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铁之秋 > 第24章 浦江奔流-该出手时就出手(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章 浦江奔流-该出手时就出手(4)

又到暑假,马晓荷带着女儿来上海了,这次就住进了学校的大教室,一个铁架床,一个白学明送来的大床,袁梁在地上铺了很大的一块凉席,反正教室很大,娘俩就天天在床上、凉席上看电视,天天吃喝玩乐。

周六一大早,袁梁就带着娘俩赶往浦东陆家嘴,到环球嘉年华去玩。环球嘉年华是上海刚刚引进的游乐项目,既然是环球的,就是全球巡回的,不是固定的,这一次来到上海,为期一个月,也是早早花巨资打了广告,做了几次大的推广。

三口人来到浦东,环球嘉年华就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场地,刚过八点,已经是人山人海。既来之则安之,袁梁买了三张门票,拉着娘俩去排队。队伍很长,人靠人,人挤人,三口人都热得满头大汗,排了半个小时,队伍也没有往前移动多少。

太阳已经出来了,火辣辣的,马晓荷已经出汗了,戴着太阳帽也不管用,她就嚷嚷着要回去,不想看了。女儿点点翻着白眼看着妈妈,不想回去。袁梁把女儿揽在身前,慢慢跟着队伍往前移动。

又过了半个小时,实在是觉得又热又累,袁梁就对娘俩说不看了,回去,门票就作废吧。三口人从队伍里出来,准备回去,顺着队伍,在队伍的外面往前走。三口人准备离开了,要拐弯了,这时,从里面出来几个身强力壮穿着制服的保安,大声吼叫着推搡着,队伍陷入了混乱。袁梁看着入口处,正好有个空档,一把挟着女儿挤了进去,马晓荷也一侧身跟了过去,后边的人还没有反应,三口人就随着队伍往前走了,很快就进了场地。袁梁进去,站在场内边上,看看铁栏杆外排着的长长的队伍,不禁暗叫侥幸。

环球嘉年华的内场,就是一个欢乐的海洋,到处是疯狂的人。三口人手拉着手,根本不敢松手,生怕挤散。除了门票外,想玩哪一个项目还要再买票,好在女儿去过几个游乐场,也算是见过世面。先是玩了摩天轮,女儿不兴奋。再去玩一次过山车,女儿兴奋起来,尖叫着,小脸涨得通红。最后,来到了超级跳楼机,马晓荷拉着不让去,说是上面哭爹喊娘、鬼哭狼嚎的,太吓人了,女儿撅着嘴就要去,和去年玩锦江乐园一个样。袁梁没有办法,只有去排队。这是场地中最刺激的一个项目,排队的人也最多。

人越来越多了,场地中肯定要有几万人的样子。太阳火辣辣地悬在头顶,整个的场地就是水泥地,就是挤满的人。排了一个小时的队,袁梁终于买到了票子,已经挤得满脸大汗。

三个人靠在一起,就准备再次排队去上跳楼机,这时,女儿忽然尖叫起来,袁梁看过去,蔡清清领着钱海川就在跟前。女儿去年去过钱琛家一次,认识了钱海川,这次一眼就认出了他,尖叫起来。

整个场地就是人山人海的感觉,在上海这个两千万人的国际大都市,在环球嘉年华几万人的场地,竟然和蔡清清娘俩碰在了一起,真是感觉到奇妙。

蔡清清说,他们六点多就从家里出来了,在大门口排队就两个多小时,人实在是太多了,想玩个什么挤不上去,她娘俩一个都没有玩,就是看看,这就准备出去回家了。袁梁买了两张超级跳楼机的票,就准备带着女儿上去,马晓荷高低是不愿意上去的。袁梁就拉着钱海川、袁点去排队,一直把他俩送进去,看着系好安全带、绑好。

这是整个场地几十个项目中最刺激的一个,时间也就是三分钟。袁梁看上去,根本看不到哪是自家的孩子,上面全是哭叫的人。终于,两个小孩子下来了,都是脸色苍白,点点抱着袁梁的胳膊倒是没什么,只是傻了一样,钱海川走了几步就干呕起来。看看下来的人,已经有人摊倒在了地上,有人呕吐起来。

