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红楼梦日记 > 红楼梦日记168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红楼梦日记168

冬日的大观园,银装素裹,一片洁白。远处的山峦像是被大自然用画笔轻轻勾勒,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雪衣。园中的树木,枝桠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棱,在日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

潇湘馆内,暖香萦绕,黛玉半靠在榻上,手中捧着书卷,却心不在焉。她那眉眼间似笼着一层淡淡的愁绪,如春日里的轻烟,袅袅不散。窗外的雪簌簌地落下,偶尔有一两声鸟儿的啼叫,打破这寂静的氛围。

此时,贾宝玉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潇湘馆。他身着一件猩红色的斗篷,上面绣着精致的花纹,领口处露出雪白的狐毛,愈发衬得他面如冠玉。“林妹妹,你瞧瞧,这园子的雪景,真是美极了!”宝玉一边说着,一边将斗篷解下,递给一旁的丫鬟。

黛玉抬眸,瞥他一眼,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你呀,就知道贪玩,这雪天的,也不怕冻着。”

宝玉挨着黛玉坐下,眼睛亮晶晶的,神秘兮兮地说:“林妹妹,我今儿个听闻一件趣事,讲给你听可好?”

黛玉放下手中书卷,慵懒地靠在榻上,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你又不知从哪听来的奇闻异事,且说来我听听。”

宝玉清了清嗓子,开始讲道:“林妹妹,你可知道,咱们这隔壁住着一位姓柳的公子。这柳公子呀,生得那叫一个风流倜傥,才高八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黛玉轻轻挑眉,打趣道:“哟,瞧你这形容,莫不是你自己?”

宝玉急得直摆手:“林妹妹,你且听我说完嘛。这柳公子虽出身富贵,却生性淡泊,不喜官场的阿谀奉承,只爱与诗词歌赋为伴。平日里,他最喜欢做的事,便是在自家的花园里,对着满园的花草树木,吟诗作对。”

“一日,柳公子在花园中散步,忽然听到一阵悠扬的琴声。那琴声如潺潺流水,婉转空灵,听得他如痴如醉。他顺着琴声的方向寻去,竟发现声音是从花园的一处角落传来。”宝玉说到此处,故意停顿了一下,卖了个关子。

黛玉忍不住催促道:“后来呢?快些讲,别吊人胃口。”

宝玉笑嘻嘻地接着说:“等他走近了,才发现原来是一位姑娘在抚琴。这姑娘身着一袭月白色的罗裙,长发如瀑,面容姣好,宛如仙子下凡。柳公子从未见过如此美貌的女子,一时间竟看呆了。”

“那姑娘察觉到有人,便停下了琴声。柳公子这才回过神来,连忙上前致歉。两人一番交谈,柳公子才知道,这姑娘是隔壁府上的千金,名叫苏瑶。苏姑娘自幼饱读诗书,精通音律,与柳公子可谓是志趣相投。”

黛玉听得入神,不禁感叹道:“如此说来,倒是一对佳话。”

宝玉却摇了摇头,神色变得有些凝重:“林妹妹,这故事还没完呢。两人相识后,常常在花园中相见,吟诗作画,互诉衷肠。渐渐地,他们心中都生出了情愫。可这世间之事,往往不能尽如人意。苏姑娘的父亲,一心想将她许配给一位有权有势的官员,以攀附权贵。”

“柳公子听闻此事,心急如焚。他几次上门求见苏老爷,表明自己的心意,可都被苏老爷拒之门外。苏姑娘也被父亲禁足在家中,不得与柳公子相见。”

黛玉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担忧,问道:“那后来呢?他们可有想出办法?”

宝玉叹了口气:“后来,柳公子日夜思念苏姑娘,茶不思,饭不想。他写了无数封信给苏姑娘,可都被苏老爷截下。苏姑娘在闺中,也是以泪洗面,思念着柳公子。”

“就在柳公子几乎绝望的时候,他偶然间得知,苏姑娘将在中秋之夜,随家人前往城外的寺庙祈福。他便决定,在寺庙外与苏姑娘见上一面。”

“中秋之夜,明月高悬,洒下银白的光辉。柳公子早早地来到寺庙外等候。终于,他看到了苏姑娘的身影。两人隔着人群,遥遥相望,眼中满是深情与思念。”

“可还没等他们说上几句话,苏老爷就发现了柳公子。他大发雷霆,命人将柳公子赶走。柳公子苦苦哀求,苏老爷却不为所动。苏姑娘见状,心如刀绞,她不顾一切地挣脱家人的束缚,向柳公子跑去。”

“就在这时,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众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住了。等风停了,苏姑娘和柳公子却都不见了踪影。”

黛玉听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回过神来:“这……这怎么可能?他们去了哪里?”

