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渊从腰间猛地抽出宝剑“寒霜”,狠狠地掷在地上。四个月内——不,确切地说是他接手东州军务以来的十四年内——林渊一直等待的是这次能让他林氏名扬四海的关键机会。

但此时,本应一举拿下荆州的大好机遇摆在眼前,吕成就在此紧要关头……

“君侯息怒!”几乎是同一刻,周凯和徐远异口同声喊道。

周凯迅速单膝跪下,拾起那着名的林渊佩剑,双手递回给主上。“我从未愤怒过。”然而林渊却淡淡地回应,气氛随之骤冷至极点,整个会客厅仿佛陷入了冰窟之中。

林渊又转向二人下令,让他们立刻带上“寒霜”赶往右将军处,并要求吕成立刻执行进军荆州的任务,并以这柄“寒霜”为凭证完成刺杀任务。

周凯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命令惊吓到。可没说出反驳的话时,已被林渊抢先猜中了想法:如果吕成坚持不出兵,应该如何处理?

周凯心里闷声道出了那个字——“是”。

最终,林渊直接下达死命令:如若吕成不出兵,则立即割其人头作为信号,并由周凯等人接管兵马继续进攻计划。

林渊设定了每日具体目标:明日清晨听到行军开始,次日听说大军抵达长沙城,并希望接下来数日能看到江陵沦陷的消息。这些计划已定,在众人齐呼“领命”并匆忙启程之时……

另一边李忠目视他们带着“寒霜”渐渐走远,却猛然被一个紧急情报打断了思考:

樊城等三座城市突发大火,火势极为猛烈且因探子均在外围导致具体情况未知,只知荆州军已经包围三城。

解烦卫报完信息,林渊并未表示怀疑,他似乎预见到了有人将在此次战争里难逃一劫,并笑着讽刺般说出了自己的预测:

让大火燃烧起来,让一切陷入混乱。这场仗一打响,各方都不再有容情的空间。

同时大营中的吕成也在独自思量着是否该出征的决策问题,虽然风向良好适合行动,却仍因其心中的犹疑与顾虑,军队迟迟没有动静。

吕成觉得应该等待最合适的战机而非一味按照预定安排。他对林渊的耐心显然存在高估,在周凯手持“寒霜”警告时明白过来:“看来我是太高看了林渊,他正在施压逼我出兵。”

心事重重,林武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喃喃自语道:“主公还真是急啊!”

“现在我和王将军更急!”陈强一如既往用他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吼道。“我们急着…到底是不是要砍了你!”

“不能砍——”这时,大帐外一人快步走来,踏入帐中,是孙平。

他扫了一眼那锋利无比的紫云宝剑,却仿佛在竭力压抑着心中那份比所有人都迫切的情绪,提醒道:“整个水军都是由林将军训练的,若要征伐豫州并取得成功,统兵的非林将军莫属!”

这让林武颇为意外,没想到这个平时总和自己意见不合的孙平,在如此关键时刻为自己说话!

“那打不打?怎么向主公交代?”

陈强越来越急……

李成也紧锁眉头,正准备说几句劝解的话。

谁料就在此时……

一名斥候匆匆冲进大帐,看到一群将军后单膝跪下。

“报…报告…”

他的声音沙哑,似乎受到了极大的震惊,他在心中反复练习的话语突然哽咽无法出口。

“连城烽火…炼狱火焰海…连城烽火…炼…炼狱火海——”

这斥候结结巴巴只能说出这些关键词汇……

“什么叫烽火连城?什么是炼狱火海?你怎么不说清楚!”陈强愈发急躁。

但林武瞬间明白了:“难道豫州方向有异变?新野没有淹水,反而遭到了火攻?”

“不仅是新野!”斥候继续说,“宛城、襄阳也……都被焚毁,十多万魏军……几乎……都在这火海中……怕是无法幸免!”

这番情报尽管由于斥候的紧张显得零乱不堪,却足够大帐内所有人认清局势。十多万魏军葬身火海,豫州的主要城池几乎全部陷落,局面已经彻底逆转。

一声低沉的“咕咚”,林武不由得咽了口唾沫,不敢再往下想。

一旁的陈强、李成、孙平等三人面面相觑,一脸震惊。

情况完全失控,本该是引水倒灌战法,怎么会变成一片火海?

没人能解答他们心中的困惑,三人的目光最终落在林武脸上。

一瞬间,帐内的气氛骤然安静下来。没人再说什么突袭之事,一切似乎回到了起点。

林武原本犹豫是否发起进攻,因关羽的反常行为而疑虑重重。但现在看来:

“关凤的心思我都懂了。烽火台是他故意烧给我们看的,以迟滞我们的行动,拖延时间。这次突击,他必然出动了重兵,而后防肯定空虚。我们必须抢在他的回援前,占领长沙和江夏!”

