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铁之秋 > 第13章 当仁不让-我们是这里的主人(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章 当仁不让-我们是这里的主人(4)

翌日,钱忠诚经理三人,在袁梁和程远方的陪同下,来到洋泗湖边的码头上,要到洋泗湖一游,目的地是湖中的桃花岛。

游艇“嘟嘟”地响着,剑一般地劈开碧绿的湖水,在宽阔的湖面中向前飞驰,鲜绿的芦苇、蒲草转瞬即逝,艇后留下两条白白的水浪。很快,来到湖中间,向南望去,烟波浩渺、水气氤氲;向东望去,丘陵起伏,如黛如画;近处,田田的荷叶接肩铺去,又有早出的荷花才露尖角;远处,有渔民泛舟湖上,似有声声的渔歌入耳。

程远方大声介绍着湖中的景致、传说、历史,介绍着特产、名吃。中午,在袁梁和程远方的极力劝说下,一行五人在桃花岛的渔家餐馆就餐。

钱忠诚几次欲言又止,经过昨日和周副总的沟通后,袁梁则心中有了点眉目,但没有再做解释。

钱忠诚经理推了下程远方递过来的菜单后,程远方点了地锅鱼、河蚌辣椒、水煮乌鱼、油焖草虾、油炸荷叶等,全是靠水吃水的本地特色。

程远方再次发挥了他业务人员的特长,娓娓道来:“洋泗湖,日出斗金,鱼类丰盛“。他用筷头点着刚上来的水煮乌鱼,说:“在湖里几十种鱼类里,最有名的就是这种乌鱼,学名乌鳢。据说,此鱼产子后便双目失明,无法觅食而只能忍饥挨饿,孵化出来的千百条小鱼天生灵性,不忍母亲饿死,便一条一条地主动游到母鱼的嘴里供母鱼充饥。母鱼活过来了,子女的存活量却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它们大多为了母亲献出了自己年幼的生命。乌鱼是一条孝子之鱼。”

自从接上客人,程远方就呱呱而谈,谈传说、谈典故、谈景色、谈吃喝,直叫客人一次次瞠目惊叹。其实,袁梁觉得程远方的口才在出口处也就是排在中游,和汪恒善相比差得真不是一丝半点,和陈达相比披星戴月地追赶也是望尘莫及。

钱忠诚经理一行还要赶往cF柴油机厂,cF柴油机厂也是他们的出口配套单位。

袁梁握住钱忠诚的手说:“钱经理,你放心,我会全力以赴,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 袁梁犹记得过年时钱经理预付的十万元货款。

第二天上午,忐忑中,袁梁拿着一份mt301产品改制申请来到了吴厂长办公室,把ZGIt进出口公司来访的情况向吴厂长做了汇报。听完袁梁的汇报,没有想到的是,吴厂长没有再多询问,只是浏览了一遍袁梁提交的改制申请,就在上面签了名。谁说山重水复,直教柳暗花明。

夏夜,办公楼四楼,宽敞的技术处里灯火通明,几个电风扇呼呼地在头顶转着,宽大的制图板依次排开,显示着与其它办公室的与众不同。其中的一个制图板还有人在伏案作业,那是技术处处长黄博,周副总把mt301产品的设计交给了他,他已经连续加班了几个晚上。陆峰和王长峰则在一旁摆开了架势,等待人手,准备玩几把够级。此时的技术处正是兵强马壮,人员多、力量强、技术水平高,达到了一机厂建厂历史的最高峰。尤其是技术员们大多年轻,未婚的、刚结婚的也多,晚上工余时间,他们又在办公室打打牌,挥霍着一下青春的激情。每到下班后,技术处里有伏案作业的,有学习的,也有打牌的,这是技术处最常见的景象。袁梁一下又想起了自己在技术处的情景。

产品改进的焦点所在,主要是如何实现预期功能、动力配备与传送、改进后的操作等。在不增加动力、借鉴bt205的功能设计,几经讨论、碰撞,在袁梁和钱忠诚数次电话沟通后,终于新机的设计蓝图下发,进入到试制阶段。

一天,刚上班不久,半成品库电话打来,是夏爱祥,袁梁满腹疑惑地赶去。刚刚见面,夏爱祥急切地对袁梁说:“快,我带你到库里看看。”说着,带着袁梁就往半成品库里走,半成品库仓管员朱大发也小跑着跟来。

到了半成品库西南角,夏爱祥停下脚步,手指着一堆货说:“看看这是什么?”袁梁一脸疑惑,看过去,地上,整齐地摞着一堆数不清的结构组装件,灰尘遍布,看起来已经库存很久。虽然喷着赫红的底漆,但阴暗潮湿的环境下已经有锈迹凸起,一片片的锈包拱了出来。

半成品库几百万几千种的零件,袁梁认识的种类太少了,看到此件却似曾相识。袁梁转向夏爱祥:“这是哪个产品上的,生产很久了吧?”

