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2章 一寸不让!
将军以及他的亲随们同样也是面露难色。
他们担忧地看向那位将军。
万岁这个称号。
可不是他一个将军能担当的起的。
天底下,唯有一人可称万岁。
那就是皇帝。
将军意识到这里面是有人在搞鬼。
于是立刻下马,跪倒在龙辇前方。
恳请皇帝恕罪。
听到这。
杜清露皱起了眉头。
将筷子往桌上一拍。
“这群贪生怕死的卑鄙东西,有本事去战场厮杀啊,将军在外面浴血替他们征战,他们倒好,就知道窝里横,真替他不值。”
张之怀有些怅然道:
“自古文武如同水火,任何朝代都避免不了,即便是智如诸葛武侯,起初不也不受关张二人待见。”
杜清露叹了口气。
“后面的剧情,我大概能猜到几分,那位将军肯定被皇帝猜忌,然后……”
她做出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意思是将军后来被老皇帝给弄死了。
“哎……要是故事真如你所想那般,那位将军死也瞑目了。”
张之怀继续讲起了后来的事。
“薛将军,何故下拜?”
老皇帝虽然心里不爽。
但在大庭广众之下也不好过于为难。
恐激起民愤。
薛将军跪地恳求老皇帝。
让他来抬龙辇。
封建时期。
皇权至上。
他要让百姓们明白。
皇帝才是一国之主。
同时也间接在向皇帝表忠心。
他就算立再大的功。
拿下再多城池。
自己仍旧是皇帝的臣子。
君在上,臣在下的道理他懂。
丝毫不敢逾越。
老皇帝点点头。
以他刚刚打完胜仗需要休养为由假意推脱了两次。
奈何薛将军执意如此。
他也就借坡下驴。
同意了他的请求。
这样一来。
不仅体现了他是位体恤下属的好领导。
同时顺便让这群无知刁民看看。
你们心目中的战神。
在我面前。
还不是得乖乖替我抬轿子。
薛将军大喜。
一个头磕在地上。
高呼皇帝万岁。
他的亲随们也赶紧趁此机会。
纷纷跪倒在地上。
高喊皇帝万岁。
一时间。
所有的百姓也跟着齐刷刷跪地。
“皇帝万岁!”
“皇帝万岁!”
老皇帝就这样被薛将军以及他的亲随们给抬回了皇宫。
当天夜里。
皇宫内外灯火辉煌。
老皇帝下令。
宫内摆宴。
为薛将军接风。
同时犒赏三军。
宴会上。
当老皇帝问薛将军要何赏赐时。
薛将军婉拒道:
“此次大胜,功劳不在微臣一人身上,乃是三军众将士的,若陛下非要赏赐,微臣斗胆,肯定陛下将赏赐分发三军。”
老皇帝眯了眯眼。
同意了他的请求。
与此同时。
薛将军还以离家一年有余,思念家妻为由,提出想早点回去。
想老婆?
这个理由让百官们纷纷哈哈大笑。
老皇帝也是抚掌大笑。
便任由他离去。
然而,即便薛将军如此忠心。
当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
迟早有一天会开出罪恶的花。
老皇帝年纪大了。
性格变得越来越疑神疑鬼。
每次皇帝一有赏赐。
薛将军就分给手下。
在那个男人可以随意三妻四妾的年代。
虽说他娶了当朝小公主。
可小公主从来没有反对他纳妾。
甚至还主动帮他挑选合适的妾室。
然而薛将军却一个也不要。
把妻子送到他床上的女子全都赶了出去。
夫妻俩恩爱有加。
俨然成就一段佳话。
加上他年纪轻轻在军队里就有如此高的声望。
且无论是在朝廷里的关系。
亦或是军队的军务。
他都能做到滴水不漏,游刃有余。
让人根本抓不住他任何把柄。
加上今天白天发生的事以及文官们吹耳旁风。
老皇帝的屁股彻底坐不住了。
这个人既不贪财,又不好色。
军队里绝大部分还都是他提携的将领。
他想干嘛?
要是真有哪天他起了反意。
军队一呼百应。
直捣龙庭。
他这龙座还坐得安稳吗!
砰!
杜清露越听越火大。
一巴掌拍在了桌上。
“这老皇帝也是个昏君!那位薛将军这么好个人,他怎么就不满足呢?要是我,肯定给自己一嘴巴子,再把那些进谗言的文官挨个咔嚓掉!”
张之怀笑了笑。
杜清露这种幼稚的想法。
他能理解。
毕竟杜清露还小。
“你是听故事的人,有上帝视角,自然会认为老皇帝昏庸,但老皇帝是人又不是上帝,没办法确定薛将军是否真的忠心,猜忌,是人身上最原始的劣根性之一。”
杜清露陷入到沉思当中。
她觉得张之怀说的有点道理。
“能告诉我薛将军的结局吗,一定很悲惨吧。”
张之怀点点头,加快了故事的节奏。
薛将军回到家后。
和妻子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只是好景不长。
不到半月。
探子回报。
敌国二十万大军全体出动。
似是要决一死战。
准备一举将失去的城池给夺回来。
老皇帝当即下令。
让薛将军前去迎敌。
可当他去军营一看。
却发现军队从将领到士兵全被替换。
他一问这才得知。
自己好不容易训练出来的兵全都被调换去了其他地方。
且人数更是从12万,锐减到8万。
还都是老弱病残。
军队最重要的就是协调性。
他带出来的各大营。
无论是攻防交替。
还是战术配合。
早就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磨合完毕。
称得上精锐中的精锐。
这也是他无往不利的底气所在。
老皇帝这一举动。
无疑是在抽他的脊梁。
可现在操练已然是来不及了。
战事在即。
他只得上报兵部。
希望皇帝能调回他原来的军队。
却遭到兵部的驳回。
驳回理由竟然是西南边境有夷人暴动需要镇压。
那群野人加起来都不到一万。
边境将领吃干饭的?
这都收拾不了?
没办法,他只能去找皇帝。
然而皇帝却以身体不适为由。
拒绝见他。
文官则借此机会。
联名上书,弹劾他故意拖延,贻误战机。
催促他赶紧去迎敌。
薛将军无奈。
只得带着他这八万老弱前去应战。
八万老弱,对敌国二十万。
老皇帝摆明了是在让他去送。
亲随们纷纷劝他不要正面应敌。
正面应敌必输无疑。
建议他边打边退。
哪怕丢两座城池也无妨。
往后再打回来也就是了。
可薛将军却不同意。
敌国霸占了他们这么久的土地。
好不容易才打回来。
都是将士们用命和血才换回来的。
祖宗土地!
他一寸也不会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