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来自朔方 > 第104章 增设新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睡梦中,李俊仿佛回到了千年之后,回到了窗明几净的教室里。

李俊坐在熟悉的课堂里,历史老师正在上课,可眼前这课堂上讲述的内容,李俊似乎闻所未闻。

看老师正在认真讲课,同学们正在专心听讲,李俊好奇这里的环境,便左看一眼、右看一眼,成为全班唯一的另类。

老师见李俊这么漫不经心,存了考较的心思,便大声叫了李俊的名字,要对他提问。

“李俊,你来回答问题!”

李俊想要站起来回答问题,却发现无论自己如何努力,身子就像灌了铅一样,始终站不起来。

老师和同学们都是一脸不解地看向李俊,可李俊越是着急,越站不起来。不但站不起身来,连嘴都张不开,连声音都发不出来了。

老师因为李俊的无动于衷而生气,同学们对李俊怒目而视。李俊有口难言,着急地浑身冒汗。

眼见着老师越来越生气了,同学们纷纷对着李俊大喊:“李俊,老师叫你呢!”

李俊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却见同学们再也不能忍耐,都探着身子向他围了过来。

明明刚才还是一张张稚嫩的面孔,此时竟忽然变得面目狰狞起来。一张张脸庞开始变得扭曲,有鲜红的血泪从两只空洞的眼眶中流了出来。

李俊吓得快要窒息,那一张张血脸挤在一起,争先恐后地向他挤了过来,并向他伸出一双双长满了血迹斑斑的断手和断臂,嘴里含糊不清地呜咽着:“还我命来,还我命来……”

眼见一双血手快要抓到脸上,李俊忽然听到远处有声音呼唤自己。困境中的李俊眼前隐约出现一道亮光,血手和血脸被光线驱散,慢慢消失在了眼前。

李俊努力睁开眼睛,发现有一双身影陪在身边,正是凤珍和夏雨。

在二女背后,镇北营的兄弟们都挤在一起,焦急地看向自己。

李俊苦笑一声:“让你们担心了……”

夏雨呜咽着伏到李俊身上:“醒来就好,醒来就好……”

“我这是睡了几天了?”

凤珍握着一条温热的毛巾,给他把脸和脖子擦洗了一遍,边擦边说道:“现在算是第三天了……”

李俊一听,猛地坐起身:“薛海涯送回信没有?”

弟兄们赶紧上前安抚道:“俊哥儿放心,薛海涯他们已接上大贺部众,再有三四天就能回来了。”

李俊不放心:“可与范阳军发生冲突?”

有弟兄立马接话:“俊哥儿,范阳军的追兵和大贺部同归于尽了,没剩下几个人,都退去了。”

李俊一听,记起了薛海涯信中的内容,好半天没出声。

凤珍起身,让弟兄们各自散去,她和夏雨留下来照顾好俊哥儿。

李俊一言不发地捂住脸,弟兄们默默退出了房门。可是李俊能捂住自己的脸,却捂不住打湿了满脸的泪痕。

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是谁又能说清楚,为了天下兴盛而亡的每一个普通人,连何为天下之兴都不明白的每一个普通人,为了天下之大家而舍弃了自己小家的每一个普通人,为了醉生梦死之上位者的家天下而付出卿卿性命的每一个普通人,死的究竟是值还是不值?

李俊不知,那全军覆没的五千大贺勇士,死的究竟值不值?

李俊也不知道,那些与大贺部激战而死的范阳战士,死的又究竟值不值?

李俊以为自己见证过无数的生死,而自己也经历过无数的生死,早已将这生死之事置之度外了。却不料本以为是一手好棋,却亲手将那五千勇士推向绝境,让李俊无论如何不能原谅自己。

。。。。。。

四日后,薛海涯带领大军回到堡寨,耶律正德与大贺部大长老随同前来复命。

李俊安顿好了薛海涯和耶律正德后,与大贺部长老面对面席地而坐。

“因俊之过,大贺部五千勇士战死,俊不知该如何面对大贺百姓。”

“本是我大贺部无能,不敌那范阳军,五千将士无言面对故去的部族英灵,一心求死,与将军何干?”

