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坤龙慢慢地蹲下身子,将自己的视线与小男孩平齐,然后用温和而轻柔的声音对他说道:
“小朋友啊,不要哭啦,叔叔先带你去吃点好吃的东西,好不好呀?等你吃饱了,叔叔再帮你找一个可以好好照顾你的地方,你觉得这样可以吗?”
小男孩听了杨坤龙的话,虽然还是有些抽泣,但还是轻轻地抹了抹眼角的泪水,然后微微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杨坤龙见状,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他轻轻地摸了摸小男孩的头,然后站起身来,牵着小男孩的手,一起朝着场部走去。
到了场部后,杨坤龙径直走向食堂,为小男孩打了一份热气腾腾的饭菜。小男孩闻到饭菜的香味,肚子里的馋虫立刻被勾了起来,他迫不及待地接过杨坤龙递过来的碗筷,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就在小男孩吃得正香的时候,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匆匆忙忙地赶到了场部。这位老人正是小男孩的奶奶,她也是农场的退休老职工。老人一见到小男孩,眼眶就湿润了,她快步走到小男孩身边,心疼地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
杨坤龙认识她,她叫胡有红。她来到杨坤龙和林书记两人面前,声音哽咽地说:“这孩子他爸和他妈一直关系不好,经常俩夫妻打架,正闹离婚,孩子也不管了,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还没说完,就老泪纵横,泪流满面。林书记听了,又不得不摇了摇头,心想:又是一件清官难断的家务事。他对杨坤龙道:“,杨场长,您就在这,我去学校找洪校长去!”说完起身就走了出去。
杨坤龙深深地叹了口气,心中充满了无奈。他知道,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他都无法逃避,必须去面对和处理。而且,他从来就没有遇到问题就退缩的习惯,这种性格让他在面对困难时总是勇往直前。
更重要的是,他是本地人,这里的乡邻乡亲对他都很熟悉。当人家找到他时,那是对他的一种信任。他怎么能辜负这份信任呢?更何况,他还是个领导,这本身就意味着他有着推卸不掉的责任和义务。
在短暂的沉思后,杨坤龙决定先安抚一下胡有红的情绪。他轻声说道:“胡阿姨,您先别着急,也别太伤心了。我理解您现在的心情,但着急和伤心并不能解决问题。这样吧,等一下我再去找找孩子的爸妈,跟他们好好谈一谈,做做思想工作。也许他们会改变主意呢。如果实在不行,那我们也只能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了。”
胡有红满脸感激地凝视着杨坤龙,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谢谢”,仿佛这两个字已经不足以表达她内心的感激之情。就在这时,那个小男孩也吃完了饭,像个小大人一样,乖巧地走到胡有红身旁,紧紧拉住她的手。
杨坤龙见状,微笑着对胡阿姨说:“胡阿姨,孩子就交给您啦。不过,您可得好好跟他讲讲,以后可不能再去掰竹笋了哦,那可是要罚款的呢。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哈。”
胡阿姨连忙点头应道:“是是是,我知道了,杨场长,真是太感谢您了!”说着,她突然扬起手,在小男孩的屁股上不轻不重地打了一巴掌,然后声色俱厉地骂道:“你个小冤家,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去掰竹笋!再让我发现,我就把你的手都给剁掉!”
且说这林书记,他脚步匆匆地离开了场部,一路直奔学校而去。
没过多久,他便抵达了学校的校长办公室门前。洪校长此时正在办公室里忙碌着,听到有人敲门,他随口应了一声:“请进。”
门开了,林书记迈步走了进来。洪校长抬头一看,见来人竟是林书记,心中不禁一喜,连忙起身迎上前去。
这是洪校长第一次与林书记面对面相见,虽然他早就知道农场里新来了一位书记,但由于两人工作性质不同,平日里也并无太多交集,所以洪校长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去拜访这位新来的领导。
如今林书记竟然亲自找上门来,洪校长顿时有些惶恐不安起来,他不知道林书记此番前来所为何事,心中暗自揣测着各种可能的情况。
洪校长满脸笑容,热情地张开双臂,快步迎上前去。他紧紧握住林啸虎的手,仿佛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友一般,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说道:
“林书记,您好啊!我一直都非常期待能够与您见面,本来早就打算去场部拜访您的,但是最近学校里的教学任务实在是太重了,我实在是抽不出时间来。没想到您今天竟然亲自登门,真是让我感到万分荣幸啊!”
