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转瞬间,新春佳节的脚步已悄然临近,带着那浓得化不开的年味与无尽的喜悦,如同冬日里的一缕暖阳,温暖着每个人的心房!

今年的春节,陈家湾较往年更添了几分喧闹与祥和,除了沿袭那历久弥新的贴春联、放鞭炮等传统习俗外,还增添了一个极为传统、热闹非凡的节目——舞龙灯!

大年三十十一点钟,龙灯队的“教头”段大雷师傅受陈兴凡之邀,前来参加村里专为龙灯举行的点睛仪式。

按传统风俗,点睛本应于正月初一寅时进行,寓意着新年的第一缕曙光与龙灯的灵动相契合,共同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然而,这个时辰实在太早了,村民们大多还在梦乡之中,村民们大多还在梦乡之中,根本无法亲眼见证这一庄严而神圣的时刻。

于是,村里的老人们聚在一起,经过一番商议,最终定下了一个大年三十午时的折中时间。这样既能让村民们一睹龙灯的风采,又能遵循传统,不失庄重。

老人们还精心准备了三牲和五谷作为祭品,摆放在祠堂前,以表达对龙神的敬仰与祈求,希望龙神能保佑陈家湾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条龙灯共有九节,骨架由竹篾精心编织而成,轻盈而坚韧。龙衣则是由红、黄、蓝三色绸布紧紧包裹,这三色分别象征着熊熊燃烧的火焰、广袤无垠的黄土以及奔腾不息的江河,寓意着龙灯的威武与祥瑞。

龙身上的鳞甲是用999片金箔纸、呈鱼鳞状错位粘贴,寓意着";鱼跃龙门";,象征着陈家湾的子孙后代都能出人头地、成就非凡。

当龙灯队的队员们将这条威武雄壮的龙灯抬至村里的大坝子时,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孩子们如众星捧月般围着龙灯,发出一阵阵“哇哇”的惊叹声,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惹得大人们也忍俊不禁,哈哈大笑,整个大坝子充满了欢声笑语。

队员们将龙灯稳稳地抬起摆放好,龙头朝着祠堂大门的方向,静候点睛仪式的开始。

段大雷为了村里的龙灯队可谓是付出了心血与汗水,这段时间他日夜操劳,训练龙灯队,使得队员们的技术日益精湛。

然而,当陈兴凡提出让段大雷为龙灯点睛时,他却猛摇头,坚决推辞:“不行、不行,这不合规矩,还是请你们村里的老人来点睛。”

两人互相推辞了几下,见段大雷态度坚决,陈兴凡只好作罢。他站在祠堂门口,高声喊道:“下面,有请跃文老祖为龙灯点睛!”

陈跃文从人群中走了出来,稳稳地接过陈兴林递上来的朱砂笔,用笔在砚台里沾上早就用雄鸡鸡冠血混合朱砂的墨汁,对着龙首左眼逆时针旋三圈,边旋转边念道:“一点天清,赐福巴郡”,声音如洪钟般响亮,随后他用力点上去,停留片刻让朱砂渗透彩纸触及竹骨,仿佛将天地间的灵气都注入了龙灯之中。

随后,他又沾上墨汁,走到龙首右眼位置,笔走游龙势,口中诵道:";二点地宁,镇守渝州";,最后一笔如长虹贯日般拖出三寸红痕,令人叹为观止。

笔锋刚离开龙首,龙灯队的十二位壮汉便齐声高呼:

“龙神归位!”

“龙神归位!”

“龙神归位!”

这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冲破云霄!

紧接着,鞭炮如惊雷般炸响,烟雾缭绕中,龙头昂首向天,做着“龙问天”式,随后龙身如蛰伏的巨龙伏地,呈现出“潜龙在渊”的姿态!

做完这两个动作后,龙身如灵动的舞者开始快速舞动起来,在宗祠前完成螺旋上升的“龙绞柱”。那身姿矫健、动作娴熟的模样,引得观众们阵阵喝彩,掌声雷动。

至此,龙灯完成了“拜天”、“拜地”、“拜祖”的庄严仪式。

随后,龙身以";游龙寻穗";舞法绕晒谷场(也就是村里的大院坝)三圈,来到村口用木架制作、事先准备好的";祈福架";前完成";叩首礼";,由段大雷这个掌坛师如虔诚的信徒般取下事先准备好的米袋,依次塞入龙腹骨架中。

这个米袋可是大有讲究,在腊月廿五前,陈兴凡便让每户人家将今年新收的稻米如珍宝般装入红布袋(每户至少 3 两),布袋用五彩斑斓的五色线扎口,附上写有户主姓名的黄符,提前放在“祈福架”上。这些稻米,不仅代表着丰收的喜悦,更承载着村民们对未来的美好祈愿。

取米袋前,龙须如轻柔的微风般轻触布袋三次,寓意“龙神验收”,接受村民们的虔诚与祈愿。

米袋装入龙身后,龙身需如腾飞的凤凰般完成一次“螺旋升天”舞姿以镇守全村人的福气。

这套动作,是";龙纳百家米";的仪式。待到正月十五舞龙结束后,还会将这些混合起来蒸制";千福糍粑";,让全村人分食。

这不仅仅是一种美食的分享,更是将全村人的信仰凝聚在一起,象征着团结一心、世代相传的美好愿景。

至此,龙灯点睛仪式圆满落下帷幕。然而,这仅仅是陈家湾春节庆典的开始,接下来将迎来更为盛大的仪式——“龙神巡户”:龙灯将到各家巡游拜年,既是为人们祈福,也是收集那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美好祝福。

“龙神巡户”的流程颇为繁复而庄重。根据渝市的古老风俗,龙灯每到一家都包含着寓意深刻的环节:

“龙探门”——龙头三次轻触门环,对应的祝词是";一门纳福";,寓意着家门兴旺、福气盈门;

“龙盘梁”——龙身在堂屋顺时针绕三圈顺时针,对应的祝词则为";梁稳家安";,寓意着家庭和睦、安居乐业;

“龙点灶”——龙须扫过灶台,对应祝词为";火旺人兴";,寓意着生活红火、人丁兴旺;

“龙赐珠”——留三片龙鳞于神龛(次日收回两片),对应的祝词为";留福驻宅";,寓意着福气长留、宅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