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九百四十九章 朱棣的如意算盘,朱标出使匈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九百四十九章 朱棣的如意算盘,朱标出使匈奴

众幕僚纷纷躬身应命,表示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太子。朱瀚见状,心中稍感宽慰,随即吩咐众人散去,各自准备接下来的行动。

次日清晨,朱瀚亲自前往东宫,与朱标商讨接下来的计划。东宫书房内,朱瀚与朱标相对而坐,气氛严肃而凝重。

朱瀚缓缓开口:“标儿,昨日朝中之事你处理得极为妥当,为父甚感欣慰。但切记,权力斗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需时刻警惕,不可有丝毫懈怠。”

朱标恭敬地答道:“瀚王叔教诲的是,标儿定当铭记于心。只是,朝中局势复杂多变,标儿有时也感力不从心。”

朱瀚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标儿无需忧虑,有我在旁辅佐,定能助你度过难关。接下来,你可按昨日商议之计行事,多参与民间活动,提升在百姓心中的威望。”

朱标点头应允,随即又问道:“瀚王叔,关于加强文化教育之事,标儿也甚觉重要。不知王叔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朱瀚沉吟片刻,道:“我心中有几人选,皆是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学者。你可派人去请,让他们轮流为你授课。”

朱标闻言大喜,连忙道谢:“多谢瀚王叔费心安排,标儿定当虚心学习,不负所望。”

商议既定,朱瀚又叮嘱了朱标几句,便起身告辞。望着朱标坚毅的背影,朱瀚心中既感欣慰又觉责任重大。

数日后,朱标在朱瀚的安排下,开始了一系列亲民活动。他亲自巡视农田,了解百姓疾苦;走访灾区,慰问受灾百姓;参与地方祭祀活动,与民同乐。这些举动迅速赢得了百姓的尊敬与爱戴,太子的威望在民间日益提升。

与此同时,朱瀚也在朝中积极运作,为太子争取更多朝臣的支持。他利用自己在朝中的影响力,为太子举荐贤能之士;在朝会上为太子发声,阐述太子的治国理念与政绩;私下里与朝中重臣沟通交流,争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然而,就在太子地位逐渐稳固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却让朝中局势再次动荡起来。一日早朝,一位言官突然上奏,弹劾太子在民间活动中铺张浪费、劳民伤财。此言一出,朝中顿时哗然一片。

朱瀚闻言大怒,当即站出反驳:“此言差矣!太子巡视农田、慰问灾民乃是为体恤民情、了解百姓疾苦之举。何来铺张浪费、劳民伤财之说?尔等身为言官,当以事实为依据,不可妄言诽谤!”

朱瀚的一番话掷地有声,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寂静,言官面露尴尬之色,却也不敢轻易反驳。朱元璋沉吟片刻,目光如炬,扫视全场,最终缓缓开口:“此事还需详查,不可轻信一面之词。瀚弟言之有理,太子体恤民情,乃是为君之道。但言官所忧亦非全无道理,朕命东厂细查此事,务必还太子一个清白。”

言官闻言,连忙跪拜谢恩,心中却也暗自庆幸未被当场责罚。朱瀚则微微点头,对朱元璋的决定表示赞同。

退朝后,朱瀚并未直接返回王府,而是转而前往东宫,欲与朱标详谈今日之事。东宫书房内,朱瀚与朱标相对而坐,气氛凝重而又不失温馨。

“标儿,今日朝中之事,你如何看待?”朱瀚轻声问道,眼神中透露出几分关切。

朱标沉吟片刻,缓缓答道:“王叔,标儿自知行事或有不妥之处,让言官有了可乘之机。但标儿所做一切,皆是为了体恤民情,了解百姓疾苦。若因此事而损及太子威望,标儿心中实感不安。”

朱瀚微微一笑,拍了拍朱标的肩膀,安慰道:“标儿,你心怀百姓,此乃为君之根本。今日之事,不过是小人作祟,不必过分介怀。只需日后行事更加谨慎,勿让小人有机可乘即可。”

