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湘江新区党群服务中心,下午四点。

制度反馈协调办公室内,一位刚调来的年轻副主任正逐项核查各试点模块适配进度。他原本是星城市国资委的青年干将,三个月前被借调至此,负责“制度接入过程中的系统阻力识别”。

这个岗位没有头衔光环,却拥有一项不被外界知晓的权限:能直接提报“机制失配预警人选名单”,交由市委组织部与纪检双备案。

也就是说,他的手里,握着一套“干部系统是否匹配星光机制”的雷达。

“第9组反馈进度延迟?”他看着屏幕,“延迟三天还没补?”

副处级项目主管在一旁低声解释:“主要是分管副区长担心放权后财政审批会形成责任悬空。”

年轻人眉头一皱,却没开口训斥,只低声说:“建议其调岗,进入‘机制观察通道’,但不公开挂账。”

这个词,“机制观察通道”,在星城市被称为“干部新冷宫”——不处罚、不表态、不提拔,但也不给机会,完全透明化挂起,等待适配或淘汰。

而现在,它第一次被推广到了星城市之外。

……

与此同时,浏阳市一处基层政务大厅内,执行科科长何广义正埋头填表。

三个月前,他还在“制度改革适应性心理调研回访小组”里投过一票:倾向观望。理由是:“改革节奏过快、权责交叉过频。”

但今天,他却主动要求加入“政务反馈三日限时机制试点”。

理由很简单:他发现,不加入,意味着永远没有“超时免责”这道防火墙。

以前怕担责,现在怕落单。

那一刻,他忽然意识到:

“这不是一次制度选择,这是一次干部系统内部的生存重组。”

……

整个潇湘省,正在悄然出现一项新的现象:

中层干部的集体“机制归队行为”。

不是因为忠诚,也不是因为觉悟,而是因为在这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制度演化中——

谁匹配机制,谁才有未来。

而这正是李一凡最初在设计“机制可复制性指标”时埋下的战略伏笔。

……

市委调度中心,制度反馈日报系统。

方卓站在监控大厅最上层,望着那一块块不断闪烁的实时数据屏,半晌才吐出一句:

“这才是真正的权力结构——不是开会、不是发文,是他们自己选了要不要融入这套系统。”

李一凡没有接话,只将最新“制度演化反馈简报”提交到了市委政策研究室、组织部、纪委与中组部调研资料同步通道中。

这是一份名为《机制自适应行为报告》的文件,核心观点只有一句:

“当前机制运行中,最大变量不再是体制授权,而是干部系统自我重构速度。”

……

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在读完这份简报后,直接将其交给了赵建国。

他没有附言,只在汇报纸页的边角写了一个字:

“潮。”

赵建国看了很久,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

不是李一凡推动了多少,而是潮水已经动了。

……

就在这天夜里,省委组织部系统内一份内部通报流出:

《关于各级改革试点单位干部适配性综合考察反馈情况报告》

该文件指出:

?\t目前星城市试点体系中,改革机制“自然吸附率”已达81.2%;

?\t在外溢机制单位中,平均干部接入率为66.4%,其中高层适配率低于中层;

?\t有14名县处级干部申请转岗至“机制试点组”,主动脱离原条线系统。

通报末尾附上一段高度摘要分析:

“星光机制不是干部管理工具,而是干部自我评价新框架。”

“它重建了干部系统的信任分布图。”

这句话,一旦出现于组织部系统内部,意味深长。

因为组织部真正关注的,从来不是一项改革是否光鲜,而是:干部系统是不是开始跟着它走了。

……

省委办公厅。

赵建国坐在办公室内,望着桌上的几份机制报告,神情复杂。

他想起许多年前,在中央党校听过的一场讲座,讲者说:

“改革之所以重要,不在于政策先进,而在于干部系统是否重新排列。”

“谁能掌控‘中间层系统的秩序’,谁就能引导整个国家。”

而现在,李一凡的机制改革,显然已经引导了沉默的大多数。

这群人没有站出来支持他,也从未在会议上发言力挺,但他们开始默默地选择——加入这套机制、遵循这套流程、信任这套逻辑。

这才是真正让赵建国不安的地方。

因为这意味着:

他们在悄悄地,把“主心骨”从体制传统逻辑,转移到了李一凡的机制逻辑中。

这不是组织上的越权,但却是权力感知上的重塑。

……

深夜,星城市委调度终端大屏熄灭之前,最后一项数据显示:

湘江新区制度接入模块总反馈率突破89.3%,干部对接适配度曲线呈“自然趋同”走势,呈现高度一致的制度结构性嵌入状态。

李一凡站在高处,看着那组曲线图缓缓收尾,目光沉静。

他轻声对陈晓峰说:

“制度,是一种静水流深的力量。”

“它不需要人去吼,它只要人去适配。”

“而这群沉默的大多数,一旦认同,就没人再能逆流。”

他转过身,语气平静却透着不可逆的锋利:

“这才是我要的权力——不是发号施令。”

“而是他们自己,把权力运行方式换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