微笑浮上夏爱祥的脸庞:“这就是bt205的底座部分,去年生产的整整二百件,除少量装机外,其余的一动没动。我把技术处的mt301产品图纸看了一看,忽然想起来,库里还存着去年的底座近二百件,整体的结构相似度很高。我又拿着图纸来库里比量了好久,我和朱老师建议,就用这一堆底座进行改制,完全没有问题。”朱老师赶紧附和:“要是把这一堆用上,能给我倒腾出来一块大场地,还能节省不少钱啊。”袁梁惊讶之际,但也是不敢确认:“假如改制的话,工作量大不大?”

夏爱祥把图纸铺在旁边的工件上,指指图纸,指指工件:“看,就是这里,还有这里。”袁梁仔细地比对着,看过后,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好办法。

夏爱祥说:“因为此类机型只有你销往国外,首先你确认一下,质量上肯定绝对把握。如果能用上,对工厂是好事啊,这一堆节省的资金就非常可观。朱老师更巴不得能腾出地方,厂里的产品品种太多了,半成品库实在是场地局促,插脚的空都难找啊。”

袁梁说:“能为工厂省钱,何乐不为。你和朱老师能想到这一点,真能用上就是大功一件。”夏爱祥说:“也想不了那么多,我想的是一旦用上,怎么用?先和你确认第一批改制的批量,是否先改五十台底座,用完再改,分次使用。再者,最好是按零活的计件方式给车间结算,这样工时高,他们干活也绝对能把握质量。”

比起底座的成本来说,即使是按零活计算工时也太少了,这一点袁梁是绝对赞成:“就按零活计吧。”接着袁梁又强调到:“还是按照新产品的试制流程来做吧,先来两台样机,后续的销售计划马上就会下来,非洲市场急需在旺季前发货。”

为了保险起见,袁梁拉着夏爱祥到技术处找到黄博,把夏爱祥的想法告知,黄博一致肯定。

袁梁跟踪着,夏爱祥安排五分厂顺利地进行了小批的底座改制,并安排了其它件的加工,安排四分厂组装并试机。当袁梁把试制成功的消息报告给钱忠诚经理,几日后他就下达了一个四十尺货柜的要货计划。

夏季来临,白天下了一天的雨,晚上还是接着下。半夜里,小孩哭啼,马晓荷要起床,脚往下一伸,呵呵,不会伸到尿盆里吧,竟然湿了脚。打开灯看看吧,灯光打开,被惊吓到了,床下是一片汪洋,雨水进屋,小孩的尿盆子竟然浮在了水上。

待到天亮,夫妻两个慌忙把家具垫起来。房子在的地方太过低洼,尤其是房前就是一个低洼处,家属院的雨水就从门前流往房东侧的一个大水坑。这一排的房屋都是这样,一到暴雨就是水漫金山,家家进水。马晓荷抱起孩子,去了娘家。

两天之后,雨水退下去了,袁梁急忙打扫卫生,晾晒家什。

这里的房子也是一排简易房,肃静但是偏僻,宽绰但是怕雨,因为紧靠着前排的房子,阳光变成了很细的一条线,需要晒被子啥的时候,就会赶着到西面的铁丝上晒。

袁梁右边的邻居是五分厂的小李夫妇,两个人都在车间,有的是力气,就和工友从铸造分厂拉来废渣垫高了房内的地基。马晓荷看着小李家垫高的地基,也是羡慕人家,也老盼着不要下大雨,每到大雨也就非常担心。

小李夫妇都是生产能手,每天回到房间里都没有什么声音,也不串门也不打牌,两个人回家大多喝的是面条,有汤有水有菜,再放上鸡蛋,一人抱着一个很大的快餐杯呼噜噜吃起来。有时,两口子也打架,就听到隔壁的房间两口子气喘吁吁地打着,还有家具碰撞的声音,但从来不吵从来不骂。每到这时,马晓荷就支着耳朵听着,那两个人不吵架不说话,也就不知道为什么打架。

前排的房子里,住着二分厂的老龚,老龚的老婆在外面的厂上班,两个人从来不打架的,但是天天吵架,吵架的声音奇大,传遍五邻六舍,都是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有时,他家的孩子参与进来,大声叫着哭泣着。一天听不到他们吵架就好像缺了什么似的,有时,袁梁也想,就这老龚一个大块头,你吵什么呀,你上去饱揍一顿不就完了吗。