朱标点头应是,心中却暗自下定决心,定要更加努力,不让王叔与父皇失望。

“王叔,标儿还有一事相求。”朱标突然话锋一转,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何事?”朱瀚问道,心中已有所预感。

“王叔,标儿欲加强朝中人才培养与选拔,以充实朝廷实力。不知王叔可有良策?”朱标诚恳地问道。

朱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太子能有此远见,实属难得。略一思索,朱瀚缓缓答道:“标儿所虑极是。朝中人才济济,但亦需不断培养新生力量。你可提议设立专门的学院或书院,广开才路,不拘一格。同时,加强对官员的考核与培训,确保他们既能胜任其职,又能不断进步。”

朱标闻言大喜,连声道谢:“多谢王叔指点迷津,标儿即刻着手准备相关事宜。”

朱瀚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满意之色。

数日之后,朱标在朱瀚的支持下,向朱元璋提出了设立皇家学院的建议。朱元璋闻言大喜,认为此乃利国利民之举,当即拍板决定设立学院,并命朱标全权负责此事。

朱标不负众望,迅速组织人手筹备学院事宜。他亲自挑选学识渊博的学者担任讲师,又广开才路,不拘一格地选拔优秀学子入学。学院很快便名声大噪,吸引了众多有志之士前来求学。

与此同时,朱瀚也在朝中积极运作,为太子争取更多支持。他利用自己在朝中的影响力,为太子举荐贤能之士;在朝会上为太子发声,阐述太子的治国理念与政绩;私下里与朝中重臣沟通交流,争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然而,就在太子与朱瀚努力巩固地位之时,燕王朱棣却在暗中积蓄力量,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

只因出身稍逊一筹,才未能继承大统。但朱棣心中却从未放弃过对皇位的觊觎。

一日,朱棣借宴请朝中重臣之机,暗中试探众人对太子的看法。席间,他故作无意地提起太子设立学院之事,言语间不乏讽刺之意。

“太子此举虽是好意,但恐怕过于急功近利了吧。”朱棣轻抿一口酒,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

一位平日里与朱棣交好的大臣闻言,连忙附和道:“是啊,太子年轻气盛,行事难免有所偏颇。我等身为臣子,自当尽心辅佐,但也需时时提醒太子,勿要走错了路。”

朱棣微微一笑,心中暗自得意。

这些人虽不敢公然反对太子,但心中对太子多少有些不满。只要自己稍加引导,便能让他们成为自己手中的棋子。

然而,朱棣的如意算盘并未能如愿以偿。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一位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大臣突然开口:“燕王殿下此言差矣。太子设立学院,乃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之计。此举不仅能培养人才,更能提升朝廷实力。我等身为臣子,自当全力支持太子才是。”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愣。朱棣脸色微变,却也不便发作。他心知此人乃是朱瀚的心腹幕僚之一,平日里虽不显山露水,但在朝中却颇有威望。

“哼,说得好听。”朱棣冷笑一声,“但愿太子真能如你所说那般英明神武吧。”

言罢,朱棣便借故离席而去。留下众人面面相觑,一时之间竟无人敢再言语。

此事很快便传到了朱瀚与朱标的耳中。朱瀚闻言只是微微一笑,心中却已有了计较。

次日清晨,阳光洒满紫禁城,文武百官依次步入金銮殿,准备参加早朝。朱瀚与朱标也并肩步入大殿,他们的步伐稳健而庄重,透露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的群臣。待众人行礼毕,他缓缓开口:“众卿家可有要事上奏?”

兵部尚书出列,手持奏章,面色凝重,沉声道:“陛下,微臣有紧急军情需禀报。近日,我军边境哨探传来消息,北方匈奴蠢蠢欲动,似有南侵之意,边境局势日益紧张,微臣恳请陛下速做定夺。”

朱元璋闻言,眉头紧锁,目光如炬,扫视了一圈殿中的文武百官,最后将目光落在了朱瀚身上:“瀚弟,你对此有何看法?”

