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日不落帝国这些年风光无限,凭借着强大的海军和广阔的海外殖民地,他们从全世界掠夺了无数的金银财宝,这让他们成为了全欧洲乃至全世界最有钱的国家,没有之一!

1864年的时候,日不落一年的税收,是清廷的八倍。

正是靠着远超清廷的庞大财政收入,日不落人才能供养一支如此庞大的舰队,如此精锐的军队,才能在战争中将清军打的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而且,因为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的存在,那些在日不落本土混不下去的底层人士,完全可以去海外殖民地当人上人,比如说像天竺这样的地方。

在这里,他们不仅享有极高的地位和特权,而且还能从天竺人的身上捞钱,只要在海外打拼几年,就能带回一大笔很可观的财富返回日不落老家。

所以,日不落的激烈内部矛盾被掩盖了下去,上层的贵族和大资本家在发财的同时,只要从手指缝内稍微漏一点东西下去,就能让底层民众过上不错的日子,至少比欧洲其他国家而言,日不落人的日子过的要好很多。

但是,这一切都建立在日不落帝国强盛,可以维持自己殖民地体系,并且源源不断的从海外殖民地身上吸血的基础上的。。

一旦这个基础崩塌,或者说他们无法从海外殖民地吸血,那么日不落帝国原本被压制下去的矛盾就会立刻爆发!

毕竟,上层社会的那些贵族和大资本家们,是不会轻易放弃自己到手的利~益的。

原本他们的主要利益都是从海外殖民地获取的,可如今海外的殖民地狼烟四起,风雨飘摇,再想指望海外殖民地养活自己多半是不可能了,所以他们必须要改变对策。

而回归传统,从本国底层民众身上吸血,这对于他们而言简直轻车熟路,非常熟练!

只是,因为日不落帝国的海外殖民地体系的崩塌导致利益受损的并不只有上层的贵族和大资本家,底层民众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结果上层贵族和资本家们不仅不为他们的死活考虑,反而还要从他们身上吸血,这岂不是把他们往绝路上逼吗?

于是,日子过不下去的底层民众当然不干了,他们开始走上街头,拿起武器,联合起来,反抗暴政。

结果,雾都城内的暴乱不仅没有被平息下去,反而愈演愈烈,甚至很快就从雾都城扩散到全国各地了。

欧洲各国一看,你日不落自己国内都乱套了,那我们还跟你客气什么?

这个时候要是跟你客气,那指不定你的那些殖民地就被欧洲其他国家给瓜分了呢!

于是,趁着日不落内乱,无暇他顾的时机,各国纷纷出手,几乎是在一瞬间,就将日不落在全世界各地剩下的那些殖民地全部瓜分了。

甚至更有甚者,一些所图极大的人,并不甘心瓜分日不落的海外殖民地,他们还希望进一步的给日不落国内混乱的局势添油加醋,添一把柴,加一把火,让日不落再乱一点,更乱一点,他们好攫取更大的利益。

在过去的数百年时间内,日不落人将搅屎棍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在他们的干涉之下,欧洲大陆上的战争几乎就没有停歇过。

而日不落人的干涉,除非万不得已,必须要派遣自己的军队之外,其他时候他们都会选择从敌军内部拉拢一派,扶持对方来搅屎。

比如说,当年组建反法同盟,对付拿破仑帝国的时候。

日不落人不舍得自己派兵去跟法军交战,毕竟那个时候的法军是真的很强,正面战场跟对方交战不仅胜算

很低,而且损失也很大,完全得不偿失。

因此,日不落人选择了另外一种办法:出钱资助其他人,让他们代替日不落人去流血牺牲。

具体的操作是,他们利用高卢国内的保王党等对拿破仑不满的旧贵族势力和各地反对征兵和加税的农民,怂恿他们站出来反对拿破仑。

而日不落这边则送钱送枪,武装他们,让他们在高卢国内捣乱。

这样一来,战争直接爆发在高卢本土,无论是拿破仑获胜了,还是保王党等旧贵族派获胜了,战争都势必会对高卢造成极大的破坏,从而削弱高卢的实力。

此外,日不落人还出钱赞助了哈布斯堡王朝和普鲁士人,拉拢他们加入反华同盟,甚至还从瑞仕等国聘请了大量的雇佣军参加会战。

结果,拿破仑这边带领法军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战斗,打遍了几乎整个欧洲,最终却还是输掉了战争。

只要日不落人的钱袋子没有被打空,那么他们就能一直这样充当搅屎棍,用最小的代价耗死敌人。

当年吃过日不落人搅屎棍亏的国家不少,这些国家吃一堑长一智,充分吸取了历史上失败的惨痛教训之后,开始思考起来,能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将日不落人挑拨离间,充当搅屎棍的方法,用在他们自己身上呢?

毕竟,现在日不落国内的叛乱势力,已经成了气候了,他们只需要提供一些资助,就能让日不落遍地狼烟,损失惨重!