待两个小孩子稳定了,袁梁问袁点还玩不玩,马晓荷说太挤了、太热了,就催着回去。看上眼的都玩了,女儿也就跟着走了。几个人来到外面,门外排着的队伍还是望不到头。

既然来到浦东,蔡清清就邀请去她家,马晓荷说天太热,急忙拒绝了。和蔡清清、钱海川分手后,三口人来到地铁口的小商店,大口喝着饮料,再乘地铁来到南京东路,娘俩就开始买吃的,坐在那里一边休息一边吃。女儿的脸已经恢复过来了,说了几次,刺激,真刺激。

三口人吃一阵,逛一阵,马晓荷就愿意这样零买着吃,就吃上海特殊口味的东西,大鱼大肉的还真不喜欢。三口人又去百货公司逛,买了两件衣服,在人民广场乘地铁回去了。

星期天,三口人是去的上海科技馆,暑假期间这里的孩子特别多。星期一,娘俩去往上海书城,去年就在那里玩过。袁梁去上班,娘俩坐公交车走了。

下午两点,马晓荷打来电话,声音很低,很着急的样子,袁梁听不清楚,就到会议室去。马晓荷还是声音很低,但袁梁听清楚了,说是她们在上海书城,但女儿找不到了。上海书城的环境袁梁是知道的,地方大、人多,在哪个角落里看书是不好找的,袁梁就让他耐心找找。

半小时后,电话又打过来,马晓荷说孩子还是没有找到,听声音要哭出来了,袁梁安慰着她,出来公司,招呼出租车赶往南京路的上海书城。袁梁来到书城,跑上她们经常去的楼层打电话,马晓荷接电话了,说是女儿找到了。袁梁又转了两圈,见娘俩正在一个柜台前看书。袁梁过去,马晓荷一下就趴在袁梁的肩头,泪水流了下来。

已经下午三点多了,三口人就从上海书城出来,拐进了一个南北方向的小路,走进一个饭店吃饭。娘俩在书城里一直没有出来,也没吃饭。马晓荷说,娘俩进去看书,不知道看了多长时间,马晓荷转身,女儿不见了,也没有在意,觉得她走不远,就自己继续看书。过了一会儿,没有看到女儿,马晓荷就找她,转了几圈,竟然找不到了,这下就着急起来了。于是,马晓荷就找到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说书城里面人太多了,大家都在静静地看书,不好用广播找人,还是让她自己找。马晓荷没办法,还是继续自己找,找了一会还是找不到,就给袁梁打电话,这时候已经急的不得了,急得眼泪都下来了。马晓荷又去找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还是不给广播。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了马晓荷的心头,孩子会不会走丢,孩子会不会被人拐跑?她急疯了一样到处找,又给袁梁打电话,再转了两圈,终于看到了女儿,她正自己一个人坐在那里看书。

马晓荷给袁梁说着,还捂着胸口,还没有完全平复下来。她说,要是找不到女儿,她就去跳黄浦江。女儿吃着饭,说道:“我就在那里一直看书啊,你乱找什么?”马晓荷说:“这孩子也不知道找我,也不知道饿。”这次的上海书城一行终生难忘。

其余的时间就在大教室里待着,附近再转一转,有时还想着,上海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没有玩过,好像都去过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白怡青问袁梁:“又带你家孩子去玩什么地方了,上海好玩吧。”袁梁说:“刚刚去了浦东环球嘉年华,回来逛逛南京路,去了上海科技馆、上海书城,这两天在家呢。”白怡青说:“还是上海好吧,小孩子能玩的地方不要很多呀。”崔永熙张口道:“嗬,还去南京路啊,我十几年都没有去过南京路了。”