林书记面带微笑,展现出他的大度和亲和力。他紧紧地握住洪校长的手,仿佛在传递一种友好和尊重的信息。
林书记的目光缓缓地落在洪校长身上,从上到下仔细地打量着他。洪校长身材瘦高,给人一种文质彬彬的感觉。他戴着一副近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透露出聪明和睿智。
当洪校长开口说话时,林书记注意到他的鼻音很重,每说一句话,就好像喉咙里有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都会发出吭的声音。这种独特的发音方式让人不禁对他的嗓音产生了好奇。
后来他通过杨坤龙才了解到,洪校长竟然是 68 届的高中毕业生!想当年,他可是县城里一所重点学校的老师呢。只可惜,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反右时期,他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被下放到了农场。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戏剧性。尽管身处逆境,洪校长的才华和能力依然无法被掩盖。由于农场的师资力量严重匮乏,他最终还是被委以重任,继续从事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到了 78年,这一年对于洪校长来说意义非凡。他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转机,被恢复了原有的工作。当时的校长是一位名叫王盛华的知青,可就在洪校长重回校园之际,这位校长却因为考取了学校读书而离开了农场。
于是,农场领导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将洪校长推上校长的位置,让他来挑起这副重担。就这样,洪校长在经历了一番波折之后,终于走上了领导岗位,开始了他新的教育征程。
目前,这座农场子弟小学规模不算大,总共设有六个班级。而在师资力量方面,学校共有九名教师,其中只有洪校长一人是正式的国家教师,其余八人都具有农场职工的身份。尽管如此,他们的工资待遇却与机关工作人员相同,这一点还是相当不错的。
此外,学校的所有费用都由农场来承担。然而,如今整个农场的资金状况都十分紧张,上面已经不再提供事业性经费补贴了。
可以说,农场现在正处于一种自供自济、自负盈亏的状态,自身的经济压力已经很大,对于学校这一块自然也就有些力不从心、无暇顾及了。
洪校长最近一直被学校的教育经费问题困扰着,每天都愁眉不展。就在他为此事焦虑不堪的时候,农场的一把手突然找上门来。
洪校长心里暗自思忖,这可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啊,绝对不能错过!于是,还没等林书记开口,他便迫不及待地说起了学校经费紧张的情况。
“林书记啊,您来得真是太及时了!我们学校现在已经穷得快要揭不开锅啦!您看,连买粉笔的钱都快没有了。上次买粉笔的钱,还是我从自己的工资里先垫付的呢。要是再这么下去,学校恐怕真的要关门大吉了啊!”
洪校长一脸愁苦地说道,似乎学校的命运就掌握在林书记的一念之间。
林书记听到洪校长说的话后,只觉得自己的脑袋像被重锤狠狠地敲了一下,瞬间变得沉重无比。他心里暗自叫苦不迭,原本就已经知道场部的资金非常紧张,没想到情况竟然如此严峻。
据他所知,场部的财务状况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不仅机关工作人员已经两个月没有领到工资,就连其他各项开支都难以维持。而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能等到六月份过后,收缴上半年的利润上来,才有可能有钱支付大家的工资。
想到这里,林书记不禁深深地叹了口气。作为这个“穷家”的当家人,他肩上的担子实在是太重了。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他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茫茫的苦海之中,找不到出路。
这下他竟然完全忘记了自己来学校的初衷,脑海中一片空白。面对洪校长的询问和期待,他只能不断地重复着一些安慰的话语:
“我刚刚到这里,对情况还不是很熟悉呢,但您放心,我回去之后一定会立刻找杨场长商量这件事情的。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说完这些,他还与洪校长寒暄了几句,试图缓解一下略显尴尬的气氛。
然而,正当他准备起身离开时,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没有说。他不禁心中一紧,连忙转身,匆匆忙忙地回到洪校长面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洪校长,真是不好意思啊,我差点把这件事给忘了。还有一个事情需要您和学校帮忙协助一下。现在正是春笋生长的旺季,场部已经做出了决定,要封山育竹,以保护竹林的生态环境。所以,请您务必对学生们强调一下,告诫他们千万不要上山去掰竹笋哦,否则一旦被发现,可是要被罚款的呢。”
洪校长虽然满口答应,但他也没忘掉重复那句:“我们学校的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