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归海——龙生九子
混沌初开,鸿蒙肇始,天地间灵气氤氲,万物生灵应运而生。
龙,作为万兽之首,集天地造化之大成,其神通广大,可翻云覆雨、翱翔九霄,主宰乾坤。
一日,龙遨游四海,俯瞰苍茫大地,忽感天地灵气盈动,知机缘将至,遂择灵秀山川,静卧蛰伏。
在天地精华的滋养下,龙妻先后诞下九子,然每一子诞生之际,皆伴有奇异天象,风云变色,电闪雷鸣,昭示着他们非凡的宿命。
龙生九子奇,形态各相异。
囚牛好音律,鸣声震天地;睚眦性刚烈,怒目显威力;嘲风立殿角,祥瑞护宫宇;蒲牢吼声洪,钟鸣传万里; 狻猊喜静卧,香炉伴佛意; 霸下力无穷,驮碑载史绩;狴犴威严肃,狱门镇邪辟;负屃好文墨,碑刻添雅趣; 螭吻吞屋脊,防火佑家庇;九子神通显,华夏传说继。
它们自诞生起,便散落于天地四方,或庇佑生灵,或守护文化,或扞卫正义,沿着不同的轨迹,以独特的方式融入人间万象,书写着属于龙裔家族的传奇史诗,成为华夏文明中熠熠生辉、永不磨灭的精神符号,代代相传,直至永恒。
长子囚牛,性喜音律,身形似牛,却生龙角。
它自幼便对世间诸般乐器着迷,常卧于琴头,聆听弦音袅袅。
次子睚眦,豺身龙首,为龙子中最为好勇善斗之辈。
它性格刚烈,眼中揉不得沙子,稍有触犯,必以牙还牙。
三子嘲风,模样颇似兽形,平生好望,伫立在殿宇飞檐之上,居高临下,凝视远方。
无论是山川的壮阔、云海的翻涌,还是市井的烟火、众生的百态,皆尽收眼底。
四子蒲牢,形似盘曲的龙,却胆小如鼠,尤其惧怕庞然大物鲸鱼。
然而,它却拥有一副洪钟般的嘹亮嗓音。每当鲸鱼发起攻击,蒲牢惊恐万分,大声嘶吼,其声响彻云霄,仿若要将苍穹震破。
五子狻猊,形如狮,喜静不喜动,却对袅袅青烟情有独钟。
常出没于香炉之畔,在缭绕的烟雾中闭目养神,仿若在与神灵对话。
六子霸下,又名赑屃,龟身龙首,力大无穷,背负着厚重的历史沧桑感。
它曾见证上古时代的沧海桑田,跟随大禹治水,凭借超强的力量驮负着巨石,疏通河道,为治水大业立下赫赫功勋。
七子狴犴,虎身龙首,威风凛凛,生来便具浩然正气,最喜断狱讼是非。
它驻守于衙门大堂两侧,或是铭刻于狱门之上,维护着人间的公平与法治,确保朗朗乾坤,邪不压正。
八子负屃,身似龙,文雅灵秀,痴迷于文学艺术与古老的知识传承。
它常盘绕于石碑顶部,面对碑上的文字、符文,仿若陷入一场与先贤的对话。
幼子螭吻,又名鸱尾或鸱张,鱼形龙身,性好吞,尤其钟情于吞火。
它被视作宫殿、庙宇等建筑屋脊两端的守护神,以其独特的吞火之能,守护着建筑免遭火灾侵袭。
九子降世,真龙陷入沉睡,真龙之心隐匿时间之海深处。
龙之神性化作九道魂魄,飘飘然散落于茫茫人间。
九子自诞生起便通神,身负超凡之力,举手投足间能引动风云变幻。
可他们却如同未被尘世沾染的璞玉,不曾深谙人性的复杂幽微。
那纯真的神性,在面对人间的悲欢离合、善恶美丑时,仿若懵懂的孩童置身于迷宫,茫然无措。
于是,九子决心要亲身踏入这烟火人间,以赤诚之心去体验、去感悟、去通晓人性的真谛。
唯有褪去神的光环,历经凡人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化神为凡,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意义,完成这场灵魂的升华。
而唯有当这化凡之旅圆满完结,积累足够的尘世智慧,方能如破晓曙光穿透暗夜,唤醒沉睡的真龙,让那蛰伏的伟力再度复苏,重塑天地乾坤。
临行之前,九龙彼此立下庄重约定:待各自的化凡之路走到尽头,无论遭遇多少艰难险阻,都要一同归海。
届时,九道魂魄汇聚,融合为一,必将激活那沉睡的真龙血脉,使之再次翱翔苍穹,以磅礴之姿君临天下!
