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昊就这么在来自于洪武六年的朱元璋之魂的注视下,行云流水的写下了大帝成长计划第五条的抬头。
由于林昊刚刚写完,墨迹未干,以至于那几个字在烛光之下,还有些反光。
可即便是有那么点反光,也绝对达不到刺眼的地步。
但这几个字在朱元璋看来,却是刺眼无比!
“大帝成长计划第五条:必须削藩???”
朱元璋恶狠狠的瞪着这几个字,满是不解的怒道。
他刚要瞪着林昊开骂,林昊就继续行云流水的书写了起来。
他为了不错过这最为关键的内容,还是选择暂时压制怒火,静下心来看林昊围绕着‘必须削藩’四个字,所写的内容。
片刻之后,林昊就写完了整本奏疏。
而这围绕着‘必须削藩’四个字所展开来写的内容,除了列举历史上藩王叛乱的实例,以证明封藩制度的弊端之外,最主要还是讲述削藩的方法。
而他林昊所写的削藩方法,也可以用‘温水煮青蛙’五个字来形容。
林昊写完之后,就开始趴在桌子上小憩。
而站在一旁的朱元璋,却是再次逐字逐句的看这围绕着‘必须削藩’四个字所写的内容。
就那些藩王作乱的历史实例来说,也确实很有道理。
他之所以强势施行封藩制度,也不是一点不知道藩王制度的弊端。
就算他读书再少,也知道汉朝的七国之乱,和直接导致五胡乱华的八王之乱。
他之所以在知道藩王制度的弊端的情况下,还要强势推行,除了他坚信他老朱家的子孙不会乱来之外,还有那么点出于无奈的意思。
大明得以开国,靠得还是淮西勋贵那帮骄兵悍将。
大明开国之后,兵权实际上还是在这些勋贵们的手里。
开国的将军,不同于王朝中期的将帅。
很大程度上,他们这张开国将帅的脸,就是行走的兵符。
为了从他们手里拿回兵权,他只有把儿子们全部分封出去,再一人给他们三个卫的兵力,作为直属护卫。
哪怕他这一辈子只有十来个儿子,他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儿子,从勋贵们手里拿回三四十卫的兵力。
一个卫的兵力,在满配的情况下,是五千六百人,四十个卫的兵力加起来,就是二十多万人!
他朱元璋通过藩王制度,直接就可以让二十多万人马,成为他这个皇帝的直属兵力,他就不用惧怕其他的东西了。
他朱元璋放心了,也就可以让这些老兄弟们,都有一个好的结局。
这在他看来,就是最好的办法!
至于藩王制度的弊端,只要他家的好大儿朱标在,就完全可以无视这些弊端!
毕竟朱标这个大哥,完全可以说是弟弟妹妹们的大半个爹!
他相信在朱标的运营下,他既可以收回藩王们的兵权,又可以让弟弟们好好的生活。
在他看来,他的计划堪称完美。
唯一不完美的便是,朱标竟然会死在他的前头。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趁着林昊小憩,看着‘必须削藩’四个字,认认真真的思考了起来。
“允炆是标儿的嫡长子,咱的嫡长孙。”
“允炆削藩能成吗?”
“那些家伙会看在咱和标儿的面上,规规矩矩的让他削藩吗?”
“如果林昊站在允炆这一边,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可允炆能削藩吗?”
想到这里,朱元璋那看着林昊的目光之中,就再次有了一抹怀疑之色。
片刻之后,朱元璋就当即眼前一亮。
“不能削藩,坚决不能削藩!”
“这满朝文武归根结底,也大多都是趋炎附势的外姓之人。”
“如果允炆一旦削了藩的话,咱老朱家的手底下,可就没有兵权了。”
“到了那时候,他林昊想要取而代之,咱老朱家的子孙,只怕连‘清君侧’的本钱都没有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咱就说他为什么把这一条,命名为‘必须削藩’呢!”
“他就是为了借允炆的手,减除允炆的羽翼,然后再放放心心的取而代之。”
“本来嘛!”