这样的好事,各国没有理由拒绝!

日不落帝国彻底衰落,陷入到了内乱之中,这个消息对于天朝显然是好消息。

在彻底没有后顾之忧之后,汉军在天竺南部登陆。

汉军登陆之后,驻扎在天竺的英军曾试图派兵阻挡汉军的推进,结果却轻而易举的就被汉军击溃了。

英军吃了亏之后选择后撤,并且征召了大量本地的天竺人来充当仆从军。

显然,在确定本土已经不可能向他们派遣援军之后,天竺的英军意识到,想要取得胜利,唯一的希望就是依靠本地的天竺人。

虽然天竺人的战斗力不值一提,但是他们有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优势。

那就是他们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

天竺人口非常庞大,此时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一亿,接近一点五亿人。。

这么多的人口,如果真的要征召军队的话,只要粮草军械管够,日不落人觉得从中征召个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出来,并不是什么难事。

天竺人很能吃苦,因为种姓制度的关系,他们对于日不落人的压迫基本上是逆来顺受。

毕竟按照他们的宗教,在这个世界承受的苦难越多,转生投胎之后,他们的种姓地位就越高,下一辈子极有可能会变成高种姓的贵族。

因此,除非是真的把他们逼到了绝路,否则的话天竺人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站出来反对日不落人的统治的。

也正是因为这一优良’的品质,使得日不落人可以用极低的成本来统治天竺。

也能尽可能的从天竺人的身上榨干最后一滴油水,天竺每年出产的粮食,日不落人只留了很少一部分给天竺人,其他的都运回本土。

就算本土的国民吃不了那么多,他们拿出去卖,或者是拿去酿朗姆酒,也不会将这东西留在天竺,让天竺人吃饱饭。

日不落人在占领天竺之后,天竺爆发过多次的大饥荒。

因为天竺的人口实在是太多,所以每一次的饥荒爆发,都会导致大量的人口饿死。

这样的经历让天竺人养成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忍耐力,他们对饥饿的忍耐力超乎想象,几乎常年都维持在食不果腹,却又饿不死的边缘。

这种情况下,日不落人根本就不需要付出太高的成本,并不需要支付他们太多的军饷什么的。

日不落人只需要拿出一些发霉的粮食出来,就能招募到足够数量的仆从军了。

天竺本身有恒河平原这个大粮仓存在,加上他们今年出产的粮食不用运回日不落本土。

所以殖民地总督的手中积累了不少的粮食,利用这些粮食,在少壮派军官的组织之下,他们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像是吹气球一样,迅速的组织起来了一支规模超过百万人的天竺人大军。

这些天竺人大军的武器装备相当简陋,大部分都只有老式的滑膛枪和火绳枪,只有少量的大炮。

这些都是当初日不落人为了入侵天竺准备的武器,因为准备的年代过于久远,所以这些武器相较于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武器而言,在性能上已经落后了至少两代了。

而且年代久远,所以很多武器都因为年久失修不堪在用,发到天竺士兵手中之后,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多都没办法开火,一些还发生了炸膛,导致天竺士兵对于这些武器缺乏信任,这东西在他们手中跟烧火棍没多大区别了。

日不落人在天竺没有多少工厂,更别提军工厂了,所以哪怕知道天竺人手中的武器不行....他们依旧选择将这支军队带出来,让他们跟汉军拼命。

在他们看来,就算天竺人无法击败汉军,只要能消耗汉军的锐气和弹药,稍微阻挡一下汉军的推进速度,

就已经达到他们想要的目的了!

英军的目的很快就被汉军识破了:

“天竺的雨季快到了,这个时代的交通条件对于大军而言简直是灾难,尤其是下雨之后的道路,泥泞不堪,几乎难以行走,带着辎重和大炮的部队在这样的地方行走会非常困难,再加上天竺南边都是高原,本来就走不快,所以日不落人大概是想要用这样的办法,拖住我们的脚步,消耗我们的锐气之后,再伺机反攻吧?”

李秀成的经验丰富,他很清楚日不落人心中如意算盘。

“现在距离雨季还有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将军,我们能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之内走出德干高原吗?”

天竺南边的高原面积很大,而且绵延的范围很广,汉军是从锡兰北边的地区登陆的。

这里位于天竺半岛的最南端,从这里往北打,可以一鼓作气将日不落在天竺的所有势力连根铲除。

但是,这么做的缺点也很明显,他们要打到德里的话,需要消耗很长的时间。

只是,雨季马上就来了,他们等不了那么久了!

“如果我们从陆地上进军的话,那说不定就真的抵达不了了,但是,我们还有另外一种选择!”

李秀成看了一眼地图,将手中的指挥棒指向了东边,那里是天竺恒河的入海口。

“我们从这里逆流而上,直扑日不落人的核心所在,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