长子囚牛,喜好音律,遂化名律吕。
古云六律六吕,统御音律乾坤。
龙自海的那边来,因而囚牛所谱之曲,诞生于海,流传于海。
囚牛沉醉其中,以海为灵感之源,谱出的乐章似携着大海的磅礴与温柔,自深海涌起,于波涛间回荡。
本应是天赐妙音,传颂四方的上号乐音。
可在人间,却被冠以‘抄袭’之罪,声称囚牛抄袭大海,将被斩首。
囚牛被押上刑场,临刑之际,虽满心冤屈,对音乐的炽热却如燎原之火,燃至最后一刻。
生命的最后,囚牛神魄散逸,化作绝响,余音绕世,以神魄化作人生最后的绝唱!
次子睚眦,勇猛无畏,好勇善争,遂化名谔昌。
秉持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之信念,刚直不阿,见不平事必挺身而出,心怀正义之光,欲驱散人间阴霾。
睚眦虽性格刚烈,却敢于发声,心怀正义。
可在人间,官场高官的淫威之下,正义被肆意践踏、歪曲,淫威笼罩,真话难存。
睚眦至死不解,身化恶龙,但对于正义的追求不死不灭。
三子嘲风,喜好远眺,遂化名阜康。
心怀 “时世平道治,民物阜康” 之愿,立于高处,望尽山川,盼人间处处是祥和,百姓家家享安康。
嘲风富甲一方,却毫无骄奢之气,仗义疏财,救济穷苦,只望能为人间添几分暖。
可似乎百姓并不领情,异变突生,由于嘲风平日的相助,民众自发前往府邸求助。
嘲风心软开门相迎,不曾料到众人贪心骤起,趁乱将府邸财物洗劫一空。
嘲风顿感失望,却不是因为钱财的遗失,而是痛惜百姓的贪婪至此。
嘲风身化恶龙,于心之磨砺已足够,他已不欠人间一毫。
四子蒲牢,形似盘龙,惧怕鲸鱼。
初入人间,却被有心之人发现自身弱点。
那人抽掉蒲牢的筋脉,以鲸鱼威呵蒲牢,蒲牢惊恐万分,人形崩散,被制成巨钟。
由于蒲牢体型巨大,声响非凡,那人也因敬献钟鼎获得了一生用不尽的荣华富贵。
蒲牢本欲化龙,却出于和其余八子的约定,并未化龙,而是耐心等待他人的化凡历练结束。
待其余八子化凡结束,也正是蒲牢重塑自由身之时。
五子狻猊,性喜静逸,偏爱袅袅青烟。
狻猊并未化为人形,而是化作吉兽,便在田野之恻救一名落水之人。
可待这人苏醒,发现自己被一头吉兽所救,表面言谢,实则心怀不轨。
这人剥了狻猊的皮,制作锦帽貂裘;
这人剐了狻猊的肉,烹煮珍馐佳肴;
这人剔了狴犴的鬃,缝就鞍韂华锦。
在把狻猊身上的价值吃干抹净后,他才恋恋不舍地献出吉兽骨架,向朝廷献媚,称发现上古祥瑞,能佑国运。
自此狻猊的雕像被制作,摆放在每家每户敬仰。
狻猊不语,冷眼旁观,却看清一切,心中了然。
杀吾敬吾,意为人性。
六子霸下,龟身龙首,天生神力,唯好负重,仿若尘世喧嚣皆与己无关。
无欲无求间,甘化高墙,隔绝神凡两界。
岁月悠悠,高墙承载风雨,默默守望,每一块砖石皆凝着它的坚守。
待墙倾之日,便是九子神魄归一、真龙重生之时!
