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趣谈百家姓 > 第226章 刘姓(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其实也不能完全怪靳准杀了刘粲,那也是有原因的。

刘粲登基后,瞅着他爹的老婆靳皇后,还不到二十岁的年龄就守了寡,本着替老爹照顾后妈的初衷,就把这个小妈拉过来云雨。

您各位想,这个靳太后是靳准的女儿,而刘粲现在的皇后,也是靳准的女儿。刘粲一下子把俩闺女都霸占了,其中一个还是刘粲的后妈,靳准能不生气吗!

靳准叛乱被平息后,刘曜迁都长安,不久跟石勒闹翻,前后赵拉开架势开始生死角逐。

刘曜是刘渊的侄子,跟刘聪是堂兄弟,刘粲的叔叔辈。

刘曜打小没了父母,跟着叔叔刘渊长大。刘渊也比较看重这个侄子,刻意加以培养。

事实上在刘渊打江山以及后来刘聪统治时期,刘曜确实战功卓着,立下了汗马功劳。

刚迁都长安时候,关中的氐族羌族等不服,各地纷纷起兵反抗。刘曜东挡西杀,在大将游子远的带领下,平定了关中。

随后又兵出陇西,凉州等地也都归降。

只不过人一旦有了点成就,好像世界都装不下他似的。刘曜做了皇帝,各种毛病也就出来了。

感觉功成名就的刘曜,也开始了建造宫殿,听不进忠良谏言。

这期间跟石勒的后赵杀伐不断,互有胜负。

在洛阳附近的一次战斗,爱喝酒的刘曜据说喝了十几斗,正准备睡觉呢,手下报告石勒部趁夜偷袭。

早就醉醺醺的刘曜,自认为兵强马壮,不听手下将领暂避锋芒的正确建议,命令牵过马来,自己要亲自上阵。

过去小说演义中经常出现的一幕,在刘曜上马时再次出现。就是经常骑的那匹马,忽然间倒地不起。

身边又有人劝,说未出阵呢,马先倒了,这是不祥之兆。陛下不如暂时退兵,容图后战。

刘曜醉眼一瞪,说哪有什么祥不祥的,只是朕酒喝的有点少了,再喝点肯定没事。

随即令手下换了战马,又拿来一大坛酒。刘曜接过酒,咕咚咚一阵牛饮,翻身上马,摇摇晃晃的就往前冲。

结果不出意外的话肯定出了意外,身受重伤的刘曜,被石勒部将生擒活捉。

搞不懂石勒怎么想的,还舍不得杀刘曜。不但不杀,待他还挺不错,不用说好酒好肉的伺候着。

这边前赵皇帝被人家抓了,可是还有太子刘熙。石勒让刘曜给刘熙写信劝降,刘曜提笔刷刷点点,写完递给石勒。

满心欢喜的石勒接过一看,不由得勃然大怒。之间只有一行字:与大臣匡维社稷,勿以吾易意也。

怒不可遏的石勒,再也容不下刘曜,那就拉出去砍了吧。

自此,前赵算是正式灭亡。

从始至终都是傀儡政府的东晋,后期朝政大权逐渐由刘裕把握。

刘裕原名刘寄奴,母亲刚生下他就死了。可以说刘裕的童年是在饥饿和嘲讽中度过的,所以小时候的刘裕,砍柴打渔卖草席这些活都干过。

长大些的刘裕,投靠了刘牢之领导的北府军,一路建功立业,逐渐走上了领导岗位。

北府军的战斗力在整个东晋都是最强悍的,最早是由谢玄建立,经过王恭的强军事化训练,到了刘牢之时候,可以说是东晋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随着东晋皇室的没落,被封了宋王并加九锡的刘裕,已经是东晋事实上的大掌柜。

期间刘裕甚至打到了洛阳长安,可惜没有安排好守城将士,长安得而复失不说,还因为内讧损兵折将,大将王镇恶、沈田之、王修等先后被杀,长安也被赫连勃勃占据。

不过刘裕平定了整个江南以及巴蜀,江北大片土地也归了东晋,这么大的军功,确实比祖逖桓温等北伐功劳大了太多太多。

权势熏天的刘裕,取代东晋而已经水到渠成。刘裕先安排弑杀了晋安帝,扶持司马德文上位,不久接过司马德文递过来的公章玉玺,以封号宋为国号,中国南方正式进入刘宋时代。

刘裕死后,年仅十七岁的太子刘义符即位。

这位小兄弟也许年少轻狂,也许压根就不是做皇帝的料。

这边老爹尸骨未寒,那边就鼓乐齐鸣玩的不亦乐乎。

夏天的南京比较热,刘义符跑到天渊池凉快,什么国家大事北魏犯境,统统抛到了九霄云外。

顾命大臣徐羡之、傅亮和谢晦商议,皇帝这么不成样子,国家怎么办?

三人不敢自己做主,又请了武将檀道济和王弘共同商量。五人组经过讨论,一致同意废了不着调的刘义符,改立刘裕的三儿子刘义隆为帝。

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的刘义符,把天渊池改成了集贸市场,自己打扮成商贩,令宫女太监装成顾客来讨价还价。谁还价还的起劲,刘义符一高兴,大把的金银随意赏赐。

当夜,喝酒玩乐一天的刘义符估计是累的够呛,在龙船上呼呼大睡。朦胧中不知道怎么回事呢,就被兵丁控制住。

随后几位顾命大臣进来,先收了玉玺绶带,将刘义符废为营阳王。不久觉得留着也是祸害,说不定哪天又要回来反攻倒算,干脆杀了吧!

据说刘义符颇有膂力,一般人还真收拾不住他。派来杀刘义符的人,好几个摁不住他自己,眼看着就要跑出去。

其中一个眼疾手快,拿着顶门栓当飞镖用,正中刘义符后背,扑通趴下,后面人赶过来一刀取了首级。

大儿子死了,刘裕的二儿子叫刘义真,这几位觉得在老三跟前还横着一位老二,也是不安定因素,那就干脆也宰了,刘义隆才顺理成章的做了皇帝。

令他们几个没想到的是,刘义隆上台后,先分化瓦解徐羡之傅亮谢晦这些文臣跟檀道济和王弘武将的关系,后来一个个都杀了。名义上替大哥二哥报仇,实际上通过这么一来,把权力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不得不说,刘义隆还真是位好皇帝。他经过一系列改革,使得宋国出现了一段难得的稳定局面。府库充盈,老百姓也能安居乐业。因为刘义隆的年号为元嘉,所以历史上把这段时间叫作元嘉之治。

就在刘义隆上台时,他的大儿子刘劭出生了。

中国人的词典里,有个名词叫‘’元凶‘’。这个元凶的来历,最早就是这位刘劭的专用词。而刘劭的亲生父亲刘义隆,也是被亲儿子亲手送进了地狱。

具体怎么回事呢,咱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