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晴朗明媚,正是做实验的好时机。
在112厂区的机场跑道上,一架稍有不同的歼6战斗机正在做最后准备,这架歼-6少了机炮配置,却多加了额外挂载点。
一切准备好后,塔台和空中测试员之间的沟通也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庞国兴启动引擎并迅速起飞,安-2运输机则以缓慢的速度跟随其后,保持低空观测姿态。
此时,气象高空气球也准备完毕,在高空悬挂了一个吊舱装载模拟敌人飞机发热量的设备。
整个团队严阵以待。
塔台收到杆子一号(试验战斗机)与二号(观察平台安2)起飞请求并下达指令。
只见战机轰鸣,腾跃上天;安-2紧跟步伐。
尽管安-2飞行速度较慢,但是为了安全考虑,庞国兴并未着急加快升空进程。
双方紧密合作,耐心等待最佳试验时机的到来。
当塔台上负责指挥的人看着这和谐一幕,有些哭笑不得。
这时,贺总安慰性挥手表示,“反正不是奔赴战场,慢慢来就好。”
随后他又转头询问旁【敏感内容较多,无法继续输出】
“李涛同志说的很有道理,我们新招的飞行员跟老队员学得太粗放了。
依据操作手册,我们做了一个‘手指口述’流程,等下拿给李涛同志看看。”
陈伟刚从联合团队回来,便碰上了试射格斗弹的事宜,索性推迟行程准备先观摩。
“对了,张处,李涛在哪儿?还没当面好好感谢他,这次联合作战行动多亏了他的好建议!”
“嗯?就在附近吧。”
张处在慢慢点上烟斗之后才环顾四周。
他扫视了一圈,发现平时熟悉的小呆毛不见踪影。
“哎呀,他人呢?”
大老胡手里还拎着张处赠给李涛的手套,咧嘴笑道:“估计是紧张了吧。
刚刚说要上厕所,这已经是第三四次了!”
“哦~~ 这小伙子还是太年轻啊,想当年我在训练营……”
张处听着这个故事,在塔台上找了个椅子坐下来回忆往昔。
这时所有人的视线又回到了缓缓爬升的安-2身上。
那架老古董机好不容易挣脱了复杂气象的羁绊,正在努力升空。
“塔台,塔台,一号靶机到达预定区域!”
“明白,绕几圈等二号,它快到!但已经从视野消失了。”
指挥长无奈。
不知那个爱闯祸的年轻人为什么要选这种老型号?
“大老胡,李涛还不回来,去瞧瞧是不是被冻在厕所了!”
“是!”
片刻后,大老胡脸色凝重跑回来:人不在。
“什么!不快去找!”
张处顿时站起来,“或许我知道他在哪。”
上午李涛说要近距离观察 ** 发射……
于是, ** 大白!
**塔台的大家如此担心不是没道理——李涛曾说有风险。
在计划时就强调尽量保持空中净空。
因此特别划出一大片隔离区域,实际工作量也没太大。
喷气式飞机数量不如现代,只要知会相关站点及防空部队就行。
结果李涛确实在那驾安-2上。
安-2驾驶员们看到舱门出现的身影以及随风飘荡的呆毛,心惊肉跳:
“你咋在这里!”
“我的项目怎么能够不到现场看!虽然你说有危险,但是谁还有我更了解这些细节?”
他边说边分发巧克力。
两个驾驶员——高健和高清——都无语。
但他们觉得他说得有一定道理,最终选择妥协,安排他去后排座椅。
高清一边拉帘,一边用对讲机与地面联络。
没想到又被李涛拉开:“不能回头!”
“你在开什么玩笑?你知道自己的重要性吗?”
高清吼道。
“我知道,但也知道风险评估。
雷达范围仅限于35度内,我们保持在这个范围内应该安全!如果真的偏了点角度也就最多10到15度的偏差。”
他们只好继续实验并上报情况。
东北某地的地面雷达站报告突然异动:
“报告上级,检测到未知飞行物。
高度一万米,速度极快!预计来自韩国或 ** 。”
指挥部迅速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并命令所有战斗机全力拦截。
经过初步分析和航向预测,这似乎是从韩朝地区飞过来的目标。
而负责预警的其他单位暂时无法立即配合。
面对这种情况,作战参谋迅速决策,要求巡逻队加速赶至关键地点,并组织剩余的战斗力量进行紧急升空。
“来就来了,别想回去!”
与此同时,在高空中的李涛也急切地等待下一步操作:“再拖延下去,一号燃料也不够了!”
整个试验过程中充满了未知的风险和紧迫感,所有人都在全神贯注。
指挥官王磊猛然一拳砸在桌上,力道沉猛。
“报告!对方飞行器突然下降高度!疑似进入山脉,信号丢失!”
一位年轻 ** 匆匆上报。
“他们这一招我们早有准备。”
作战参谋孙强冷静回应,“根据南方的同事们反馈,为确保飞行安全,他们会再度升高。
立即通知周边雷达站全力搜索。”
“可惜啊,这里可用的雷达不多。
从联邦进口的产品大多优先调配给了南方……”
“但我们不能让这些家伙如此猖狂,尽快联系第二防空营,启动所有移动雷达。”
“是!”
孙强坚定回答。
王磊眉头深锁:“这帮人的意图令人费解。
一旦造成任何损失,我们将无颜面对国人。”
“不用过于担忧,长官。”
另一名情报官赵华插话说道,“对方改装了他们的侦察机——将原先装备的六门机炮换成了高空摄影机,估计只为了搜集情报,风险相对有限。
不过我们必须立即向国防部汇报这一情况。”
“对!”
王磊赞同说,“而且应该扩大警戒圈,调动当地民兵,用眼睛监视。”
在北境防线陷入紧张时,一架入侵飞机内的驾驶员也是一阵 * 乱。
“该死!”
飞行员李俊叹了一口气问同伴刘涛,“我们飞到了哪儿?这些山脉和飞行图完全不一样。”
“队长,咱们的海拔仪坏了!”
坐在副驾位置的技术员皱着眉头盯着仪表盘说。
“见鬼!地勤维修人员真够不负责任!”
李俊咒骂了几句然后问,“刚才雷达预警是不是白头鹰的?虽然那似乎是几十年前的老型号。”
“可能吧,”
另一位驾驶者答道, “但更说明我们已进入另一个国家空域了!这个型号曾经被部署在这个地方。”
李俊咧嘴笑了笑,“太好了,这下有得热闹了。
要不咱们继续冒险,成为第一批飞过这座山峰的人?”
“还是按照原来的航线回去更好,”
技术员提醒说,“我们只是为了执行对那个地方的侦察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