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出题考较婉儿的诗文功底,只见她目光深邃,嘴角带着一抹若有若无的微笑,说道:“婉儿,朕以‘春日宫怨’为题,命你作诗一首,限时半炷香。”
这题目一出,周围的宫女和太监们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题目看似平常,实则颇有难度,既要写出春日的美景,又要体现宫中人的幽怨之情。
婉儿微微蹙了蹙眉,心中迅速思考起来。她先是环视了一下四周,目光落在宫殿外那盛开的桃花上,花瓣在微风中轻轻飘落,似有无限哀愁。她的脑海中开始浮现出一幅幅画面,那些被困在宫中的女子们,望着春日的繁花,却只能暗自神伤。
半炷香的时间在紧张的氛围中悄然流逝,婉儿却已胸有成竹。她轻启朱唇,缓缓吟道:
“春日花开宫苑深,娇颜寂寞对风吟。 香销粉褪无人问,独倚阑干泪满襟。”
她的声音清脆婉转,如黄莺出谷,诗句一出,在场众人皆为之一震。
武媚娘细细品味着这诗句,眼中渐渐露出赞赏之色。她微微点头,说道:“词句优美,意境幽怨,将春日宫中女子的寂寞与哀怨描绘得淋漓尽致。婉儿,你这才情果真不凡。”
周围的宫女们也纷纷交头接耳,小声赞叹着。
“这上官婉儿真是才华横溢,如此短的时间就能作出这般好诗。”
“是啊,看来传言不虚,她确实有真本事。”
太监们也都投来敬佩的目光。
武媚娘似乎还未尽兴,又出一题:“那再以‘秋夜相思’为题,你且再作一首。”
婉儿略作思考,目光变得有些迷离,仿佛思绪已飘向远方。她想起了那些在秋夜中独守空闺、思念远方亲人的女子,心中涌起一丝同情。
片刻之后,她再次开口吟道:
“秋夜霜寒月似钩,相思无尽泪难收。 锦衾独卧无人伴,风过帘栊诉别愁。”
这首诗更是情感真挚,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深深的相思之苦。
武媚娘不禁拍掌叫好:“妙哉!妙哉!婉儿,你的诗文功底着实深厚。”
这时,一位大臣也凑上前说道:“陛下,此女之才,实乃罕见。如此年纪,便有这般造诣,将来必成大器。”
武媚娘微笑着点头:“朕也如此认为。婉儿,你再以‘冬雪梅香’为题,作一首来。”
婉儿神色从容,略作停顿,她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冬日里那傲雪绽放的梅花,香气扑鼻。
随即吟道:
“冬雪纷飞压众芳,寒梅独放傲冰霜。 幽香一缕随风远,静待春来韵更长。”
武媚娘眼中的赞赏之意愈发浓烈:“好一个‘静待春来韵更长’,婉儿,你这诗不仅描绘出了冬雪梅香之景,更有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周围的人也都被婉儿的才华所折服,纷纷称赞不已。
“这上官婉儿真是厉害,每一首诗都如此精妙。”
“是啊,真不知道她这脑袋里怎么能装下这么多好词好句。”
婉儿微微欠身,说道:“多谢陛下夸赞,婉儿不过是略抒己见。”
武媚娘说道:“婉儿,你的才华让朕刮目相看。但作诗不仅仅要有优美的词句,更要有深刻的内涵。朕再考你一题,以‘乱世苍生’为题,你作何想?”
婉儿沉思片刻,神色变得凝重起来,她想起了那些在战乱中流离失所、受苦受难的百姓,心中涌起一股悲悯之情。
她缓缓吟道:
“乱世硝烟漫九州,苍生苦泪汇洪流。 谁怜白骨埋荒野,只盼王师解庶忧。”
这首诗一出,全场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后武媚娘站起身来,说道:“婉儿,你能心怀天下,有此悲悯之情,实乃难得。”
婉儿说道:“陛下,婉儿虽身处宫廷,但也深知百姓之苦,愿陛下能以苍生为念,缔造太平盛世。”
武媚娘点头:“朕自当努力。婉儿,你的诗文让朕甚是满意,日后当多加磨练,为朝廷所用。”
婉儿跪地谢恩:“婉儿定当不负陛下厚望。”
此时,旁边的一位宫女忍不住说道:“婉儿姑娘这作诗的本事,真像是天生的,每一首都能打动人心。”
另一位太监也附和道:“可不是嘛,这般才情,在宫中也是少见。”
婉儿微笑着回应道:“各位过奖了,婉儿只是随心而作。”
武媚娘重新坐回座位,说道:“婉儿,你再以‘宫廷繁华’为题,作一首看看。”
婉儿望着宫殿的辉煌装饰,思考片刻后吟道:
“宫廷巍峨耸云端,金玉辉煌耀碧天。 歌舞升平欢宴处,繁华如梦岁时迁。”
武媚娘微微眯起眼睛:“嗯,这一首写出了宫廷的奢华,却也透露出繁华背后的无常。”
一位大臣感慨道:“陛下,上官婉儿之才,实乃我朝之幸啊。”
武媚娘笑了笑:“的确如此。婉儿,那以‘边塞烽火’为题呢?”
婉儿脑海中浮现出边塞的景象,战火纷飞,战士们浴血奋战,她吟道:
“边塞烽火连天起,戍卒悲歌守域疆。 铁马金戈寒月夜,将军白发盼还乡。”
众人听后,皆陷入沉思,仿佛被诗中的景象所触动。
武媚娘说道:“婉儿,你的诗总是能引人深思。接下来,以‘田园风光’为题。”
婉儿略一思索,吟道:
“田园春至绿苗新,麦浪风吹似海粼。 犬吠鸡鸣村舍静,桑麻闲话乐天真。”
武媚娘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不错,这田园之景让人向往。”
考较诗文还在继续,婉儿凭借着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捷的才思,应对自如,每一首诗都赢得了众人的称赞。
这场考较诗文,让上官婉儿在宫中的名声更盛,也为她未来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