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快穿炮灰她不走寻常路 > 第156章 六零炮灰小村姑9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呦,晚丫头跟宁丫头回来了!”

“还是老栓叔有福气嘞,瞧咱这俩侄女儿,小小年纪就是这个了!”

“爱国叔!”

“爱国叔!”

两人同样礼貌地打了招呼。

大队长张爱国今年约莫四十来岁,是这一代人最爱的国字脸。身材高壮,之前还曾因灾荒年间带着村民狩猎野猪,因着这个,这个大队长在队里一度颇有声望。

瞧着眼前还不足自个儿胸口的两个小姑娘,张爱国很快眯起了眼睛:

“话说咱们宁丫头这回还是咱们县里第一呢,前阵子出去,可是给你村长叔长了不少颜面!这是不像你有才哥,唉,这是回回考试,回回落不到前头。”

说到这儿,大队长似乎又想起什么,猛地拍了下大腿!

“这不赶巧了吗?侄女儿你们去的也是县一中,跟有才还是一个学校的。”

“这感情好,等开学那会儿叔叫你们有才哥过来接应着。你们俩小姑娘家家的每每来回也不安全……”

想到一路上死沉沉的包裹,安宁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见二人点头,张大队长这才心情不错地转身离开。

跟张爱国的好心情不同,人前脚刚走,一旁杨老爷子明显强撑着的笑意很快消失。

除去惯常拉关系外,大队长这次之所以亲自过来,主要是还是为了下达一项通知。

就在前不久,中共中央通过了《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决议………

也就是说:

自即日起,队里统一开展大食堂,所有队员都要往大食堂用饭。与此同时各家各户一应铁制用具都要进行上交用于高炉炼铁。

来了!

瞧着大队长行色匆匆的背影,安宁包括一旁的三丫都知道,那个最为艰难三年,很快就要来了……

夜里,不提抱着自个儿多年老伙计大铁锅心疼不已的杨大伯娘,安宁能明显感觉到,隔壁三丫这一夜光是身子都翻了不晓得几回了。

其间安宁一直没有放弃让系统盯着对方。

好在这些年下来,在自家小妹时不时不经意的“提醒”下,三丫这娃子总算谨慎了一些。除去每日写小故事愈发卖力,争取明面上多存些钱票外,倒也未曾有其他多余的举动。

没有自以为隐蔽的劝告张爱国,如上辈子一般用一堆蜂蜜糖液吸引虫蚁制造“上天警示”的名场面也并未出现,更不曾偷偷摸摸往山洞里埋上一大波的粮食。

唯一所做的,也只偷偷在山里一些隐蔽的地方,埋上几颗容易存活的红薯块儿,或者山药根茎,甚至还有一些可食用的野菜。

虽然免不了被人挖走大部分,但这两年下来,加上有安宁悄悄帮着,到底还是留下了一些。

见状安宁这才放下心来。

不是她想多管闲事,但俗话说的好,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在这个粮食极为缺乏的时代,骤然出现大批量的粮食,当谁能瞧不出猫腻来?

前人留下的遗泽?

不说粮食能在地里存上多久不腐烂,粮食品质如何,是新是老,这些个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的庄户人家可谓一眼就能瞧地出来。

有上辈子三丫的遭遇在前,安宁不敢有丝毫侥幸。

至于暗暗提醒张大队长,安宁更是想都没想过,且不说一个小女娃娃的话有多大分量。能叫一个习惯了发号施令的大男人因着几句话改变主意。

除非太阳打从西边出来。

何况就她所知,张大队长这人,看似大大咧咧,没上过几日学,但只瞧对方多年来大队长位置没有动摇过,内里精明可见一般。

同这种经年老狐狸耍心眼儿?不说三丫了,就连安宁自己,也不是没有露底儿的可能。

任何时候,与众不同都是极可怕的。

或许这些人刚开始那会儿会因着“侥幸逃过一劫”而暗自庆幸感激,但在那之后呢?

你既有先知,为啥不能多做一些?

既有东西,为啥不能多拿一些?

总之不论何时,人性,安宁从来不愿去赌。

热热闹闹的公社食堂很快在村民期盼中开启,不过这些跟安宁姐妹俩关系不大,最多吃饭的地儿换了一个罢了。

倒是村里人,眼见大食堂供应 愈发不错,不仅能填饱肚子,甚至每顿还能吃上一个白面馍馍,原先交锅交粮,甚至不乐意的心思瞬间少了大半儿。

转而齐齐对着大队长拥护了起来。

这年代,无论啥政策,只要能让人吃饱,就是天大的好事儿了。

就连杨大伯娘,也不再整日哭着自个儿的大铁锅。

唯有三丫时不时总要叹气:

“妹,不管合不合营,这粮食总归是定量的吧,在这么吃下去,唉!”

对此安宁只笑了笑没有说话,试问这样朴素的道理村里人懂吗?自然是懂得,但问题是谁愿意吃亏呢?

眼见开学时日愈发近,接下来的日子,有了稿费这个由头,姐妹俩在家里日子更潇洒了。不止日常活计李小草不让沾手,就连大伯娘,也不再暗戳戳指桑骂槐。甚至连大丫,偶尔过来帮衬也不再偷偷摸摸。

趁着开学这段时日,安宁复又陆陆续续又将手里剩余的稿件寄了过去。

令人惊喜的是,除了手里这个故事,安宁手中另外一篇《岁岁的冒险之旅》也同样被海市一家报纸选入。

总之,正式开学的前一日,两人不仅存好了一个学期要交的稿子,就连手中的稿费也很快正式突破了五十元大关……

九月,带着手上重重的包裹,安宁姐妹俩正式踏入中学的旅程。

除去住宿有些不方便外,初中对姐妹俩,尤其安宁而言好像和以往没有任何区别。在三丫暗戳戳羡慕下,顶着比同班人矮半头的个子,安宁依旧是稳稳的年级第一的宝座。

甚至因着这大半年来阅读量的增加,安宁寄出的稿件,已经不再单纯小人书,更多的是小故事,亦或文笔优美的散文。

学习好,人又聪明,外加嘴巴甜,这样的人在哪都是受欢迎的。

课间,好不容易肝完作业过来找自家妹妹,不出意外又看到了对方座位上足足堆了小几层的人流……

“阿宁妹子,你这眼光可真是好,我妈都说,我穿这件黄色裙子最好看了!”

“阿宁,你快帮我瞧瞧,我这双新买的小皮鞋跟这裤子搁一块儿搭不!”

“阿宁,快帮我看看新买的头绳!”

三丫:“………”

她妹啥时候变成穿搭达人了?

难道前阵子非要托陈编辑给带北京上海那边的报纸图册就是为了这个?

然而更叫三丫震惊的还在后面,这一日放学回家,瞧着手里各种式样的布匹料子,不止收到东西的李小草不明所以,就连三丫,也被自家小妹这次难得的大手笔惊地不轻。

颤颤巍巍地指着眼前的料子,三丫只觉自个儿手都在痛。

这可是足足二十块钱啊!

旁的时候还好说,但这会儿啥时候啊:

“妹,你咋突然买这些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