“百姓们现在如何?”

“托将军的福,遥辇俎里已按照约定,将我部百姓安置在了遥辇驻地,每家每户都分到了帐篷和粮食。”

“那就好,那就好……”

“将军,遥辇俎里说你有事找我相谈,不知所为何事?”

李俊掏出一叠契约文书,交到大长老手里:“这里有武川新镇内的大院、店铺和仓库各十间,你回去分一分,好让大贺部百姓今后在新镇内谋个生计。”

大贺部长老惶恐,推脱着不敢收下:“将军!”

“大长老切勿推辞!今后凡大贺部有事,无论长老还是百姓,都可直接来镇守府找俊。凡俊之力所能及,必全力以赴,绝不推辞!”

李俊言辞恳切,让大长老再不好推辞。

“将军,老朽将于不日内启程,赴长安面圣乞罪。老朽在此跪请将军,护持我部百姓平安。”

大长老说完这些,双膝跪地,向李俊匍匐叩首,久久不愿起身。

“唉……”

李俊长长叹了口气,将大长老扶起来,“今后大贺百姓的事,就是我李俊自己的事。大长老请放心南下,一切有俊护持。”

大长老自付一辈子也算阅人无数,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李俊的为人,大长老还是信得过的。

拜别了大长老后,李俊将负责修建城墙的主事叫来,仔细询问了遥辇人手艺的进展情况,把学有所成的遥辇人都调往镇内,开始学习盖房子修小院的手艺。

武川新镇城墙修建的进度已经过半,大贺部百姓如果想谋个生计,当下只有从修建城墙这样的基础工作开始做起。

三日后,大贺部长老一行上了囚车,要前往京城长安面圣了。

按照原本的计划,大贺部长老十余人一路上并不需要受罪,只要在进入大明宫参拜天可汗的时候,象征性自缚双手即可。

但自从五千勇士战死,大贺部长老等部族贵族们,自觉有愧于百姓,有愧于死去的勇士,有愧于先夷离瑾,更有愧于兴盛了近百年的大贺部族,主动要求以真正的罪人身份赴京。

李俊今日早早来到遥辇部驻地,在李怀坚的陪同下,亲自目送大长老一行出发。

李俊怕大长老想不开,这几天琢磨了许多门路,最后想到了一个好生意:养猪。

如今的武川和遥辇夏营盘一带,连同百姓和驻军在内,人数已超过十万众。而一旦武川新镇投入使用,在春夏秋互市贸易开展的三季,其常住加流动人口之总和,最高可能会达到近二十万众。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么多的人口,首要是解决吃饭的问题。

大贺部百姓过去习惯了游牧生活,乍一定居下来,必然有部分民众要转向务农和饲养牲畜。

武川和夏营盘附近的牧场终归有限,所以无论是遥辇人还是新迁入的大贺部百姓,其日常食用的肉食,都要从以原来的牛羊肉为主,转变为汉地百姓的鸡鸭鱼猪上来,尤其是鸡肉和猪肉。

这样一来,既可以节省大量的土地,又可以养活大量的人口。往好听了说,这叫因地制宜,往不好听了说,就叫无奈之举了。

幸好丰州的张家营子已彻底掌握了劁猪的技术,把猪肉的腥臊之气给去除了。想必磨合一段时间,无论是遥辇部百姓还是大贺部百姓,都会接受并喜欢上吃猪肉的。

尤其是猪被劁了之后,体重和肥膘都会飞速增加。有了大量的猪油,百姓就能低价获得可以食用的油脂,从而大大降低生活成本。

李俊让人给张氏掌柜传了话,让他速速派一些养猪的能手过来,与大贺部合作开办一家农庄,在阴山北地养猪、养鸡,并慢慢教会这些游牧百姓如何捕鱼,进而教会他们如何吃鱼。

李俊这么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一方面,武川和夏营盘常驻人口大量增加,如果单纯依赖从丰州补给,不但大量增加成本和费用,也会在冬季补给时,受到天气和路况的制约。