它以无尽耐心,等待着重生曙光,盼能再临乾坤,重塑天地秩序!
七子狴犴,虎身龙首,正气凛然,遂化名贪墨。
贪以败官为墨,狴犴希望自己引以为戒,惩治贪墨,澄清吏治。
狴犴化凡为官,断案公允,身居高位,欲为苍生撑起一片青天。
可官场过分浑浊时,清醒反而成为了一种罪。
民众总是能轻易的被高层带偏节奏,一点点小小的舆论就能够让民众晕头转向,跟随潮流。
舆论如刀,刀刀割向坚守正义的狴犴。
虽然狴犴一直坚守本心,惩恶扬善,但也正因如此,狴犴在官场上受到他人排挤。
在其他高层的舆论压力下,狴犴的名声一直不甚好。
他饱受排挤,声名狼藉,却至死未改初心。
纵遭民众误解殴打,亦不怨怼,只因秉持正道,不容践踏。
哪怕孤身一人,也要与黑暗抗衡到底。
八子负屃,文雅灵秀,遂化名墨客。
以墨客自称,作风雅文人;以笔为刃,以才华倾世。
他于 x 朝声名远扬。
其文风独特,不喜排比之规整,偏爱双句对仗,信手拈来皆佳作。
而负屃无意间的随笔,却成为了流传万古的经典,
【纸恻烂悲,探门店丰饶。】
【可这时节,总是不偏爱。】
负屃只能微微叹气,谁人能知,原句并非如此?
【至此狼狈,叹人间丰饶。】
【可这世界,总是不平安。】
世间之庸人,只愿看到自己所想看的。
而那半真半假的文章,确乎就这样被传的万古流芳!
【祥凤栖梧,凶凤焚林。】
【仙山之巅有梧,蔽于霭雾。】
【仙山之谷有凤,殃于生灵。】
【麒麟佑世,狂麒践邦。】
【祥瑞云端有麒,游于浩宇。】
【烽火城中有麒,祸于黎庶。】
负屃只写出了麒麟和凤凰,双句对仗正是自己的最爱,自己又何故再添一句,去委屈自己凑出所谓的排比句式?
可自己的文章却被有心之人利用,抹黑自己写出了第三段话!
【真龙归沧,恶龙临尘。】
【极乐城外有龙,潜于荷影。】
【极乐城内有龙,虐于田畴。】
负屃默叹,人性便是如此,他们只愿相信自己所看到的。
栽赃陷害,无人理会。
负屃不觉可悲,自己临死前,依然用带血的手指作诗赋词,此生就已足矣。
纵才情被负,亦无悔此生,只叹人性愚昧,难识真意。
幼子螭吻,最为年幼,却听闻诸多人间沧桑。
因此螭吻化名方寸,心的大小约为一寸见方,螭吻以此隐喻人心狭隘难测。
螭吻不对人性抱有太大期望,但自信自己已经看清一切。
其余八子至死坚持本心,心结已解。
可螭吻却久久无法结束化凡。
他自认自己已经看清一切——
【目之所及,皆为龙影;】
【目之所及,皆见人心。】
他始终不明白其余八子化凡的意义何在。
兄长们执念化凡,身死梦碎,虽坚守热爱,却折戟沉沙,未达巅峰。
神明化凡,却因凡人阻挠死在了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螭吻不理解。
螭吻苦思冥想,深知欲解心结,须看透人心。
待真正洞悉人性幽微,方是化凡终章。
彼时,目之所及,龙影或现或隐,人心善恶昭然,方能超脱尘世,寻得真谛。
……
龙裔凡尘梦,万象人性章。
古籍说,龙生九子,一共九个故事,九个不同的传人。
然而,九子同是龙的传人,九子的故事,也都是同一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