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愚公移山(1)
除了促进高等教育基金会以外,巨浪集团还成立了乡村扶贫基金会。
临近年底,正是该基金会最忙碌的时候。
乡村扶贫基金会,旨在为华夏广大乡村低收入群体提供精准扶贫服务。
实际上,各大企业或多或少都会成立相关的基金会,或开办相关的扶贫慈善项目。
但其中的大多数都只是企业为了顺应社会呼声,做出来给人看的罢了。
与其说是做慈善,更不如说是在作秀。
巨浪乡村扶贫基金会成立之初,外界也是如此看待他们的。
但是……唐长川他有钱是真愿意分给穷人啊!
基金会成立第一个月,巨浪集团便在全华夏范围内选定了108个贫困乡村,开始了自己的“扶贫大业”。
时间来到十月底。
华夏西南部山区,回头村。
回头村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人均收入是华夏人均收入的七分之一!
事实上,无论是驻守当地的扶贫干部还是各级领导,都对回头村的贫困问题十分重视。
回头村位于山区最深处,地形崎岖,交通闭塞。
按照华夏扶贫的经验,政府大可以将此地的居民易地搬迁到别的地方定居。
问题却出在,这片山区有回头村百姓世代耕种的梯田和果园。
让百姓们易地搬迁容易,但他们离开此地之后,又靠什么来过日子呢?
正因为如此,当地常年维持贫困状态。
居民们不说活不下去,但也难以看到富裕的生活何时来到。
村长白晓曦正是华夏政府派往此地的扶贫干部。
她大学毕业后便来到这个跟自己家乡相隔两千公里的贫困山区,距今已有五年时间了。
这一天清晨,她刚从床上醒来,正准备开始一天的忙碌。
一个电话打乱了她的计划:
“喂,请问是回头村的白晓曦村长吗?” 电话那头传来一道中年男人的声音。
“我是,请问您是哪位?” 白晓曦问道。
“我是黔中省省长尹忠,我们今天中午要到村子里参观,请问您这边方便接待一下吗?” 电话那头说道。
“啊……?” 白晓曦一时间反应不过来,还以为自己没睡醒在做梦呢!
她掐了掐自己的脸蛋:“好痛!不是做梦!”
“白村长?请问您这边方便吗?” 尹钟再次问道。
“方便方便!欢迎领导来我们村参观!”
电话都打上门来了,白晓曦自然不可能拒绝。
“好,我们还有半小时就到,待会儿见。” 尹钟说完,随即挂断电话。
白晓曦放下座机听筒,神情疑惑着呆坐了好一会儿。
回头村此前也接待过领导参观视察,但省长这一级别的官员,还是第一次来!
而且……领导来参观视察,一般会让相关干部层层联系,还会提前很久通知她。
再不济,起码也让自己的秘书打个电话通通气嘛!
像领导本人亲自来电的情况,此前并无先例。
白晓曦虽然“只”是个驻村扶贫干部,但她也曾是清北大学政治系最优秀的学生;
她很快就想通了领导亲自来电的缘由:
他是陪同级别更高的领导一起来的!
“嘶——比省长更大的领导!?”
想及此,白晓曦“歘”地从木板床上蹦起来。
这是她又想到,尹省长说他们还有半个小时就要到了!?
白晓曦甚至来不及换下睡衣,小跑着来到楼下,三两下打开了广播系统。
“各位组长请注意!各位组长请注意!”
“请各组组长马上!马上!马上来村委会集中!”
“请各组组长马上!马上!马上来村委会集中!”
由于白晓曦平时确实尽心尽力为村民们着想,所以她在村子里很有号召力。
只是换件衣服的功夫,回头村六个村民小组的组长便全都到齐。
“乡亲们!” 白晓曦急忙从办公室内跑出。
“乡亲们,我接到上面通知,待会儿有领导要到我们村子里视察,很可能是给咱们想办法解决贫困问题的!”
组长们闻言,平静如水的内心也泛起一波名为“希望”的涟漪。
说实话,要是能富,谁愿意几辈子穷下去呢?
