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来自朔方 > 第119章 五道旨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个世家大族的掌柜们被李俊叫在一起,原本都以为李俊是要和他们借钱。

那张氏的京城大东家,心里已然有了算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李俊能帮多少就帮多少。

却不料,李俊和众人竟然要谈起一桩生意,大伙不禁很是好奇。

李俊问众人:“诸位的生意之中,可有钱庄和柜坊的营生?”

世家大族的生意遍布天下,钱庄和柜坊自然是跟着买卖开遍天下。所以,当李俊问起这么个问题来,各家掌柜无不点头。

李俊笑着道:“武川地处阴山北地,虽我已在丰州来路的沿途,设立了不少休息区,但对四方商户来说,总是带着现银到处跑,总归不便,想必各位亦深有体会。”

“没错,”张氏大东家附和道:“银子携带越多,就越要携带人手护卫。”

李俊闻言,接着说道:“我欲在新镇设立一家官商合股的钱庄,天下商旅可凭借我钱庄开具的借据,从各位在其他城镇的钱庄提款,但要付给各地钱庄以抽头,不知各位有没有兴趣?”

其实,大唐发展到现在,钱庄和柜坊已经出现了数十年,类似存款、取款甚至异地提款的生意早已出现,只不过都是集中在各家自己的钱庄和柜坊内,极少会跨钱庄而交易的。

另外,很多钱庄和柜坊也兼具典当行的作用,只要能把地契、房契拿出来典押在钱庄里,就能筹集些资金以便周转。

大唐的繁盛和文明体现在方方面面,在金融的领域自然也是遥遥领先于当时之世界。

李俊只是简单提个意、启发个思路,这些大掌柜们自然一听就懂了。无非就是把这异地存取款的生意,从自家的钱庄和柜坊之间流动,变成和李俊这个新办的钱庄流通而已。

“此外,”李俊继续补充道:“正如各位所见,异地商旅总有捉襟见肘的时候。我想开启一个借贷的业务,以商旅之家室背景、房产地契和持有货物为抵押,以各地大族之信誉为担保,给缺钱周转的商户提供借款,收取一定的利息。”

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李俊三言两语一说,这些大掌柜们都懂了。

张氏掌柜笑道:“敢问大人,这股份要如何分配?”

李俊沉吟一下:“为消除各位的顾虑,我欲拿出黄金五千两作为本金,总股本共黄金一万两,各家每家参股不超过黄金两千两,如何?”

李俊的底气在于,皇帝给武中新镇和武东新镇的建设批了五千两黄金,可以把这一笔款拿来当做本金,然后将官办的钱庄支棱起来,官商合股,既能促进武川新镇的贸易,又能赚取不菲的利润。

反过头来,如果钱庄的资金充足,大可以把赚取的利润和剩余的本金拿出来,以保障武中和武东两个新镇的建设。

当然,这种将专款挪做他用的事情,借李俊几个胆子,他也不敢去办,总要想个合适的由头才行。

各大掌柜一听,多少?五千两黄金?我滴个乖乖,足够再造一座小城了!

李俊看出了众人眼神中的怀疑,叫人去把宣旨太监请了过来,当着众人的面,问那太监这五千两黄金是否确有其事?

众人见宣旨太监都以承认了有这么一笔款项,一个个不禁心都热了,每家恨不得拿出两千两参股。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李俊当着宣旨太监的面和各世家达成协议,双方合股设立一家新的钱庄,取名为“大唐皇家建设银行”,共设立总股本黄金一万两,其中:大唐皇帝出资三千两黄金,占总股份的三成;武川镇守府出资一千两黄金的人工和物资,占总股份的一成;其他各家各自出资黄金一千两到两千两,分别占股份的一成到两成。该银行诸般细节之中,只有一点为基本前提,那就是大唐皇帝对该银行的所有事务,具有“一票否决权”。其他具体经营规则,由各家派人连夜草拟商议。

既然这银行已有了雏形,李俊安抚所有商旅,均可于不日内来新银行借贷款项。

李俊借用后世的银行概念,在大唐首开“银行”、“信用贷款”和“异地存取款”的先河。其原本的初衷是借此弥补武川在地理位置上的短板,却不料会极大地推动大唐帝国商业贸易的全面发展,并为大唐皇室和各参股的世家,源源不断提供了巨大的利润,此乃后话。

经过两晚一天的紧张筹措,七月十八上午,大唐皇家建设银行正式对外营业。出乎所有股东的意料,一万两黄金的总股本,一上午的时间就被借贷走了近七成,可是到了当晚结束营业的时候,竟又被诸多收款的商户给存了回来。

