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孩子的声音仍然在山中回响,圆音却已经是风中凌乱。

她回过头来问宋燕淮:

“刚刚那小孩说他叫啥?”

宋燕淮正干脆利落地把那些蘑菇都装进筐子里,闻言头也不抬地回道:“杨鸡毛。”

圆音张大了嘴巴,好一会儿都说不出话来。

宋燕淮把蘑菇都收好,拎着筐子站起身来,这才发现圆音表情有些奇怪。

“怎么了?这小孩有什么问题?”

说着他话音一顿,回想了一下刚刚那孩子的名字,眼中也不由得闪过一抹笑意:

“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农村孩子取名就是这样,我长大的那个村子,还有孩子叫蚌壳,钢蛋,牛屎的呢,听得多了就习以为常了。”

圆音赶紧收敛了表情,伸出手来把那装满蘑菇的筐子接过去背在背上。

其实她之所以面露异色,并不是因为那孩子的名字取得奇怪。

而是在二十多年后,有个叫杨树盛的男人横空出世,靠售卖家电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狂赚百万,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在圆音重生前不久,报纸上铺天盖地都是这个人的新闻报道。

关键是,新闻访谈里面有提到,这个杨树盛祖籍正好是京城的,儿时的小名就叫鸡毛。

圆音一边跟着宋燕淮往公交站走,一边在心底里暗自嘀咕:

农村里取这种贱名很常见,叫鸡毛的人肯定不在少数,所以应该只是巧合,不是同一个人吧?

主要是那小孩看着脏不拉几的,又黑又瘦,还真看不出来和报纸上刊登的那个叱咤商海的商界奇才的照片有哪里相像。

不过很快圆音又不由得哑然失笑。

她琢磨这些做什么?

就算今天遇到的那小子就是传闻中的杨树盛又如何?

她又不指望着这位未来大佬将来带着她发财,即便两人以后长期合作,也不会有超出山货交易之外的其他任何交情,她又何必浪费精力去纠结这些?

这样一想,圆音也就不拧巴了,把这事儿直接甩到脑后,加快步伐跟上了宋燕淮的节奏。

回到市区已经是下午两三点,胡乱烙了两个饼垫吧垫吧,宋燕淮都没顾上歇息,就开始动手清洗猪大肠。

主要是这天气也热起来了,买回来的肉类若不及时处理,放上一晚可能就坏了。

而且这是他昨天亲口说的,猪大肠买回来后不用圆音动手清洗。

既然做出了承诺,那总不能食言。

虽然他信誓旦旦说看圆音做过一遍之后,已经学会了,但等真上手了才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

用草木灰揉搓很费劲儿,撕扯那些肠油更是繁琐又麻烦,最后弄干净之后,他自己手上身上也沾了一股味儿,用肥皂搓了好几遍都洗不掉。

这下宋燕淮对圆音是打心底里钦佩不已。

小丫头年纪不大,身板又小,厨房里的事儿却能干得这么利索,这可真是太厉害了!

猪肺比猪大肠好清洗,切成块后放醋泡上半个小时,血水基本上就泡干净了。

猪腰就更简单了,对半切开后去掉里面的白色筋膜脂肪就行了。

正好有新鲜的野香菇,用来炒腰花最好吃不过,再用猪肺和新鲜菌子炖汤,晚上就吃蘑菇宴了。

至于猪大肠,圆音准备卤好之后,晚上挂在厨房的灶台顶上熏制几个小时,再挂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吹干。

这样做出来的腊肥肠,即便是这样的天气,放一两个月也都不会坏。

什么时候想吃了,就切一截下来,不管是切丝煸炒还是切段蒸熟,都是不错的菜肴。

圆音这边也有不少活儿要忙活呢,得把弄回来的那一筐子腐熟的树叶松针给埋进后院的土里面,还得收拾那些蘑菇和野菜。

野菜采回来了就得趁新鲜赶紧吃,不然过个一两天就蔫了。

他们挖的不算多,摘干净老叶子后,就只剩下半菜篮子了。

圆音只给自家留了一把,准备晚上切碎拌上野鸡蛋馅包饺子吃。

至于剩下的,她给扎成了两把,给周大妈还有钱大妈一人分上一份。

趁着还没下班,她先去的街道办。

有了之前分吃猪大肠的情分,钱大妈对圆音的态度果然熟络了不少,也不再和圆音假客套了,看到圆音送来的野菜,她笑眯眯收下了。

不过马上,这位大妈就主动开口,问起圆音找工作的事儿。

“现在工作不好找,基本上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你那个猪大肠卤得真不错,我家那口子吃着赞不绝口,就让我来问你,愿不愿意去食堂干活?”

