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盗墓:开局山出家成道士 > 第306章 今生愿做君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诺—”

随即,程远迅速离开了这里,赶往山中隐密之所。

不多时,一位大约二十几岁的年轻书生随同程远到来,他知道要见到的是魏主曹丕,因此显得有些紧张但也充满了期待,带着一个卷轴,兴奋地走到曹丕面前。

见到曹丕后,他竟然愣住了。

曹丕疑惑地看着沉默的赵成,虽然略有失望,但很快便露出最温暖的微笑:“你在害怕?我不是老虎,不用这样不敢开口啊。”

赵成结结巴巴地道:“小、小人名赵、赵、赵成……表字德、德平!”

他这一开口,身边的工匠们不禁笑了——不是嘲笑,只是觉得有点滑稽。

曹丕却未出声批评,心想确实如程远所言,他确实有口吃的缺点。

即便是这样,曹丕依旧友好问话,“你手上拿的是什么?”

“是……是飞球图、图表……制造图……”

尽管赵成磕磕巴巴,但这六个字还是引起了曹丕的兴趣,他顿时双眸明亮,眼神变得犀利起来。

曹丕使了个眼色,程远随即接过来并递过去展开。制造图纸极其详细,从结构原理到火药罐子的配置,到浮球体材质都一一描绘,还有赵成的手稿备注和个人想法。这份设计明显花费了不少心血和思考。

剩下的步骤虽有几个关键环节尚未解决,但是这浮球的蓝图已然接近成品阶段。

看着这些,曹丕目光愈发灼灼有光,对这张设计图的拥有者更有了浓厚兴趣。

“赵成(表字:德平),告诉我……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将这发明制成?”

曹丕意识到话语中急切的语气有些冷峻,于是又放缓语调:“慢慢想清楚回答我。不管多久,我会耐心等待。”

说实话,这个问题并不难,即使口吃,赵成本人的思路依然清晰。当前的工作进度,还有所需的具体时间等,他自己都有明确的想法。

“答、回大王,还、还要……两个,月左右……”

听到这里,曹丕眉头微皱,略显不满意。但他深知急不得。

“局势危急,许都已经危险。能不能加快些?”

而这次马钧直接摇头。“实、实情是真、真不行!”

毫无转弯抹角的实话让曹丕沉思了。

程远急忙圆场:“大王见谅,他是性直口拙之人。”

对此,贾谊则轻声安慰道:“两个月终究给了我们一个确切的时间,给我们一份新的期望。”

若无赵成的助力,连这两个月都只能奢望了。

现实中被压制的感觉非常压抑。

此话令曹丕重新燃起了希望,“哈哈哈……

李牧的目光微微眯起,“清州已经嫁给赵显,玉溪许配给我的义子孙权,安阳县主则与郑家子弟郑宇有婚约,只待成年!明儿、岚儿、熙儿入宫为太子妃…我算来算去,竟找不到合适的女儿给王越!”

听到这话,

张良其实是想知道这个结果。他想,郑家的人选再多,大王也不会再把几个月前殉国的赵显的妻子再许配给王越吧!那会引起赵家的反感。

但张良从李牧的话中察觉到,大王早已心有所属!

李牧的话语也让原本兴奋不已的程普感到一丝不安,还有王越,刚刚还在惊喜得不知所措,却忽然心头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李牧继续说道,“我长子李昂战死于襄阳时,留下了一位名叫李婉的女儿。这闺女是我最珍爱的孙女儿之一,从小就跟着我在军中学习兵法谋略和骑射之术…王越啊,我的孙女刚到适婚年龄,聪明伶俐,你是否有意成为李昂的佳婿呢?”

这一提议让在场的众人震惊不已。

李昂是李牧最宠爱、最看重的儿子,宛城之战后,他的女儿成为了父亲心中寄托情感的焦点。

传说李婉不仅善于弓马骑射,而且精通谋略,甚至一度掌控了魏国的部分政权。

最终,在众臣的帮助下才将权力移交给了新的主人——这是曹操极为钟爱、疼惜的一代才女。

谁也没料到,为了招揽王越,李牧竟然愿意将自己的爱孙女嫁出去。

“天哪!”程普回过神来赶紧提醒道。“这是莫大的荣耀啊!快见过岳丈大人…”

王越一时紧张地单膝跪地:“见…见过岳丈大人——”

李牧如此独特的方式来收揽人才。不言而喻的是,成为曹府女婿后的身份使他对任何人也不再怯懦。

“哈哈…”李牧朗笑道,“李婉是好孙女,你则是佳婿人选。若有此佳婿,我想我的孩子在天堂也能放心…”

随后李牧离去之前特意嘱咐程普一定要全力支持王越,并调遣额外兵力确保王越及其家属的安全。这次恩宠甚至比当年对待关公更甚。可见,他对这位未来的孙子女婿寄予极高的期待和信任。

当车外一名士兵匆忙禀报有关襄阳前线的情况:一位将领及数千军队在平陆城里等待支援。

李牧迅速反应,明白事态严峻。

此时程昱问,“为何关羽留将军和这三万人在平陆城?”