无他,和那些米行、面行不同,这银行的名头带了“皇家”二字,天然就是信誉的保障。

这一借、一存之间,已然是上万两黄金的流水额。虽然明知这巨大的金额,是受了互市大市场开业和低税的短期利好,但也足以让所有股东咋舌。

好吧,就这个模式,就这个名头,不用李俊提议,从两京到各大州府,这些世家大族们,便商议着要将这个银行往全国推广了。

李俊无语:你们问过皇帝这个大股东的意见了吗……

天宝十四年,七月十九,武川新镇。

镇守府昨晚开始就张灯结彩,镇北军的将士们,今天一大早就开始鸣放炮仗了。

陇西李氏出钱出人,在镇守府门前摆下了流水席,从今早开始直到入夜,不间断提供热乎的羊肉汤、猪肉烩菜和白面大饼,来者不论何人,只要说一句“镇守大人新婚大吉”,便可以坐下来开怀畅饮,吃到饱为止!

百姓们何尝见过如此阔绰的场景?

不论是镇里的还是镇外的,不论是唐人居民还是各族百姓,全都被那香气扑鼻的味道吸引而来,就连惯常行商在外的商旅们,也不禁赶过来排队等位。

百姓们都说,这李大人小小年纪便位高权重,又是娶公主又是娶县主,吃了这顿喜宴,就算沾了李大人的福气!

这说法越传越广,竟然连皇家竞技队的皇室成员都忍不住来凑热闹。皇室成员一个个老老实实排在老百姓屁股后面,让镇北军弟兄们不禁与荣有焉,连下巴都抬高了几分。

“看看,我家将军(俊哥儿)喜宴的流水席,连皇子皇孙们都要来蹭位子!”

若按照中原汉地高门大户的做法,堂堂正五品大将军和正五品县君的婚礼,很是要走一番琐碎的流程。可如今武川三件大事放在一起办,就是安雅自己都有些招架不住了,更别说忙断了腿的李俊,已经有好几晚都没睡过个整觉了。

由皇上御赐的大婚,当然是有诸多的礼节和规范,这些事情自然是由宣旨太监操心,带着一众礼部的大小官员和侍女宦官们忙碌。

李俊从寅时就被从榻上叫醒,一直半梦半醒地被人端过来又架过去,一会儿套一件衣裳,一会儿佩一个饰物。

天亮了,总算是要出发娶媳妇儿了,吹吹打打的乐器声才把李俊从昏昏噩噩的状态中叫醒。

作为一个堂堂正五品的大将军,娶媳妇儿当然要骑着那匹高头大马。李俊加上马背,身边早有众兄弟恭候在侧。

吉时已到,李俊大手一挥:“兄弟们,陪哥哥娶媳妇儿去!”

围观百姓轰然大笑,有人大声问道:“李将军,娶婆娘急不急?”

李俊大笑着回应:“那还用说,当然急啦!”

百姓们又是一阵哄笑:“李将军,娶来婆娘干啥用啊?”

李俊用手点着那人笑着说道:“当然是生孩子啦!”

百姓们欢笑着大声祝福道:“祝将军早得贵子!”

李俊冲百姓们抱拳道:“乡亲们,俊这就出发娶媳妇儿去啦!”

按照皇帝的意思,李俊和安雅、遥辇凤珍的婚礼要在同一天办。所以最初的时候,礼部官员设计了一个流程,那就是先到县主府将安雅娶上,然后再与安大小姐一起去遥辇部迎娶凤珍。

但是这个方案一经提出,别说李怀坚反对了,就连安思顺都不满意。

李怀坚就不必说了。那你想,李俊把安雅先娶上,夫妻双双去把凤珍给迎娶了,这不是典型的夫人帮夫君物色了一个侍妾的办法吗?说好的二女同为正妻呢?

安思顺听完这方案则两眼一瞪:“啥?竟然要让雅儿走上二十里路去迎娶李怀坚闺女?我家雅儿可是正五品的县主,有皇上的诰命,他李怀坚算哪棵葱?不妥不妥,再议!”

有人提议,不妨让凤珍从凤临武川大营出嫁?

这么一来,是省了一些脚程和时间,安思顺倒是意见不大了,但李怀坚却不答应,认为这是换汤不换药,区别不大。

无奈之下,宣旨太监私下找了李俊,问他可有好的办法?