“老二他们和允炆的关系,虽然不如和老大亲,但也是他的叔叔,无论怎样也不会看着允炆被外姓奸臣欺负!”
“不错,他想要毫无顾忌的取而代之,就必须削藩!”
朱元璋自以为是的想明白这个问题之后,他那看着林昊的目光,就再次变得比刀锋还要锋利了。
可还不等他开口骂林昊,他面前的场景,就再次发生了转变。
依旧是白雪皑皑的武英殿外,
朱元璋刚立于这个场景之上,他就看见身穿水墨白衣的林昊,抱着一本厚厚的奏疏,一路往这边走来。
朱元璋看着越来越近的林昊,看着林昊手里那本熟悉而刺眼的奏疏,紧接着就看向房门紧闭的御书房。
他知道,此刻的朱允炆,正在里面批阅奏疏。
他更知道,林昊一定会想方设法的,说服朱允炆接受他这所谓的‘大帝成长计划’!
“咱的好大孙啊!”
“其他的条款,都可以接受,唯独那第五条必须削藩,可不能接受啊!”
“你要是接受了这一条,那就是正中他林昊的下怀,断了自己的羽翼!”
“......”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时,一名身穿凤袍的女子,就抱着一只奄奄一息的小狗跑来。
朱元璋看着这抱着小狗跑来的女子,直接就皱起了眉头。
“这是皇后吗?”
“皇后抱着小狗跑这里来干嘛?”
“简直是岂有此理!”
朱元璋刚想到这里,林昊就一脸严肃道:“皇后娘娘,你来这里做什么?”
皇后焦急道:“我养的狗生了小狗,可这小狗快不行了。”
“我想让陛下帮忙叫一下太医!”
林昊淡笑道:“把这狗子给我吧!”
林昊拿过这已经僵硬的狗子之后,就双手温柔的抱着那里。
紧接着,朱元璋就看见飘落的雪花,快要落在林昊的手背上之时,就快速融合了。
本来嘛!
人的手是有温度的,一片薄薄的雪花落在人的手背之上,本就很快就会融合。
所以,他也没有在意这个细节。
他只看见原本已经僵硬的狗子,在林昊的手心里没一会儿,就醒了过来不说,还发出小奶狗的叫声!
“发生什么了?”
“捧在手里那么一会儿,就让这小狗从鬼门关回来了?”
不等朱元璋想明白这个问题,这个时代的皇后就惊呼道:“镇国公,您可真神了呀!”
林昊随手把小狗递给皇后的贴身宫女道:“没什么神不神的,它就是冻着了。”
“我的手心暖和,让它暖一会儿就行。”
林昊话音一落,皇后和宫女虽然没有反驳,但还是面露猜疑之色。
林昊见她们面露猜疑之色,直接就用尽是威胁之色的目光,瞪着皇后和她的宫女道:“怎么,你们不信本公说的话?”
“不不不,不信,不是不信,是不敢不信。”
“对对对,是不敢不信。”
林昊只是眼睛那么一眯道:“不敢不信?”
“什么叫做不敢不信,本公有威胁你们吗?”
“说,到底信还是不信?”
皇后和宫女听后,忙接连点头的同时,还嘴里只有一个‘信’字。
林昊见皇后和宫女已经相信,这才微鞠行礼道:“皇后娘娘,臣以为,你还是少来御书房的好。”
“你虽然姓马,但你不是孝慈高皇后马秀英。”
“臣知道,你是怕太医见是给畜生瞧病,就不尽心,这才跑来让陛下帮忙。”
“可臣还是希望你以后,不要因为这种事情来麻烦陛下。”
“这样的事情,你去尚宫局找柳尚宫,就可以得到解决!”
“陛下只要在御书房和朝堂,就是天下人的陛下,而不是你的丈夫!”
“臣的话,皇后娘娘可懂?”
皇后马氏忙点头道:“本宫懂,本宫以后不会再犯了。”
话音一落,她就和贴身宫女一起,快速往乾清宫的方向而去。
林昊看着快步离开的皇后,真就是一脸不满的小声说道:“都姓马,怎么差距这么大呢?”
