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命令的第3师团和第16师团几乎是不计伤亡代价般,硬扛着远征第1军的冲锋。
火箭筒组死完一批又上来一批,等到火箭筒手拼光,又把反坦克炮拉上来。
两轮冲锋下来,远征第1军已经出现了不小的伤亡,重型机械有七八辆被日军的反坦克炮重伤。
周卫国不得不命令1旅退下来,继续换上2旅冲杀着日军的防线。
2旅接力冲了上去,这次尽管日军依然含不畏死的挡在前面,但2旅的最后的一组炮弹撕开了一个豁口。
重型机械仿佛看见了曙光般,化作钢铁洪流冲向这个豁口。
豁口被拿下,日军的前沿阵地被拿下。
可很快,日军再次组织了一波反冲锋,2旅官兵硬扛着日军的猛烈炮击,在炮火掩护下,日军的重型机械迎着枪林弹雨杀了上来。
夕阳如血,染红了天际,也映照在两军对峙的阵地上,为这场即将爆发的残酷战斗披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
双方人马如同脱缰的野马,带着誓死不退的决心,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到近前,瞬间,金属碰撞的尖锐声响彻云霄,一场惨烈的白刃战就此拉开序幕。
日军的刺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长度上的优势让他们在一开始的交锋中占据了上风,每一次突刺都伴随着2旅士兵倒下的身影。
然而,2旅的战士们并未因此退缩,他们凭借着长期并肩作战培养出的默契,或掩护、或突袭,以灵活多变的战术应对着敌人的猛攻。
在这片被鲜血浸染的土地上,双方战士的身影交织在一起,每一次交锋都是生死较量,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与不屈。
战斗持续升级,伤亡人数不断攀升,日军的脸上写满了狂热与决绝,他们仿佛忘却了生命的可贵,开始不顾及自己人的伤亡,竟丧心病狂地调来了155mm榴弹炮。
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轰鸣,炮火如暴雨般倾泻在正在激战的阵地上,尘土飞扬,硝烟弥漫,战士们的身影在炮火中若隐若现,生死只在一瞬间。
面对如此猛烈的炮火,2旅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撤回阵地。他们的步伐沉重而坚定,每一步都踏在了牺牲战友的鲜血之上。一个营的战士几乎快要拼光,他们的身影在夕阳下逐渐远去,留下的只有满地狼藉和无尽的哀伤。
而在后方,日军的追击如影随形,第10师团如同一张巨大的网,缓缓收紧,朝着2旅撤退的方向无情地逼近。
他们的步伐整齐划一,眼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仿佛要将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生机都吞噬殆尽。
情况急转直下,危机四伏,周卫国站在临时指挥所内,目光如炬,凝视着前方那片被战火蹂躏的土地。
他深知,此刻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无数战士的生死存亡,关乎着兵首对他们这支首次远征作战的第1军的期望。
他必须迅速拿出处理办法,扭转战局,让远征第1军的战士们能够突出重围,继续在缅国牵制日军的天照第1军。
夜色渐浓,战火未熄,周卫国的身影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坚毅。
他紧握着拳头,心中默念:“一定要把兄弟们带回去!”
一场更加激烈的较量,即将在这片被战火洗礼过的土地上上演……
三面合围的局势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周卫国又组织了几次冲锋,但日军就是打死也不退。
再加上炮兵营的炮弹已经打开,重型机械里面的坦克炮和车载机枪子弹也所剩无几,最多还能发起一次冲锋。
周卫国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作战地图上。
日军几乎封堵住了他们退回国内的所有道路,战至现在,远征第1军的伤亡已达千人。
日军的损失是他们的三到四倍,但日军有兵力优势所以短时间内再次发起冲锋是一个不明智地选择。
要是在国内作战就好了......
在国内作战空军师掌握着制空权,可以精准地将炸弹投到日军的头上,为他们提供炮火支援。
现在他们最缺的就是炮火支援,因为只有炮火支援才能打开局面。
但周卫国猛地甩了甩脑袋,仿佛要将脑海中那不切实际的想法彻底甩出脑海,紧锁的眉头间透露出坚决。
在这片遥远而陌生的异国土地上,他们已经奋斗了整整半个月,每一天都像是与时间的赛跑,与自然的较量。
然而,半个月的时间仿佛被无尽的丛林吞噬,机场的选址依旧悬而未决,修建工作更是遥遥无期。
在这片广袤无垠的热带雨林中,每一棵树、每一条河都成了他们前进的阻碍,让原本雄心勃勃的计划变得举步维艰。
空军师从遥远的义县机场起飞,跨越了大半个华国的辽阔疆域,只为给予这群孤军奋战的勇士们最坚实的支援。
然而,周卫国深知,返航所需的燃料如同悬在他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每一次出击都充满了悲壮的色彩。
而他们所携带的炸弹,那有限的吨数,在面对狡猾且数量众多的日军时,仿佛只是杯水车薪,难以对敌人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周卫国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最终停留在了那片被神秘与危险笼罩的区域——野人山。
图例上的线条简单而粗犷,却勾勒出了一片未知与挑战的天地。
他的眼神逐渐变得深邃,仿佛能穿透纸背,看见那片原始森林中隐藏的无限可能与致命危机
。在这一刻,他做出了决定,一个可能改变战局,也可能将他们推向深渊的决定。
“我们必须穿过野人山。”周卫国的声音低沉,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底迸发而出,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知道,这条路上充满了未知与危险,野兽的咆哮、瘴气的弥漫、复杂的地形……
每一项都足以让最勇敢的战士心生畏惧。
但同样,这也是他们唯一的希望,三面北围,回国的路都被堵死,虽然野人山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但他不得不做出取舍。
周卫国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焦虑,但更多的是不屈与坚定。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再次坚定了内心的信念,准备带领远征第1军的战士,踏上那条充满刺激与挑战的征途,向着未知的野人山,向着胜利的曙光,毅然前行。
“电报兵首,远征第1军在撤退路上遭遇日军的围追堵截,我们准备向着野人山的方向突围!”
命令下达,两个旅调转进攻方向,正中了日军的下怀。
东条英机让野人山方向的守军放弃抵抗,远征第1军顺利的进入了野人山的外围。
正在空中等待命令的空军师运输机收到了司令部的最新指示,让他们将补给空投至野人山附近。
这就狠狠的打了东条英机的脸,他看见这些飞机时,才知道自己有多么的愚蠢。
远征第1军压根不靠陆地运输补给,而是直接采用空投的方式。
“快!让第10师团追上去,第16师团也投入追击,绝对不能让敌人拿到补给,否则我们前期的准备将会功亏一篑!”东条英机嘶吼着,面露狰狞。
与此同时,野人山的外围,周卫国已经让人在路面上摆放好了指引空投的表示物,等到飞机快要抵达时再打响信号弹。
信号弹必然会吸引来日军的追击,但周卫国不管了,以现在的补给进入野人山,还有上百号伤员,跟送死没有区别。
可有了补给之后,他们才有希望从野人山里面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