朱瀚上前一步,拱手行礼,沉声道:“陛下,匈奴南侵,实乃我大明边疆之患。微臣以为,当分两步走:一者,加强边防,修筑堡垒,增派兵马,确保边境安全;二者,派遣使臣前往匈奴,探其虚实,同时展示我大明军威,力求以外交手段解决争端。”

朱标站在一旁,听着朱瀚的陈述,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于是,他也上前一步,补充道:“父皇,儿臣愿亲自出使匈奴,与其首领面谈,以诚意化解干戈,同时也可探查其真实意图,为朝廷决策提供依据。”

朱元璋闻言,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标儿有此决心,朕心甚慰。不过,出使匈奴非同小可,你需小心行事,务必确保安全。”

朱标躬身领命:“儿臣遵旨,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皇厚望。”

朱瀚也点头表示赞同:“标儿此行,我意派遣精干护卫随行,确保安全无虞。同时,臣也会在朝中调度兵马,加强边防,以防不测。”

兵部尚书闻言,心中稍安,再次躬身道:“陛下,微臣即刻着手准备边防事宜,确保万无一失。”

朱元璋点头,目光再次扫视群臣:“诸位爱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匈奴之事,关乎我大明安危,望诸位齐心协力,共御外侮。”

群臣纷纷躬身应命,表示定当竭尽所能,保卫大明疆土。

随后,朱元璋又询问了户部关于军需物资的准备情况,以及工部关于边防设施的建设进度。户部尚书与工部尚书分别作了详细汇报,表示已按照朝廷部署,全力以赴进行准备和建设工作。

早朝结束后,朱瀚与朱标并肩走出金銮殿,朱瀚拍了拍朱标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标儿,此行出使匈奴,你需多加小心。匈奴人性情彪悍,不可掉以轻心。”

朱标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坚定:“瀚王叔放心,标儿定当谨慎行事,不负父皇与瀚王叔重托。”

朱标从金銮殿出来后,心中既感责任重大,又充满了决心。回到东宫,他立刻召集了亲信幕僚,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出使事宜。

书房内,朱标端坐在案前,几位幕僚分列两侧,气氛严肃而专注。

朱标沉声道:“诸位,此番出使匈奴,关系到大明与匈奴的和平共处,不容有丝毫差错。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确保此行顺利。”

一位幕僚拱手道:“殿下所言极是。此行需准备详尽的礼仪规范,以免在交涉中失了礼数,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朱标点头,看向另一位负责文书工作的幕僚:“李先生,你即刻着手起草国书,言辞需诚恳而坚定,既要表达我大明求和的诚意,也要彰显我大国风范。”

李先生躬身应命:“遵命,殿下。微臣定当字斟句酌,确保国书无懈可击。”

朱标又转向负责安全的幕僚:“张将军,此行安全至关重要。你需精心挑选一队忠诚可靠的护卫,确保路途中的万无一失。”

张将军起身道:“殿下放心,末将已着手挑选精锐之士,他们不仅武艺高强,且对匈奴地形风俗颇为了解,定能护殿下周全。”

朱标微微颔首,表示满意。他沉吟片刻,继续说道:“此行还需携带足够的礼物,以示我大明诚意。赵大人,你负责筹备礼物清单,务必挑选既能体现我大明文化精髓,又能符合匈奴习俗的佳品。”

赵大人躬身答道:“殿下英明,微臣已着手搜集各地珍稀之物,力求让礼物既能彰显我大明之富饶,又能赢得匈奴首领之欢心。”

朱标点头,目光扫过众幕僚,语气温和却充满威严:“诸位,此行不仅是我个人的使命,更是大明的使命。望诸位能齐心协力,共襄盛举,不负父皇与大明百姓之厚望。”

众幕僚齐声应和,表示定当竭尽所能,助殿下完成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