宝玉神秘地一笑:“有人说,他们被天上的神仙看中,带到了仙境,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也有人说,他们在狂风中化作了一对蝴蝶,从此双宿双飞,永不分离。”

黛玉轻轻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怅惘:“但愿他们真的能在一起,永不分离。”

宝玉看着黛玉,认真地说:“林妹妹,你说这世间的感情,为何总是如此波折?柳公子和苏姑娘,如此相爱,却要经历这么多的磨难。”

黛玉微微垂眸,眼中闪过一丝落寞:“这世间的感情,本就如水中月,镜中花,看似美好,却又如此虚幻。谁又能保证,真心相待,就能换来长相厮守呢?”

宝玉握住黛玉的手,坚定地说:“林妹妹,不管世间的感情如何波折,我对你的心,永远都不会变。”

黛玉脸颊微微泛红,轻轻抽回手,嗔怪道:“你又胡言乱语了,也不怕旁人听见。”

宝玉却满不在乎地说:“我才不管旁人怎么说,我只知道,我心里只有你。林妹妹,你可千万不要忘了我对你的心意。”

黛玉白他一眼,却又忍不住嘴角上扬:“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你呀,就会说这些甜言蜜语哄我。”

此时,丫鬟紫鹃端着茶进来,看到两人亲昵的模样,忍不住抿嘴一笑:“宝二爷,林姑娘,喝口茶,歇歇吧。”

宝玉和黛玉这才回过神来,各自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茶香在唇齿间散开,温暖了整个身心。

窗外的雪还在不停地下着,将整个世界装点得如梦如幻。潇湘馆内,宝玉和黛玉的欢声笑语,在这寒冷的冬日里,弥漫着一股温暖而甜蜜的气息。而那关于柳公子和苏姑娘的故事,也如同一颗种子,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憧憬。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话题渐渐从故事转到了诗词上。宝玉兴致勃勃地说起自己新写的几首诗,黛玉一边听,一边细细品味,偶尔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

“林妹妹,你瞧我这首《咏雪》如何?”宝玉将自己写的诗递给黛玉。

黛玉接过诗稿,轻轻展开,只见上面写着:“一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入泥怜洁白,匝地惜琼瑶。有意荣枯草,无心饰萎苕。价高村酿熟,年稔府粱饶。葭动灰飞管,阳回斗转杓。寒山已失翠,冻浦不生潮。易挂疏枝柳,难堆破叶蕉。麝煤融宝鼎,绮袖笼金貂。光夺窗前镜,香粘壁上椒。斜风仍故故,清梦转聊聊。何处梅花笛?谁家碧玉箫?鳌愁坤轴陷,龙斗阵云销。野岸回孤棹,吟鞭指灞桥。赐裘怜抚戍,加絮念征徭。坳垤审夷险,枝柯怕动摇。皑皑轻趁步,翦翦舞随腰。煮芋成新赏,撒盐是旧谣。苇蓑犹泊钓,林斧不闻樵。伏象千峰凸,盘蛇一径遥。花缘经冷结,色岂畏霜凋。深院惊寒雀,空山泣老鸮。阶墀随上下,池水任浮漂。照耀临清晓,缤纷入永宵。诚忘三尺冷,瑞释九重焦。僵卧谁相问,狂游客喜招。天机断缟带,海市失鲛绡。”

黛玉看完,微微点头,眼中露出赞赏的神色:“这首诗倒是写得不错,用词精妙,意境深远。尤其是‘入泥怜洁白,匝地惜琼瑶’这两句,将雪的高洁和美好描绘得淋漓尽致。不过,我觉得这‘鳌愁坤轴陷,龙斗阵云销’一句,虽气势磅礴,却略显生硬,与整首诗的意境不太相符。”

宝玉听了,连连点头:“林妹妹说得极是,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还是林妹妹才思敏捷,见解独到。”

黛玉微微一笑:“你也别一味地夸赞我,我不过是说出自己的看法罢了。诗词之道,本就在于不断切磋琢磨,方能有所进步。”

两人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原来是李纨、探春等人,相约着来潇湘馆找黛玉和宝玉赏雪。众人一进屋,屋内顿时热闹起来。

“宝兄弟,林姑娘,你们倒好,躲在这里谈诗论道,也不叫上我们。”李纨笑着打趣道。

宝玉连忙起身让座:“大嫂子,你们来得正好。我和林妹妹正说着诗词呢,你们也来评评理。”

于是,众人围坐在一起,继续谈论起诗词。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非凡。窗外的雪,依旧纷纷扬扬地飘落着,为这暖香坞里的聚会,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情趣。这场关于诗词与故事的聚会,在欢声笑语中持续了许久,直到夜幕降临,众人才意犹未尽地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