“他在造纸厂后勤部当主任,后勤食堂那边缺个临时工,你要是愿意的话,可以安排你进去。”

“就是造纸厂位置可能稍微有点偏,在郊区,去那边上班得起得很早,公车也不直达,得倒两三趟车。”

圆音一愣。

还真没想到,不过就是给这位大妈送了两回菜而已,人家竟然就给她提供了一个工作机会。

果然这人际交往是相互的,只有先主动付出了,才能得到别人的回馈嘛。

虽然这辈子圆音已经早有自己的打算了,去造纸厂的食堂里干活并不在她的职业规划之内。

但她必须得承认,她和钱大妈只不过打了几回交道,人家能帮她安排一个这样的临时岗位,已经是给予了非常重的情分了。

毕竟这年头城里工作机会很少,大部分单位和厂子都不怎么对外招工了,就算偶尔有岗位空缺,也立马就会被厂里的工人子弟给抢了,外人别说找关系了,就连这些信息都很难打听得到。

尤其是大厂食堂的工作,哪怕只是个临时工,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不小的诱惑。

因为甭管进去是端锅炒菜还是给人切菜打下手,总归是能混到一些油水的,哪怕只是在厨房里吃点剩饭剩菜呢,至少也能省下一个人的口粮。

可别小看了这一个人的口粮,少在家里吃两顿饭,一个成年人一个月算下来就能省二十斤粮食。

对很多人家来说,这省下来的二十斤粮食,关键时候可是能救命呢。

才经历过自然灾害没几年,谁家没留下心理阴影?哪个心里不害怕那样的日子哪天又卷土重来?

所以眼下大部分家庭的生存理念就是,只要手里头有粮,遇事儿时心就不慌,因此遇到有囤粮食的机会,家家户户少不得要在自家地窖里偷偷藏点东西。

所以这个造纸厂食堂的工作,怕是不知道有多少人挤破了脑袋想进呢。

甚至很可能还有人想花钱来通融关系,哪怕只是个临时工的岗位,要买的话估计没个两三百块还拿不下来呢。

现在这两三百块钱的工作,这钱大妈说介绍就给她介绍了,能说这事儿不是情分吗?这情分可大了去了。

圆音心下是真感慨万千。

上辈子刚下山还俗那会儿,她胆小怯懦,不擅长与陌生人交际,和钱大妈走得并不亲近。

但也许是由于当年安排她嫁给何峥嵘这事儿是由钱大妈做主的,见圆音婚后日子过得很不好,这位大妈心底里对圆音十分歉疚和过意不去,于是私底下总是特别关照她。

在得知圆音需要挣钱糊口后,每次街道办有什么轻省点的活儿,钱大妈都会在第一时间先交给她来做。

但后来,有个领导家里想找个人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太太,需要手脚麻利勤劳踏实的,钱大妈觉得圆音合适,就来征询圆音的意见。

原本这是好事儿,圆音在何家忙前忙后做家务可没有一分钱拿,到外面帮人照顾一下老人就能每个月有固定收入,她肯定是乐意的。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还没等她应下来呢,这事儿就被何家几个妯娌给听见了。

那几个妯娌转头就把这个消息告知给了何母。

也不知道是觉得圆音去干这种事儿丢了何家的脸面,还是觉得她去了就要脱离何家掌控了,刘盼娣暴跳如雷,不光跑去街道办对着钱大妈破口大骂,甚至还写信到上面举报。

这个举报,让钱大妈和那位领导都背了处分。

那件事之后,钱大妈就彻底和圆音疏远了,甚至每次看到她都躲得远远的,压根不敢和她沾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