袁梁听着,竟然不知道怎么回答,也许吧,就像村里的人十几年没有进过城一样,这样的人也很多。

袁梁说:“环球嘉年华不错,玩的人太多啦,几十个项目,去年玩了锦江乐园,那里也很好。”崔永熙接道:“玩一天不要几张分啊,不要钞票?热得要死,累也累死。”白怡青看一眼袁梁,两个人都是笑笑,没有再说话。崔永熙端着盘子走了,白怡青瞥一眼崔永熙:“他才不舍得花几百元去玩嘉年华呢,从他家来到南京路也要几十公里,路上两个多小时,买点生活用品,就在家门口可以了,他才不会去南京路买,南京路上的东西都贵的。上海人都这样啊,上海乡下的都这样。”袁梁说:“我记得你家住在老城厢,离南京路不远。”白怡青说:“我们都是普通老百姓,难得去南京路,南京路上外地人不要太多哦,我买东西也是在家附近的几个老地方逛逛。前几天,我原来厂里的几个老姐妹聚会,我不是买了一件新衣服穿着去了吗,几个人围着我转,问我多少钱买的,说我穿着好看。我也没有花多少钱,又不是去南京路买的,就在打浦路买的。我们那帮老姐妹,大家彼此都熟悉的,谁家赚多少钞票,谁家买了什么,都清楚的,大家都是不舍得花钱的,这就是上海老百姓最普通的生活,不能只看到陆家嘴,不能只看到南京路,你到弄堂里看看,你到乡下看看,那里才是真正的老百姓的生活,真正的人间烟火。”

钱琛打来电话,邀请去他家。马晓荷不想去,觉得和蔡清清没有话说。袁梁说,那就晚点去早点回来。

周六,袁梁带着娘俩赶往浦东钱琛的家里。三口人到钱琛家里已经十点半了,钱琛已经开始准备做饭了。

钱琛在厨房做饭,袁点和钱海川去玩电脑游戏,蔡清清和袁梁两口子就在客厅看着电视聊天。蔡清清已经在浦东的一家外资工厂上班,说是做人事主管。蔡清清聊着外企的事,偶尔来句英文,说外企如何好,老外如何好,福利如何好,赞不绝口。马晓荷侧脸看看袁梁,眨着眼睛笑笑。

钱琛做好了饭,四菜一汤上桌了,面煎鱼、凉拌藕,一看就是家乡菜。看来,洋泗湖里长大的钱琛,从老家传承来了手艺,偶尔也露一手。还有两个菜,是刚刚从市场上买来的,一个是蛋黄炒小螃蟹,一个是糖醋大排。自己做的番茄蛋花汤。

钱海川扑到餐桌上直接吃起来,狼吞虎咽的样子。蔡清清说,面煎鱼是钱琛的拿手菜,每次钱琛做面煎鱼,钱海川都吃不少。只有钱琛喝着啤酒,其他人吃得很快,等到钱琛吃完饭,桌子上的菜也一扫而光了。

又聊了一会,袁梁一家三口就告别了,离开了钱琛家。

三口人走向公交车站,马晓荷给袁梁说着:“你看那娘们,看着不像名牌大学毕业的啊,也不到厨房帮着做饭,就在那里夸夸其谈,还什么外企多好,那还不是一样都是工厂,我老公就是工厂下岗的。你看她对钱琛说话的语气,多霸道啊,盛气凌人的样,这女人不是善茬。你看他家的待客之道,你要是吃到最后在家里舔盘子,我一个巴掌就打过去了,明明来客人了还做得那么少,多显得怠慢啊。”袁梁说:“最后都吃完了,不是正好吗?省得浪费。”

马晓荷说:“这就是上海,来到上海就跟着上海人学的。在咱家,家里来了客人,桌子上不剩一半我都不好意思。”袁梁说:“你那叫穷大方,人家这叫会过日子。”马晓荷说:“我真服气上海人了,那是真会过日子,真精明,真小气。”一边的女儿来帮腔了:“我就觉得上海好,比我们老家好。”两口子对视一笑,马晓荷对女儿说:“你爸爸是不是也变成上海人了,典型的上海男人。”袁梁说:“我上班的地方,公司里十几个人,除了我之外,全是上海人,耳濡目染,免不了地入乡随俗。钱琛一家三口,别看来的时间长,他们的圈子就那几个原来的同事同学,他们大都就那样吧,我跟着钱琛去他同学那里,家里的摆设算是非常简朴,一个人上班,带着老婆孩子在上班讨生活,谁家不是精打细算,你看蔡清清去买东西,也是挑来拣去,两口子为了钱还经常口角,不容易啊。”马晓荷白了袁梁一眼:“我还不容易呢,我一个人在家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袁梁急忙揽着马晓荷:“怎么说到自己身上来了,最不容易的当然是我老婆了。”女儿插到两人中间,吊在了爸爸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