房子的北面,隔着一道矮墙,一道浅沟,那是锁具厂的家属院,每天晚上七点的时候,就有一个男孩子在那里拉着长音在哭,能哭很长时间,底气充沛,语调平缓的那种哭,偶尔传来大人的呵斥声。曾有几次,马晓荷想去看看孩子为什么哭,又不认识人家,也就作罢。

袁梁的家里不是电视响着,就是音乐放着,还有孩子的嬉笑声,小孩很乖,从来不哭的。日子就是这样不紧不慢地过着。

又过了没有多长时间,袁梁就搬家了,搬到了新的楼房,三室两厅一百三十多平方。袁梁到一家具厂,定做了一张床、两节书橱、一个大的写字台,一个电视柜,一套餐桌椅,一套流行的联邦椅和茶几,家里面就满了。住进新房后没几天,家里就安装了电话。

汪恒善入住新房以后,很快就结婚了。

早晨,袁梁起来上班,骑着自行车,从家属院大门口经过,看看街角,好像少了什么,是的,几天没有看到陈红梅出摊了,怎么会不出摊了呢。

袁梁来到出口处,见到汪恒善问道:“家属院门口,怎么不见陈红梅的早摊点了呢?”汪恒善放下手里的拖把说:“你还不知道吧,陈红梅不开早摊了,她去开大饭店了。”袁梁擦着桌子说:“那好啊,肯定大饭店比小摊挣钱多。”汪恒善说:“对陈红梅来说是好事,对宁祥荣来说可就不是好事了。”袁梁说:“人家是两口子,怎么一个是好事,一个是坏事啊?”

汪恒善说,你有所不知,陈红梅和宁祥荣离婚了,孩子也让陈红梅给带走了。陈红梅每天早晨很辛苦,开着早餐店,宁祥荣除了自己的工资自己花,抽烟、喝酒,有时还上小摊拿点钱,他又不帮陈红梅的忙,还老是花老婆的辛苦钱。这街上有一个男的姓邱,到陈红梅的早摊去吃饭,时间久了两个人就熟了。其实姓邱的就是前面大街上开邱家饭店的那人,人家也是二十多岁,没有结婚,但是饭店开得很好。他在陈红梅的早摊上吃饭,他是早就看上陈红梅了,陈红梅精明、能干,有生意头脑,人也是温柔、贤淑,一看就是能里能外的女人,人家邱老板就看上她了。姓邱的说了,陈红梅结婚了有孩子了,他都不在意,人家说就要找一个陈红梅这样的好女人。可是宁祥荣还是经常闹腾,经常和陈红梅吵架打架。你也知道,宁祥荣经常还是看看片,经常就在家里模仿那动作,陈红梅就骂他不要脸,邻居们天天看他两口子打骂。打着打着,两个人的感情就淡了。那姓邱的就乘虚而入,陈红梅就要和宁祥荣离婚,自己只带着孩子净身出户。姓邱的男人也大方,还给了宁祥荣一笔钱,还拍着胸脯说绝对会善待陈红梅的孩子。宁祥荣没办法,就离婚了。现在宁祥荣自己一个人过,现在是自由了,经常和他们车间的一帮年轻人到家里喝酒、看录像,这差不多也就废了,就这样了,就他这样的,谁还愿意嫁给他?袁梁听了,唏嘘不已。

汪恒善凑近了袁梁说:“哥,你还看片不,我给你找宁祥荣借几盘。”袁梁笑笑:“片子都一样,情节、动作、姿势都差不多,基本的掌握了,就看你自己发挥了,我早就不看了。”

袁梁看看汪恒善说:“你这新婚燕尔,你看片倒是正是时候。”汪恒善一脸的奸笑样:“为什么张怡菊那么迷我,她父母打骂都不管用,赖了好几年还是嫁给我了,还是咱功夫好。反正没事,自己的新媳妇、新房子、新家具,还不是恣意人生,愿意怎么快活就怎么快活,我就和张怡菊一起看录像,怎么了,我就是放再大的声音,派出所还能进我的门抓我。”袁梁说:“好,你是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青出于蓝啊。陈红梅骂宁祥荣不要脸,张怡菊就不骂你?”汪恒善说:“哥来,你也不是外人,我也没啥不好意思说的,张怡菊和我一起看,她可兴奋了,她就要我模仿着人家做,你说女人和女人差别怎么这么大。”袁梁说:“还是你和张怡菊感情好,你看,你们现在小日子多好。”汪恒善说:“我是过怕了那穷日子,我永远忘不了张怡菊的父母当初看我的眼神,现在咱有点钱了,还不要生活好一些,生活有点颜色,我就要别人羡慕我们两口子,我就要过好日子。”

汪恒善说的也没错,享受当下,过一天是一天,这就是普通员工的现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