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 第228章 最想出海伐倭的人,竟然是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8章 最想出海伐倭的人,竟然是他

朱元璋看着这个越来越听林昊的话,也让自己越来越不满意的大明二代皇帝,也只是无奈的轻叹了好大一口气。

“谁叫你是咱的嫡长孙呢?”

“他就算是再怎么不满意,也不能真的弄死你!”

“咱唯一能做的,那就是回去之后,把你爹好好的保护起来!”

“......”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林昊和朱允炆就以‘先拿皇爷爷开刀’这一条,展开了讨论。

朱允炆看着奏疏默念道:“收回天下寺庙的已有土地,规定每座寺庙,只可拥有五亩免税土地。”

“废黜天下僧侣免除徭役的特权,规定僧侣也得服役。”

紧接着,朱允炆就看向林昊道:“师父,皇爷爷当过和尚,我要是这么做,天下人会不会说皇爷爷忘恩负义啊!”

林昊严谨道:“你皇爷爷已经没了,这是你朱允炆的政策,关你皇爷爷什么事?”

“你以为,你皇爷爷就想对他们这么优待吗?”

“我告诉你,你皇爷爷虽然去黄觉寺当过和尚,可黄觉寺对你皇爷爷并不好,天天除了让他挑水就是让他拉磨。”

“可寺庙收留过你皇爷爷,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你皇爷爷也是没有办法,为了在天下人面前留一个‘知恩图报’的好印象,这才给予寺庙诸多特权。”

“可这些佛门寺庙,仗着你皇爷爷的恩宠,大肆兼并土地。”

“尤其是富庶的江南之地,你可知道他们现在拥有多少土地?”

朱允炆摇头道:“朕不知道,还请师父明示。”

林昊一本正经的说道:“仅应天‘报恩寺’这一座,你皇爷爷亲笔题匾的寺庙,就有免税田地一万多亩。”

“而常州武进县的弥陀寺,则有免税田地三千亩!”

“至于江南各地的着名寺院,也各有不下千亩的免税田地!”

林昊话音一落,朱允炆不仅当即眼前一亮,还眉眼之中有了一抹明显的怒意。

不仅是朱允炆,就连站在朱允炆右侧的,来自洪武六年的朱元璋之魂,也是在瞠目结舌之后,直接就握紧了拳头。

“这些家伙,还真是不知足啊!”

“他们怎么敢......”

不等朱元璋继续思索下去,林昊又看着‘报恩寺’的方向道:“当年,你皇爷爷赏赐天下寺院各六十亩免税土地,并修建‘报恩寺’,以彰显他‘知恩图报’之美德。”

“可这些僧侣就是吃准了他必须维持‘知恩图报’的美德,就各种兼并土地。”

“他们不仅占有百姓的土地,还把负担强加给百姓,让百姓为他们劳役。”

“现如今,江南百姓早已怨声载道!”

说到这里,他又看向朱允炆道:“陛下,现在这些寺庙,已经不是寺庙,而是实打实的大地主了。”

“你皇爷爷没办法收拾他们,你得收拾他们。”

“你收拾了他们,百姓瞬间就会高呼‘皇帝陛下万岁’。”

“你试想一下,你为了还百姓公道,不惜忤逆先皇恩旨,不惜得罪天下佛门,难道还不足以百姓高呼一声‘皇帝陛下万岁’吗?”

“我想,你皇爷爷的在天之灵,也乐于见到你这么做!”

林昊说到这里,站在朱允炆右侧的朱元璋,在看向林昊之时,终于是露出了一抹满意之色。

且不论他林昊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就他这条建议来说,确实是可以快速收获民心,也确实是对上了那句‘勇于纠正前人之错,先拿皇爷爷开刀’。

“你还真了解咱啊!”

“黄觉寺对咱确实不好,给咱一碗饭吃,就拿咱当牛马使。”

“他们的收留之恩,咱当牛做马那些年,也早报答完了。”

“咱之所以这么优待他们,也是为了那‘知恩图报’的名声,不得已而为之!”

可也就在朱元璋想到这里之时,他那看着林昊的目光,就再次变得尖锐了起来。

“不是,”

“咱在黄觉寺的过往,你都知道?”

“这种除了徐达他们几个知道的糗事,你都知道?”

“......”

朱元璋刚想到这里,朱允炆就目光坚定道:“好,朕这就收拾他们去。”

话音一落,朱允炆直接就对王升道:“王升,传朕的旨意。”

“慢着!”

不等王升行礼,林昊就示意王升继续边上候着去。

林昊继续说道:“你这么着急干什么?”

“现在还是洪武三十一年,你现在沿用你皇爷爷的政策,是表达你对他的孝心。”

“这些事情等来年开春,开始你自己的年号之后,再做也不迟。”

朱允炆听后,又笑着说道:“还是师父细心。”

林昊只是点头一笑之后,就接着说道:“你要记住,很多的政策,在开国之初是好政策,可在你的时代,就是必须要改的弊政!”

“就拿这海禁之策来说,在开国之初,就是一个不错的好政策。”

“大明开国之初,元蛮虽然退回草原,但实力依旧强大,时刻有南下之危。”

“大明为了集中精力对付北元,只有施行海禁,以加强沿海治安,维护沿海稳定。”

“那个时候的大明,没有能力在应对北元的同时,还应对海上的威胁。”

“如果有这本事,你皇爷爷早就出海伐倭了。”

林昊说到这里,朱允炆就点了点头道:“朕记得这件事。”

“《洪武起居注》之中就有记载,皇爷爷开国之后,就派人去倭国传召,一是要求他们来我大明朝贡,二是勒令他们解决倭寇扰明的问题。”

“可国书送达之后,倭国不仅没来朝贡,反而还砍了我大明使臣的脑袋。”

“刚刚开国就被海蛮小国如此羞辱,皇爷爷恼羞成怒,要出兵征服倭国,可一直到他临终,他都没有真正出兵。”

说到这里,他又看着林昊不解道:“师父,按理说,以皇爷爷那记仇的性格,应该是恨透了倭国,但凡国力允许,就该不死不休才对。”

“尤其是您入朝之后,虽然没有彻底覆灭北元,但北元在短时间内,也难成气候。”

“再说国力,我们也完全有造船出海征伐的本钱!”

“可皇爷爷却不仅不出兵,反而还在《皇明祖训》之中,规定倭国为‘不征之国’!”

“这是为何啊?”

朱允炆话音一落,不等林昊回答,朱元璋就直接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