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门口的将士们和学子们虽然散去了,淮南王小郡主撞鼎而死的事情闹得很大,京中议论纷纷,每个人都在给淮南王鸣不平,也在声讨陆氏为首的氏族门阀,皇上置之不理,大朝会上言官和文官吵得不可开交。
弹劾陆首辅的奏折雪花一样堆积到皇上的案桌上。
苏轻宛命青云和青衣把陆氏长子,大理寺卿等一干陆首辅嫡系官员贪污的罪证整理出来,同时呈递给长公主和京都府尹。
京都府尹收到罪证后,人都麻了。
神仙打架,别殃及无辜啊。
他不敢随意审理,又摸不准这些罪证究竟都递到何处,是否只给京都府一家,为了避嫌,也不惹麻烦,京都府尹在大朝会时启奏,把罪证递到御案上。
皇上收到罪证后震怒,直接交给锦衣卫,由陆璟负责调查,陆首辅以锦衣卫残暴,多次对朝臣屈打成招为由,阻拦皇上把案件交给锦衣卫。
京都府尹不肯接这烫手山芋,怕得罪人,大理寺卿是主犯,案件也不能交给大理寺卿,交给内阁吧,陆首辅和被告之人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谁也不敢乱接案件。陆首辅暗示长公主可以接手调查,长公主借养病为由拒绝,案件仍是交给陆璟。
三日内,陆首辅长子官降一品,大理寺卿被贬,顺藤摸瓜牵连出十几名官员,竟有人假公济私,利用权力之便卖官求财,贪污银两多达数万两。触目惊心,陆璟都吓一跳,事实上京官贪污,锦衣卫都心知肚明,许多官员贿赂锦衣卫也是为了遮掩自己的罪行。
锦衣卫是知道谁贪污受贿,谁清廉公正,锦衣卫都知道,皇上也知道,多少罪证都记录在案,就看皇上想不想查而已。
顺藤摸瓜抓了十几名官员,也是皇上授意,最主要的是淮南王郡主撞鼎而死后,京中百姓对氏族只手遮天怨言颇深。
这群官员贪污受贿,知法犯法的罪证除了递到御案前,还在民间传开,百姓群情激奋,皇上也保不住他们。
临近年关,多名朝中重臣下狱,也幸亏是京中姻亲盘根错节,相互遮掩,没有牵连到家族,刚下狱没几天,就有三名官员在狱中自杀。
陆首辅为首的官员们纷纷攻讦陆璟残害忠良,屈打成招,都希望长公主接过案件继续调查,否则人人自危。
陆璟说,“诸位大人若奉公守法,锦衣卫绝不会制造冤案,若立身不正,早点坦白从宽,皇上还能宽大处理。”
陆首辅接连损失好几名重臣,终究是按耐不住,派人给陆璟送信,邀他过府一叙。
驿馆内,苏轻宛知道陆首辅邀陆璟过府叙话后,神色平淡。
这些罪证在她手里已有多时,本来是打算在给淮南翻案时拿来当筹码的,如今皇上断了她的后路,她也要断了皇上臂膀。
长公主掌控着四境大军主帅们,粮草辎重,军需调配都由她来统管,这就拿捏了主帅们的软肋,皇上却要仰仗着文官集团。
除了襁褓中的皇子,平安长到四岁的大皇子是陆贵妃所出,若皇上身体康健,他定不能容忍陆家坐大,将来外戚专权,或许都不愿意陆贵妃诞下龙子。
然而,他身体虚弱,皇子年幼,宗室的西南王一脉子嗣成群,且都是人中龙凤,皇上必须要仰仗陆首辅,若他有一个意外,陆家能扶持幼主,与西南抗衡。
苏轻宛在平反时受挫,必然要反击。
青云遗憾地说,“可惜了,没能扳倒陆家的嫡长子。”
陆家嫡长子在兵部任职,虽不是兵部尚书,却有实权,没那么容易被扳倒,陆家能推出旁人来顶罪。
苏轻宛淡淡说,“陆家党羽庞大,区区十几名官员,动不了他们的根基,可陆首辅保不了他们,这群依附着陆家而活的氏族们也就明白一件事,大难临头各自飞,谁也护不了谁。氏族这么多年搜刮民脂民膏,奴役百姓,结党营私,他们一定比谁都紧张,不知道自己的罪证哪一天就会被公布出去。”
青衣赞赏地说,“陆大人倒是雷厉风行,坐实证据后抓捕入狱,绝不姑息,竟也不曾替他们遮掩。”
“就算他想要遮掩,民愤已起,只能顺应民意,皇上都护不了他们。”苏轻宛淡淡说,“年前是刀光剑影,比战场还要凶险,我倒要看看,这抽丝剥茧的,他们能抗多久。陆首辅既然阻拦我为淮南平反,他就做好党羽被剪除的准备。”
西南王和苏轻宛这些年为了摸清楚京中的局势,送了一批与一批的死士,除了淮南的死士,还有专门搜集情报的西南密探们。
这些人全掌控在苏轻宛手里。
她上京一年,都在为谢昭兰复仇,平反的事暂时搁置,如今重新启动密令,西南密探调查的消息一封一封往她面前送,她和西南王商议过后,也重新布局。
皇上想要斩断他们的后路,他们就要皇上自食恶果。
长公主派人来请苏轻宛。
苏轻宛深呼吸,似是早有预料。
离除夕,仅有七天了,越是临近过年,年味越浓。
京中虽是风声鹤唳,百官人人自危,长公主府却是张灯结彩,年味极浓,陆念青在门口迎客,客客气气地给苏轻宛行礼。
她顶着西南王郡主的脸,念青并不知道,听从长公主之令,端方有礼地把苏轻宛请到花厅里,一路上非常沉默。
苏轻宛想多和他说几句话,可念青并非自来熟的性子,始终守着礼仪,苏轻宛只能遗憾作罢。
长公主在花厅设了宴席,陆念青陪着她们一起用膳。
“小玖来京后,皇姐还未好好招待过你,这是皇姐的儿子念青,论辈分,她要叫你一声姨母。”长公主笑着说。
陆念青又喊了一声姨母好。
苏轻宛笑着掏出一个红封递给他,临过年了,给孩子红封,讨几分喜气,也是长辈最美好的祝愿。
陆念青落落大方地接过,谢了苏轻宛。
苏轻宛看着他那漂亮眉目,心里微痛,十二年了,她第一次给念青红封,是代表着淮南全族给念青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