另一方面,为近二十万人提供肉食供应,这个生意如果只富裕了一家清河张氏,那就未免太不公平了。

李俊已给了遥辇部酿酒的生意,相当于送给了遥辇部一颗摇钱树。

如今新来的大贺百姓急需个稳定的收入途径,思来想去,这养猪、养鸡的生意,或许是个不错的门路。

更何况,一旦实现了大量养鸡,部族百姓和孩童即便吃不上肉,也能通过吃鸡蛋来补充营养、增强体质。

此外,武川新镇的房产销售获利颇丰,新镇的建设已接近尾声。李俊手握大笔资金,一心想把钱花在刀刃上,那么一句深入人心的口号,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在李俊的脑海里:要想富,先修路。

所以,李俊下一步的计划,就是要充分调动大贺部的人手,以工代赈,由武川镇守府出资,让大贺部百姓去修路。

这个修路是个长期的工程,要先修通武川和夏营盘两地之间的道路,然后再修通从武川直抵丰州的道路。

这样一来,至少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大贺部百姓会有一份长期和且稳定的收入。而武川和夏营盘,也将因道路的修通而受益,无论是对互市贸易还是百姓的日常生活,甚至军队的快速调动,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李俊将这两个打算告诉大长老,并再三承诺给他,一定会善待大贺百姓。

大长老见李俊如此用心,满是皱纹的脸上流下了热泪。

大长老登上高处,号令所有部族百姓给镇守大人跪下,并将李俊对他所说的计划,用契丹语全部转述给大家。

大长老声泪俱下,一遍遍告诉百姓,先夷离瑾没有白死,五千勇士没有白死,好日子就在眼前,让大家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镇北军此次负责押送大长老一行赴京,李俊特意把这个在朝堂上露脸的机会,让给了每战争先的薛海涯。同时,为了完整、稳妥地向朝堂进言,李俊特意让博闻强识的管彤跟在薛海涯身边。

李俊特意给遥领朔方的安尚书和吏部、礼部及皇帝各上书一封,他对安禄山及范阳军只字未提,但却建言在原单于庭旧地,也就是如今振武军的地界上,增设两座新镇。

一座位于如今遥辇部驻地,即过去的单于庭夏营盘,现已有遥辇新旧部众合计约为八万余人。此镇靠近单于庭旧时属地的中央,因此不妨考虑称之为“武中新镇”。

另一座位于单于王庭旧地,也就是如今振武遥辇东卫以东约三四十里的位置。虽现在尚无人居住,但想必一两年内,会有大量东北地区的各族部落迁入,人数很可能不会少于十万。此新镇已位于朔方的最东境,不妨考虑称之为“武东新镇”。

如果三镇建成,长安之门户将会北出阴山,直逼草原各族的腹地。

从此之后,大唐王朝将把现行的府县制推行至边疆,对周边各大游牧部落的威慑和管控将会大大提升,进而将各异族首领纳入中央的官员选拔和任命体系,逐步代替之前的和亲、赏姓与分封。

三镇建成之后,三受降城、朔方军丰州营、镇北军与振武军,可以在南起黄河、北抵大戈壁、西到北庭都护府东境、东至朔方都护府东境的广大区域里,互相支援,互为犄角,无论长安北部何处有事,朔方军麾下各军可以最快的速度加以应对。

李俊在奏疏中绝口不提安禄山和范阳军的暴行,却在字里行间中直叱安禄山在北地草原造成的动荡,每一分谏言都是提醒朝廷要对安禄山的三镇大军进行提防。

李俊叮嘱薛海涯和管彤,一路上要善待大贺部长老和贵族们。至于他们见到皇上后,是愿意告状还是诉苦,都由着他们去。即便他们当着皇帝的面说李俊、镇北军乃至振武军的坏话,也都由着他们去。

同时,待二人见到安尚书后,尽量从户部为大贺百姓争取些利益回来。

薛海涯和管彤闻言后深受触动,二人向俊哥儿单膝跪地,抱拳道:“必不负哥哥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