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 > 第262章 侨办也有电影公司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2章 侨办也有电影公司了

“那以后海宁叔要回来就方便多了,他只用在羊城白云机场转一次机就可以,当天可能就到京城了。”

“嗯,你海宁叔这个月刚刚来的信里说,明年初春节前他还会回来探亲,他还说下次回来就不用那么累了。不用拖着行李赶火车了。”

其实这个月他海宁叔,还有他小姑来的信里还提到,小姑的港大出版社出版他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中文版,给他带来的版税已经超过100万港币了。换成美金就是超过20万美元了。

另外北美的英文版刚刚开始发行,如果预付版税20万美元,那么至少他会拿到50万美元,那这样看来,他的税前收入实际已经到手的应该就有70多万美元,换成港币已经超过350万港币了。

不知道明年春节前海宁叔来探亲的时候,他的所有版税收入会累积到一个什么数字。

他现在的这些版税收入只是在给他海宁叔的信里提到,先换成美元进行汇率上的保值,因为港币一直是在贬值状态中,而美元则一直是在升值。

这个时候银行的存款利率还是比较高的,可以先放在银行里,当然也可以做一些低风险的短期的证券投资。

他并没有提到进入地产方面的投资。

他知道香江的地产循环周期,从1975到1981年,是楼市的上涨周期。所以现在买房是在上涨周期,但是涨幅并不大。而且没有几年,很快就要迎来楼市的下跌,甚至是暴跌。

前世1982到1984年这三年是楼市的下跌周期。那时候才是抄底买房的好时机。因为随后从1985年一直到1997年,楼市是一直往上走的。房价至少是涨了10倍。

他估计海宁叔两个多月后,在春节前来京,会跟他谈这几百万港币的投资的。

这时候在香江,几百万港币也算是一笔巨款了,几百万现金放在那儿不投资,也是很少见的。

“上个月海宁来信还说要不要给家里汇点儿侨汇,我和你爸回信说不用,汇来我们也花不了,现在工资根本就花不出去,另外像粮油这些我们完全够用,根本也用不到。

现在倒是恢复了侨汇券,像什么侨汇粮油券之类的,但咱们家还真的是不需要。咱们家是四口人工作,四口人花,跟其他人家真不一样。

今年是恢复了以前的侨汇留成,也开始恢复供应侨汇物资,但今年的侨汇情况还是不行。

现在是好多人往外走了,也不需要侨汇汇进来了。”

年初侨办成立以后,国内恢复了侨汇留成(指按比例留给地方使用的外汇额度)和侨汇供应物资(指凭侨汇票证供应的物资)。许多地方还采取措施保护侨汇,优待侨汇储蓄,恢复和建立华侨商店,增加对持有侨汇者的物资供应。

但前世从1979年开始,侨汇是呈下降趋势的。

像季宇宁他们家这样的属于华侨亲属的家庭,今年居然没有收到一笔侨汇。

“8月份的时候,海宁来信,知道你买房的事儿,他特别高兴。他还说花15,000块钱人民币就能买一套实际面积将近2000尺的大房子,那真是像白捡的一样,说以后有这机会再多买几套。

我和你爸给他的信里说,也就像宁宁你这样的写稿挣稿费的能买得起,15,000块钱一次性就付出去了,看房的当天就定下买房的事,这在国内其他人家那可是不太可能的。”

“我这15,000块钱稿酬,超过一半多都是剧本的收入。

像其他一些写短篇小说的,在报纸上杂志上发表的,那根本就挣不了几个钱。

写长篇小说,在出版社出版的,甚至有的还亏钱,还要自己买书送人呢。

至于那些写诗的,嘿嘿,基本上就相当于连纸笔墨水邮票的钱都挣不回来。

所以这个年头搞文学的,都要跟电影行业沾边才行。”

季宇宁还是很得意,他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写了7个剧本,6个电影剧本,再加上一个话剧剧本。

“这个月,我们侨办下面的华夏新闻社恢复成立了电影部,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电影公司,叫南海影业公司。”

老爹听了,突然想起来,他们侨办下面,也有自己的电影公司了。

50年代的时候,侨办的前身中侨委是曾经跟香江的一家电影公司合作过,拍过一些侨乡的风光纪录片,后来中侨委下面的华夏新闻社也搞了自己的电影方面的机构,当时叫电影队。

从1958年到1964年,华夏新闻社电影队(后改为电影组)共拍摄了二十多部风光纪录片,八部舞台戏曲艺术片。

这些戏曲艺术片中,像《珍珠塔》《姐妹易嫁》等影片,就曾经在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放映。季宇宁前世也在电视上看过。

他老爹说的这家南海影业公司今年成立以后,不仅拍风光纪录片,也拍了一些不错的故事片。像80年代初拍的《原野》和《春桃》等电影,就是很有影响力的。

另外这家电影公司还和港澳台当地的一些电影公司合作拍过不少电影,这些电影主要是在海外发行,他们还有自己在海外的发行渠道。

老爹的话倒是一下子给季宇宁提了个醒。

他现在如果想单独指导一部影片,在北影厂、上影厂这样的大型制片厂可以说是绝不可能。

他现在在电影《小花》剧组能够作为实际的执行导演,那是谢老爷子愿意提携他。但真正挂名的联合导演仍然是谢老爷子和张峥两个人。

他前一段跟剧组合作过的导演像张铮导演,像赵元导演这样的很老资格的导演,都没有获得单独指导一部影片的机会。他们都是和其他的老导演联合指导一部影片,名字排在后面,实际上还是副导演。

如果他这个20岁出头的人想要单独指导一部影片,厂里肯定是不会同意的,不是汪厂长,徐厂长他们不愿意,而是真的不敢。

如果让他单独指导一部影片,那电影厂的人非得要闹翻天不可。

但现在他老爹当领导的侨办下面有一家电影公司,那就好办了,实际上这家电影公司也没什么人,没什么条件,但却是有拍电影的资格,尤其是拍故事片的资格。

只要有这资格就行,他就可以以这家电影公司的名义拍电影,那他单独指导一部影片就容易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