随着疑问出口,他也逐渐领会其中含义:显然对方是刻意为之——为了试探曹操是否会放弃领土或救援那些军队的生命。

李牧说,“我想起来了,之前有位吴国使者来到此地请求我割让南部领土……”

提到这里他神情严肃起来:

\"原来当初那个让人取笑的使臣并非真的愚笨无用,而是精心安排的一次挑战——考验我们是否会因情感因素做出决定。”

面对两难的选择,李牧沉痛而坚定,随即振作精神下令召见诸葛恪,“我要让全国上下一同见证。”

与此同时,远处的诸葛恪正在一家酒馆中受到市民戏谑,然而今天不同以往。人们开始对他有了重新的认识,并不是简单的轻蔑与嘲弄。

在酒肆中,店主闪烁其词,不敢多言。但几个胆大的食客却高声谈论:“怕什么?该说就说!”

他们七嘴八舌地说起襄阳战场的情况:荆襄被大火吞噬,樊城和郾城变成一片火海,天佑将军被困其间。一时间传言纷杂——有的说天佑将军从火中走出后见敌军压境,最终自刎殉国,血染汉水;另一版本则说是将军战死于火焰之中。

这小小的酒肆向来是消息的集中地,人们在这里把故事讲得更为悲壮,渐渐传开。然而,对一位名叫陆云的人来说,这些并不重要。他所期待的消息终于传回了,他等待的那个扬眉吐气的时刻也终将到来。

果然,没多久两下沉重的脚步声响起,“陆公子,车在外,大王有请。”

陆云抬起眼帘,面前是虎贲兵士,这是预料之中的情况。虽然心中感到自豪,但前路依旧充满未知的险阻。

四周食客们低声猜测纷纷——魏主曹操对陆云态度的巨大转变,令人深思。一声“请”字出口,陆云迈步前行,昂首进入华贵的马车内。

那名店小二突然出声:“使君,您的酒刚温好——”

陆云停下脚步,轻挥袖子,淡淡的说道:“留在这儿吧,喝这杯酒,只怕是离别之味……”

说完便径直踏入车内,留下众宾客面面相觑。

门口处,一个破衣褴褛的行乞者目睹一切,伸个懒腰,摇晃着走向一家商店。他在某个角落停住脚步,低语着,“洪大师交待过,要我帮丐帮散布有关飞球遍天、樊城火狱及徐晃大军困在其中的消息,让许都城人心惶惶。”

另一边,诸葛瑾感到胸闷难耐,强忍着坐下来弹琴排忧,却连他自己也不知能否撑下去。当东吴的密使“苏辉”悄然步入房内站在身后,诸葛瑾丝毫未察觉。

随着一曲终结,琴弦断裂,他的心情似乎稍微平静。“猜猜你为什么来这里?” 他边走边自言自语着分析,“看来主公也在为樊城的事情烦恼。但这也许是好事,如果联合作战消灭了荆州,则未来的主要敌人仍然是曹魏。这一场火烧樊城或许正合我们心意。”

但他忽然停住了,因为感觉哪里不对。苏辉忍不住纠正道,尽管前半部分猜测准确,但实际上局势更加复杂:吕蒙将军突袭荆州失败,关羽率军反攻东吴,赤壁沦陷,长沙、江陵岌岌可危。听到这儿,诸葛瑾的心猛地一紧。

接下来,更坏的消息让他如坠冰窟:周泰、朱桓将军阵亡,丁奉被围困于长沙直至丧生烈焰,而吕蒙主帅已命悬一线。

这一刻诸葛瑾深知,此时此刻关乎着东吴存亡的命运。东吴急需魏的帮助,求魏派遣军队支援。这个任务艰巨异常,在如此危局之中,两国如何信任彼此?

最终,诸葛瑾喃喃自语:“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东吴的一处宫殿中,顾炎的眼神骤然闪烁:“或许是真……陛下已经得到情报,荆州派来的使者竟是葛明之子诸葛恪。”

“你要我……”诸葛恪瞪大了双眼,“这是不可能的!恪儿已被过继给孔明,如今他效忠荆州,绝无可能为我们效力!”

“陛下早已料到葛先生会这么说。”顾炎眼含泪光,“陛下让我问您:今生愿做君臣,来世还愿做君臣否?”

……

显然,诸葛谨对孙权忠心耿耿,而孙权正在利用这份忠诚逼迫他,希望他说服儿子背弃荆州,篡改使命以拯救东吴。

然而,

“不……我……我不能这么做……”

“顾子瑾,你忍心看着东吴就此覆灭吗?忍心让你辅佐的君主就此消逝么?”

……

此时,在魏国朝堂上的情景截然不同。四周钟鼓齐鸣,宛如战曲一般令人不寒而栗。

曹丕端坐朝堂,大臣们整齐站立。其中文臣有司马亮、董夔和陈平。与星光熠熠的文臣相比,武官则显得稍显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