“都督,进军可是件大事啊。”李成首先提醒。

“确实!”陈强皱着眉头,“变化太突然,是否先向主公禀报?”

“你们终于知道行军非同儿戏?”林武语气不悦,随后郑重道,“我的担忧是,敌人可能窥破我们意图,提前布控。现在看来他们主力不在。”

听到这,李成还剩下一个疑惑:“但如果曹军败退……”

未等他讲完,林武果断道:“正因为曹军败了,我们才必须趁机夺取江夏和长沙,挫其锐气,振敌士气,否则一旦曹操士气全失,我们面对荆州,还有胜算么?”

随着话音渐高,紧迫感扑面而来。林武表情坚决:

“立即整军,分路突袭长沙和江夏,半小时内任何未能启航者立斩不赦;今天左翼船不到达长沙,明天右翼船到不了江夏城,一样军法治罪,决不宽恕。”

紧张与坚定在空气中弥漫,孙平、陈强、李成都被这一连串指令镇住了。

仿佛刹那间,他们深切体会到四字真谛:唇亡齿寒!

远处黑云压城。

廖文作为长沙郡守备,做梦也没想到吴军竟真的从水上来袭。更未曾预料到长沙实际只有区区一千三百将士可堪调用。

在这命悬一线之际,他脑海中忽然浮现一个身影。

那个已在长沙驻守多半年的人物。

除这一千多名将士外,唯一可能是可靠的希望。

——那就是郝亮!

廖文本已做好准备迎接一场恶战,心中暗暗祈祷,郝亮或许将是改变局势的关键。

### 这座长沙城的新城区和外墙……的确是关羽的建议下修建的!在他资金充足的情况下,这小子把城市建设得无比坚固。

如今,这座城市的真正实力就要接受检验了!

反观魏延……

他站在外城的城头上,俯瞰着正在登陆的五万东吴大军。

魏延缓缓呼出一口气,轻声道:

“我早已准备就绪。”

---

### 魏延,这位历史上在河西镇守超过十年、直至最后一刻也未弃城的名将;在诸葛亮北伐时,以寡敌众抵挡住了数万人攻城达二十多日,最终迫使丞相撤退的传奇人物。他的事迹在波澜壮阔的汉末年代中,寥寥几笔便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人印象深刻。

很难想象,年轻时的魏延不过是江夏军中的一个小卒,在江夏铁壁文聘的手下服役。

然而,这个被忽视的人才被关羽发掘了。

因为他是魏延。

关羽顶住荆州四大家族的巨大压力,硬是让他娶到了心仪的女子——习祯的女儿。这对恋人终于走到了一起。听说,那女子已有孕在身,魏延很快将成为父亲。

结婚后,魏延彻底安下心来。他先是协助刘芳完善江陵城的新墙设计,之后又受命前往长沙,担任要塞军事统帅,亲自负责整个城市的建设。

有了韩信等人的帮助,以及岭南土豪世家的财力支持,长沙新城建造进度迅速推进,目前已完成超过一个月。

可是除了魏延手下的那一千两百名士兵之外,其他人大都对新城的详细情况所知甚少,连太守刘毅也不例外。唯独知晓的是,这座新城耗费极高。

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魏延在这,他对这座城和他的城墙有绝对的信心。

“铛铛铛——”

警钟敲响,整个长沙旧城里顿时陷入一片混乱。百姓慌乱地逃窜,临时招募来的民兵登上城墙。

即使寒冬已过,民兵们的呼吸依然凝结成白气。面对汹涌而至的东吴军队,所有人都极度紧张。

官僚们纷纷上到城头,他们目睹眼前如潮水般涌来的敌军,一时呼吸停滞。

成千上万东吴士兵出现在岸边。

韩信和巩志迅速赶到城墙之上。巩志被吓了一跳,急促喘息,韩信则相对镇定,口中说道:“果然不出所料……关羽算得真准。”

巩志有些疑惑不解:难道他没有提前派兵增援么?怎么还任由东吴军袭击呢?

韩信却看向了不远处的那个重甲将军魏延。

“你的意思是以云亭公子留下的锦囊妙计就是魏延吗?可他只带一千多人哪。”巩志皱眉道。

韩信依旧平静:“云亭曾经说过,魏延一人力能当十万!”

这时,长沙太守廖正匆忙跑到魏延面前。他身后跟着一支由杂兵和民兵混编的队伍,匆匆爬上城楼,焦急地等待魏延命令。

所有的目光瞬间集中到了魏延身上。这个年轻但稳重的将领面色严肃、平静如初。他的坚定让所有人心中的焦虑稍稍缓解了一些。

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在巨大敌人面前依然沉稳如常。这般气势实非普通之辈可以企及。

当初筑城时,魏延也曾问过关羽:“为何修建这新的城墙?”

关羽答:“主要是为了以少胜多抵御东吴。一切其它考虑都次于这一核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