朱元璋看着这个被林昊欺负成这样的孙媳妇儿,也是看得直摇头。
“咱也是说,都是姓马的女人,怎么差距这么大呢?”
他们俩虽然用同样的语气,说着同样的话,但说这话的原因,却截然不同。
林昊之所以说这么一句话,是因为他觉得这个马皇后,没有那个马皇后懂事。
那个马皇后来御书房,是为了照顾自己的丈夫,这个马皇后却是为了给自己的丈夫找事。
而朱元璋之所以说这么一句话,除了林昊的原因之外,还觉得这个时代的马皇后,没有他家妹子的魄力。
身为皇后娘娘,还被臣工欺负成这样,简直就是没出息。
在他看来,这个马皇后就该昂首挺胸的怒斥奸臣,大不了就是血洒当场。
他老朱家的媳妇儿,就该有用自己的鲜血,揭露权臣本来面目的勇气。
很明显,这个时代的马皇后,并没有这样的勇气!
“不对,”
“他完全没有必要和一个妇道人家一般见识!”
“他为什么要强行让人家相信,那小狗之所以在他手心里活过来,只是因为他手心是热的呢?”
“此地无银三百两啊!”
“一定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想到这里,朱元璋瞬间就想到了,他林昊的‘仙人’师父出场的那一幕。
紧接着,他就用尽是不可置信之色的目光,看向仅穿着秋衣,就可以在雪地里浪荡的,已经四十八岁高龄,还与二十三岁无异的林昊。
“难道,他真有这样的本事?”
“可他既然有这样的本事,那咱家妹子和咱家标儿,又为何会死在咱的前头?”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眼睛,就再次眯成一条如刀似剑的缝。
很显然,他林昊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
甚至,他家妹子和他家标儿的早死,就是他林昊把这本事反着用的结果。
朱元璋越往这个方向思考,就越觉得合理。
尤其是他把‘大明司马懿’的人设往林昊身上靠之后,他就更觉得合理。
想到这里,朱元璋目光之中的杀意,就更加的明显,也更加的坚定了!
也就在此刻,林昊突然就叫住了正要进门禀报的小太监。
“我来问你,陛下今天的奏疏有很多要批吗?”
小太监皱眉道:“是啊,现在又没个宰相理政,陛下案桌上的奏疏就没少过。”
林昊听后也是眉心微皱道:“这么累下去也不是办法,以后都先往内阁送。”
“让内阁先对各地奏疏提出处理意见,用小纸墨书,贴在奏疏之上。”
“把这些事情做完之后,再把奏疏送到御书房来。”
“如此一来,陛下只需要用朱笔批红即可!”
林昊话音一落,他又觉得他跟一个小太监说这些,完全就是多余。
紧接着,他就摆手道:“你去禀报吧!”
小太监进门禀报之后,朱元璋那看向林昊的目光,又再次变得不那么确定了。
不得不说,仅从他林昊的这番言论来看,他又是真的在为朱允炆着想。
“不对,”
“怎么就能没宰相理政呢?”
“这不是要活生生的把皇帝累死吗?”
“咱取消的宰相制度?”
“咱疯了还是傻了,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本能的摇了摇头。
他绝对不相信他自己会干这种,自己给自己找罪受的蠢事。
即便是他干了这种蠢事,也一定是被他林昊所迫。
“一定是你!”
“一定是你逼着咱取消宰相制,让咱活活的累死。”
“咱之所以洪武三十一年就驾崩,就是你一手造成的。”
也就在朱元璋坚定不移的,把这件事算在林昊的脑袋上之时,御书房的门就再次打开了。
王升从里面走出来道:“镇国公,陛下请您进去。”
林昊点了点头后,就撩衣跨步,走进御书房。
“师父免礼,赐座,看茶。”
“师父稍等,朕还有最后两道奏疏要批。”
朱元璋看着认真批阅奏疏,还不忘让林昊免礼的朱允炆,真就是越看越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