!那里有我们的朋友、文化,以及我们的文明的种子。难道就真的要放弃西域?”
“若不做抵挡,那蒙古高原,河西走廊,以及东北平原,是不是全部要拱手相让?看着我们播下的华夏文明的火种,就此熄灭?”
汉武帝疑惑的看着赵匡胤和李世民说道。
赵恒说:“目前来看,我大宋王朝只有半壁江山,北边要防备契丹,西边要防备党项,国内还要防着农民起义和骄兵悍将!无论是军队,还是政治都需要整合!又恰逢大灾,饿殍遍野,民不聊生,若强行出征,恐怕又会天下大乱!”
听完赵恒的话,众帝王默然。
柴荣坚定的说:“我孙子柴无畏已经率领中原豪杰,去支援于阗了。”
朱温笑道:“就那仨瓜俩枣,过去就是送死,对战局产生不了任何影响!”
李存勖说:“若我沙陀铁骑还在,怎么会让这些鼠辈们如此嚣张?”
就在众人束手无策的时候,忽然一个响亮的声音从殿外传来。
“哈哈哈,华夏文明的火种,可不仅仅只是在中原的农耕区,还有我们北方的草原和森林!”
说这番话的人是谁呢?又会对世界文明的走势有什么影响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