按照回头村的条件,靠自己很难解决贫困问题。
大家都知道,国家和社会没有放弃他们,光是这点便足够让他们感到欣慰了。
可他们最怕的就是,领导来了解决不了问题,到最后还是空欢喜一场。
“郑大伯、刘大伯、小米哥,你们回去发动村民做好准备,咱们要以最积极的面貌迎接领导的到来。”
“龙大姐、郑二哥,你们陪我去村口接一下领导。”
回头村的村口在山脚下,没熟人带的话,白晓曦还真担心领导们找不到来路。
“好了!小白村长,我们这就去办!” 三人接到任务,小跑着回到村子里。
白晓曦刚想带两人出门下山,却想起自己还没来得及洗漱。
她端起一个不锈钢口杯,就着院子里的水龙头洗漱起来。
想着待会儿要见大领导,她还拜托龙大姐给自己扎了个好看的小辫子。
这一通操作下来,也只不过过了五分钟不到。
就在三人准备出门下山之时,却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发动机轰鸣声。
“小白,那是……!” 郑二哥指着天上惊呼一声。
“我孙子跟我说过,那是直升机!” 龙大姐补充了一句。
村里人都没见过直升机,闻声全都探出头来好奇地观望。
村子里没什么宽敞的平地,唯独在村委会门前有一片勉强能够降落的泥地。
于是乎,白晓曦便亲眼目睹着直升机朝着自己所在的方向飞来。
“不……不会吧?” 白晓曦从来没见过这场面呢。
她将信将疑走出院子,随即看到了刚落地的巨浪h-1直升机。
螺旋桨刮起大量砂石泥土,打在白晓曦脸上直让她睁不开眼睛来。
她眯着眼,恍惚中看到五人从直升机上跳下。
领头的一男一女身着名牌西装套装,手牵着手似一对年轻情侣。
紧跟在两人身后的,则是一个年纪在三十岁上下,同样身穿西装的精致女子。
三人正是唐长川、陶思绵和安澜。
跟在他们身后的,才是黔中省省长尹忠,以及他的秘书刘安华。
驾驶员见五人全都平安落地,迅速拉升高度,离开了村子。
当直升机带起的飓风远去,白晓曦才看清来人的模样:
“你……你是!!!” 她的眼里满是不可思议。
她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世界首富唐长川怎么会出现在自己面前呢!?
唐长川贴心地替陶思绵整理了一下她被风吹乱的头发,随即主动向白晓曦伸出手问候道:
“学姐你好,我是唐长川。”
“学姐你好,我是陶思绵。”
三人都在清北大学读过书,确实是学姐和学弟学妹的关系。
“你……你们好!我是白晓曦,是这里的村长!”
白晓曦擦了把手,才一一跟两人握手问候。
如今的唐长川阅人无数,一眼就看穿了白晓曦的为人:
她身上的白衬衣很干净,但袖口处微微泛黄,腰间还带着不少褶子。
这说明这件衣服她已经买了很久,但并不常穿。
且今天换上之前,也并未来得及打理一遍。
这说明她很可能是在接到尹省长的电话之后,才急忙换上的正装。
另外,她的面部、手背等处被晒得黝黑,握手时能感受到她手心厚重的老茧。
这说明她平日里经常参与劳动,与村民打成一片。
唐长川的判断标准很简单:
经常参与劳动的,不一定是好官;
但不参与劳动的,绝对不是好官!
由此可见,白晓曦学姐大概率是位尽职尽责的好干部。
……
随后,白晓曦又依次跟安澜、尹钟等人握手问候。
五人在她的带领下走进村委会小院。
在这儿穷得发慌的地方,村委会也建设得很是简陋。
屋内甚至没有足够大家落座的地方,几人只能在院子里的榕树旁坐下。
唐长川看着积灰的木凳,体贴的脱下西装外套垫在上面,示意陶思绵坐下。
他自己则是无所顾忌地抹了把灰,随意坐在木凳上。
龙大姐和郑二哥见来人非富即贵,甚至比他们之前见过的市长派头还大,站在离众人远远的地方,不敢随意出声。
唐长川对白晓曦的初印象很好,但白晓曦对唐长川一行人的初印象确实一般。
她好歹在京城待过,也算是见识过世面的人。
她虽然不认识唐长川的西装牌子,但认出了安澜身上西装牌子。
这牌子随便一条丝巾就要四五千块钱,一身西装那不得好几万呀?
(安澜的西装是普拉达私人定制款,有钱也买不到。)
最重要的是,她认识安澜手上那块浅紫色鳄鱼皮手表。
她曾在京城cbd的大屏广告商看过同款。
当时的她觉得这块表好看,还到网上搜了一下价格。
要是只要小几千块钱的话,咬咬牙也就买下来了。
但237万的价格,让性格一向温和的她急得直骂娘!
穿名牌西装、戴名牌手表,坐直升机来贫困山区里的,能是什么好人?
她看出,五人之中的领导者并非尹省长,而是唐长川。
所以她斗胆直接向唐长川问道:
“唐先生,请问你们来到回头村是为了什么?”
唐长川平静答道:“扶贫,我们来是为了扶贫。”
“哼哼——”
白晓曦闻言,情不自禁发出两声鼻音厚重,略显嘲讽的笑声。
“您亲自来我们这儿扶贫啊?” 她脸上展现一个哭笑不得的笑容。
五个人,空口无凭就坐着直升机到这儿来,却声称他们是来扶贫的?
此前白晓曦一直认为唐长川是个好人,毕竟他的员工都说他大方,他也确实在各种赈灾活动中捐了不少钱。
可现在一看,唐长川大抵也只是好大喜功、浪有虚名之辈。
唐长川是个怎么样的人,她不在乎。
她只是难过于,村民们可能又要白高兴一场了。
世界首富来此,啥东西都不带确实不可能。
但几箱米几桶油,又能改变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