李俊沉吟了一下,之前修建县主府的时候,因为夏雨已经出现在了李俊的生活里,为了让夏雨安心,李俊特意在县主府旁边留了一处院子,和县主府几乎挨着。

可后来,夏雨坚决要求和安雅同住在县主府内,且自己主动选了一个偏房,那处院子暂时也就空下了。

为今之计,不妨将那院子借给凤珍出嫁用。这样一来,虽然仍是要先娶安雅,但毕竟娶亲的车驾都不用挪地方,前后脚的功夫,就把凤珍也娶来了,何乐而不为?

李怀坚听了这方案,一拍大腿赞道:“我这贤婿,不愧是我闺女选中的人物!”

而后,李怀坚托人给李俊传了话,索性替凤珍把那院子给盘下,或者用他们遥辇人的大院来换一套。

李俊假意要去征求夏雨的意见,最后以换一套院子加现银五百两为条件,把这院子给了李怀坚。

这样一来,李怀坚和凤珍的面子有了,而夏雨除了一个院子外,也多了几百两银子傍身,算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按照礼部官员的设计,夏雨是没有资格参与到这场婚礼中来的。可安雅却找了李俊,希望也能给夏雨一个仪式,不枉女人来这世上走一遭。

李俊思来想去,最后借鉴后世婚礼中“伴娘”的概念,让夏雨以送亲姐妹的名义,也穿戴上婚妆,始终陪伴在安雅身侧。除了宣读皇上圣旨的时候规避一下,其他场合做到全程参与。

当然了,夫妻对拜环节,夏雨也只能委屈一下,和俊哥儿浅浅行个小礼,但也总算是走了一个明媒正娶的流程。

参与大婚的所有宾客,都知道夏雨是怎么回事。有安大小姐的面子在,谁也没有为难夏雨。

只不过,难免有观礼的宾客小声嘀咕:“安大帅这家风也是绝了,嫁一个还要再送一个……”

折腾了一上午,总算是要开席了。

按照提前说好的规矩,凤临杯竞技会所有获胜队伍和个人,全都可以出席宴会观礼。

宣旨太监当众宣读皇上的圣旨,在场所有人全都下跪,百姓们自发高呼“吾皇万岁”。

大伙全都没想到,这皇帝竟然留了一手,在大婚的圣旨当中,竟然藏了五道旨意:

第一道旨意,即日起新建武中新镇,升李怀坚为从五品的武中新镇镇守,归武川镇守节制。

第二道旨意,敕封遥辇凤珍为从五品的武中县主;

第三道旨意,即日起新建武东新镇,镇守之位暂时空缺;

第四道旨意,因安思顺有镇北之功,即日起擢升为正一品的左丞相,兼任户部尚书一职,并遥领朔方都护府。

前两道旨意好理解,皇上为了安抚契丹人,总要给李怀坚与凤珍一个说得过去的名头。虽然乍一听,凤珍的品阶终究是比安雅低了一些,但好歹安思顺位高权重,这么做算是双方都照顾到了。

第三道旨意,只有李俊和李怀坚最懂。

皇帝使出一招二桃杀三士,一方面把李怀坚高高捧起,作为一个内迁依附大唐的成功案例;一方面却把武东新镇镇守之位空缺,为的就是吸引其他部族尽早依附,最好还能互相争一争、斗一斗才好。

第四道旨意一出,官场中人皆是震惊。

安思顺作为朝堂重臣,怎么会在其女的婚礼上被擢升?

被擢升就罢了,怎的还出来一个“镇北之功”?难不成皇上把李俊这个女婿之前的功劳,都算在他老岳父身上了?

可只有安思顺自己清楚,为了给安庆绪扣上一顶足够大的帽子,差点儿把自己最看好的女婿给折进去。据心腹事后密报,那假扮成范阳军刺客的死士,当时明显对李俊下了杀招。若不是那小狼冲出来护主,今天这大婚怕是办不成了。

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每个人都有不足为外人道的心事。

皇上第五道旨意一出,看热闹的百姓可都轰动了!

皇上和贵妃,竟然让新郎官镇守大人,和那获胜的女相扑手,当众比试一下。

场中所有宾客大笑不止,李俊傻愣在当地。那女相扑手赤着个上身,袒着那什么露着那什么,让他的一双手往哪里抓?

却不料那女相扑手直接冲了上来,一手掏裆,一手揽腰,直接把新郎给抱了起来,然后,然后,竟然当众亲了李俊一口,再把他重重扔在地上。

安雅、凤珍和夏雨三女笑了个直不起腰,李俊躺在地上无奈望天,毁灭吧,全都毁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