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夜静静地旁观着马周与刘东等一众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忙碌地对接着各项事务,
心中并无打扰之意,悄然退出了房间。
他随即吩咐手下妥善安排一间客房给马周,以便其安心歇宿,与众人并肩作战。
随后,李夜信步至马厩,随意牵了一匹骏马,翻身而上,
扬鞭直指长安城的方向,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与信心。
他深知,有马周在此坐镇,研究所的一切皆可安然无忧。
马周就这样在研究所内安顿了下来,他的到来如同一股清泉,为研究所注入了新的活力。
凭借着他深厚的学识与独到的见解,整个研究团队的研究进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而李夜也不时地送来一些珍贵的图纸,为研究所的研究工作增添了更多的助力。
在这段日子里,研究所内洋溢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蓬勃朝气,
每个人都怀揣着梦想与希望,奋力向前。
岁月匆匆,宛如织锦般细腻地滑过,研究所内亦是硕果累累,绽放出智慧的光芒。
于民用领域,那轻巧灵活的曲辕犁与精密高效的播种机,
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结晶,悄然改变着农耕的面貌;
而在军事方面,新颖的锻钢工艺与盔甲锻造术,如同锐利的剑与坚固的盾,
为大唐的铁血军魂再添一份保障。
与此同时,造纸术与印刷术的探索亦取得初步进展,
字里行间,似乎预示着知识与文明即将迎来新的飞跃。
当这些成就一一呈现于李世民面前时,他眼中的喜悦如同春日里初绽的花朵。
亲自体验过这些革新之物后,他对研究所的嘉奖更是毫不吝啬,
那份由衷的赞赏,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个科研者的心田。
得益于先前锦衣卫整顿贪腐、充盈国库的功绩,大唐的财政如今颇为宽裕,
故而赏赐之丰厚,不仅彰显了皇恩浩荡,更激励着众人继续前行,探索未知的勇气与热情丝毫未减。
研究所终是步入了正轨,李夜也因此得以抽身,做起了逍遥自在的“甩手掌柜”,连门槛都懒得踏进一步。
唯有马周偶尔到访时,才会细细与他商讨后续的研究方向及详尽规划。
而李夜的心思,始终牢牢系在锦衣卫衙门上,他全心投入到编织一张覆盖全国的天罗地网之中。
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镇,锦衣卫的触角无处不在,任何风吹草动皆难逃他的耳目。
然而,眼下的头等难题,便是信息的传递。
尽管情报网密布,但信息的流通速度却如同蜗牛爬行,方式亦显单一,
这实在是时势所限,无从速改。
在这个朝代里,信息的传递总是带着几分笨拙与迟缓,却也无可奈何。
冬日的寒风悄然降临,李夜的案头也迎来了幽州传来的紧急密报。
正如他所预料,突厥的境地已愈发艰难,边境线上,守军的防线多次遭受猛烈冲击。
所幸,李夜早有防备,与李世民一番商议后,边境的防御工事得以加固,使得匈奴数次凌厉的攻势皆化为徒劳。
冬日的脚步愈发沉重,突厥的苦难也随之加剧。
通过锦衣卫那无孔不入的情报网,李夜得知,那片遥远的土地上,大雪已纷纷扬扬,覆盖了广袤的草原。
严寒之下,突厥人饲养的牛羊,许多都未能幸免于难,冻毙于风雪之中。
这突如其来的天灾,无疑给突厥部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他们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此刻,突厥的营地中,或许正弥漫着绝望的气息,
而那漫天飞舞的大雪,仿佛也在诉说着他们的无奈与悲哀。
然而,对于李夜而言,之前等待的时机已经来到了。
李夜细心地将搜集来的情报一一梳理完毕,随即踏入了那座权力与智慧交织的皇宫。
待李世民翻阅完这些满载着机密信息的纸张,他的眸中也闪烁起了同样的预感——时机,已然成熟。
他毫不犹豫地下令,将李靖、长孙无忌等一班智谋深远的近臣,
以及程咬金、秦琼、尉迟恭等英勇无畏的武将,紧急召回皇城之内。
众人到齐,依次落座,气氛中弥漫着一种即将破晓的紧张与期待。
李世民轻轻一挥,那份沉甸甸的情报便如同传递着某种神圣使命般,在众人手中流转。
每一双眼睛在阅毕之后,都仿佛被点亮,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无需多言,他们自发地聚拢,一幅幅描绘着突厥疆域的地图被缓缓展开,铺满了案头。
李靖,这位身经百战的军事奇才,率先打破了沉默:“陛下,时机已至,
吾等筹备已久,只需再给予半个月至一个月的光景,便可直入草原。”
余下的众人闻听李靖之言,无不颔首赞同,李世民更是直言不讳:“时至此刻,我等亦该细细筹谋一番了!
克明,关于粮草辎重的筹备,可还有何疑难之处?”
杜如晦闻言,轻轻颔首,以示无虞,随即问道:“陛下宽心,粮草之事,
臣一直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此番出征,预计兵马几何?”
李世民闻言,目光转向李靖,询问道:“药师以为,此番若要毕其功于一役,需多少兵马方为上策?”
李靖略作沉思,沉稳答道:“此番行动,贵在神速,我大唐铁骑需轻装上阵,迅速突袭。
依臣之见,至少需要五万骑兵才可以。”
李靖话音未落,殿内气氛骤然紧张,众人皆凝神倾听。
只见李靖缓缓踱步至地图旁,手指轻划过草原的轮廓,继续说道:
“当然,后面还需要至少十万的步兵,用以稳固后方,运输粮草,确保战线稳定。
步兵虽慢,却如磐石,能为我大唐铁骑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后盾。
想象一下,五万铁骑如闪电般划破草原,而十万步兵则如洪流般紧随其后,两者相辅相成,定能将突厥一举击溃。
届时,草原之上,我大唐旗帜飘扬,将是何等壮丽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