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踏足三国但求潇洒 > 第73章 赵云名动天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号外,号外,廌国发兵攻打乌桓,大败苏仆延,赵云阵前斩将!”

就在护卫军稳扎稳打,压榨踏顿的生存空间之时,长江沿岸的城池中的卖报小童正费力的嘶喊着这惊天消息。

江南多安逸,自从舟山群岛被海军占领后,开始发行报纸以来,阅读廌国月报已经成为长江沿岸城市百姓们的文娱活动之一,许多的茶楼酒肆也因此而兴起。廌国月报每个月分上下两期,有些世家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和影响力,通过报纸上刊登的地址,直接找到舟山群岛上的舟山报馆,买断了当地的发行权,使得廌国月报更快更远的传播了出去。

听到卖报小童的吆喝,路人倒也没觉得有什么,毕竟这年头到处都在打仗,身在江南对于乌桓人也没有什么概念。不过看今日的报纸版面比以往都要大得多,却引起了他们的好奇,有不少人都上前购买看一看。

首先印入眼帘的是报纸上的一幅素描画像,一匹骏马马蹄扬起,马上一位年轻的将领一手握缰绳,一手持枪前指。素描画最是惟妙惟肖,看报之人纷纷惊叹于作画之人的画技卓越。也有人感叹少年将军的英武不凡。

报纸上报道的内容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首先用了大量的文字描写了乌桓人每年对北疆汉人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让江南百姓也体会到了北疆汉人生活的不易,和异族入侵所带来的痛苦。

接着写了乌桓人乘着今年袁绍和公孙瓒开战之际,南下烧杀抢掠,致使数百万百姓或流离失所,或成刀下亡魂,或被劫走成为乌桓人的奴隶。廌国军政部的几位大佬得知消息后大发雷霆,忍无可忍,怒而发兵十万,誓要让乌桓人永远臣服。

看到这里,百姓的情绪也被调动了起来。

再往下就是描写了与乌桓单于苏仆延的大战,着重描写了赵云是如何在阵前斗将时枪挑四将的场景。乌桓第一勇士在赵云的手下也走不过五个回合。又描写了大军混战之际,廌国护卫军将士是如何的英勇无畏,如何的与敌人同归于尽。将几个可歌可泣的英雄士兵的名字也都报道了出来。这之后又提到了赵云是如何在万军丛中如入无人之境,每当我方将士遇到敌方猛将横冲直撞之时,赵云就会奇迹般的出现并一枪刺穿敌将的咽喉。乌桓十五万大军被辽东军打的大败,最终乌桓大军被全歼,斩杀九万多人,俘虏五万多人,苏仆延也被生擒。护卫军也牺牲了两万将士,重伤一万将士,轻伤将士不计其数,几乎人人带伤。战争是残酷的,但是所有的护卫军都发誓要彻底消灭乌桓,不死不休。

文章的最后写了廌国官府对牺牲将士的抚恤,和重伤将士的后续安排。官府向牺牲将士家属发放五千铜币,并且其父母从此见官不跪,官员当以礼待之,还可减刑一次。重伤将士的医药费由官府承担,伤愈后无法再从军的,安排做官府小吏。

这一版文章直接震惊了世人,廌国护卫军的战力、赵云的勇猛、官府的抚恤,这些都让那些诸侯和百姓都震惊的说不出话来。辽东是苦寒之地,尽管知道廌国占领了那里,也没有引起中原诸侯的重视,没想到廌国居然还有这么一只强军,而且廌国这么有钱。赵云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居然如此勇猛。官府的抚恤就更加夸张了,前无古人的壮举。甚至有人在想,自己如果在廌国护卫军,是不是巴不得自己被战死?既有金钱,又有荣耀啊。大汉以孝治国,这不就是最好的孝顺吗?当官的则在想,护卫军这是缴获了多少财富,才能这么挥霍啊?

报纸的第二版开篇是本报记者采访廌国军政部次席程羽的文章。

记者:“程次席,请问在廌国三面受敌的情况下,护卫军出兵十万是否会导致廌国兵力空虚?”

程羽:“嗯,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问出了许多中原人心中的担忧!”

记者:“多谢长官夸奖,有您这句话,我回去肯定有奖赏了!”

程羽:“看来你们报馆的待遇不错,哈哈。我廌国有的是最勇猛的士兵,胆子大的尽可来试试,定叫他有来无回。不过,话说回来,自从我们和扶余国双方互市以来,扶余国的百姓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甚至有不少扶余国的百姓会前来我们廌国做工。扶余国从中获得了许多的好处,我相信他们想要进攻我们的可能性不大。至于大汉,公孙瓒和袁绍忙着内斗呢,也不太可能进攻我们。当然啦,他们如果想要入侵我们廌国,对于我个人来说是非常欢迎的。这样我也好有理由在军政部会议上提议出兵消灭他们。你说对吧?”

记者:“长官,您可真幽默。请问军政部真的能够支付如此多的抚恤吗?”

程羽:“这个问题问得也非常好,我相信那些掌握一方军政的人都想问这个问题。这么说吧,我们廌国其实也不是那么的富裕,但是那些常年掠夺大汉的异族钱多啊。光是一个苏仆延,我们就缴获了数百外的牛羊马匹,金子更是要用箱来数的。所以我的意思呢就是,杀异族就不会差钱,这点抚恤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在我大汉内部打来打去的那些人都是二傻子,打死打活的打了半天,结果都打成了穷光蛋。你说是不是很傻?那些为他们出谋划策的自比千古名臣的谋士是不是更愚蠢?都不想想未来在史书上留的究竟是骂名还是美名。”

记者:“请问您对赵云赵子龙这位小将如何评价?”

程羽:“赵云,有名将之资!赵云年轻、英俊、孝顺、谦逊、善良、爱民、武艺高强、学识远超同龄人、见识长远,用我们军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嫁女当嫁赵子龙’。”

记者:“请问这么多的俘虏,您打算如何处理?”

程羽:“俘虏多吗?我觉得一点也不多。这些乌桓人对待汉人何其残忍!我本想全杀了的,但是太便宜他们了,所以我要这些俘虏去修路,去挖矿,去修筑城墙,去干他们应该干的事情,让他们慢慢的赎罪。你看,打异族多好,俘虏都是干苦力的好手。何苦去欺压我们汉人百姓呢,缺人去抓就好了。我廌国永远都不会有徭役。我廌国连当兵都是抢着报名的,当兵杀异族有很多钱,我廌国的百姓可比其他地方的百姓聪明多了。”

记者:“请问护卫军是要打败所有的乌桓人吗?”

程羽:“格局小了不是?我刚才怎么说的?杀异族才有钱,所以我廌国护卫军不会结束征途,要一路打下去,将所有草原异族的财富全部抢过来。越打越富的事情,傻子才不去做,对吧?我们全廌国的百姓格局都大得很,也都想发财的很,全都嗷嗷叫的让我们护卫军去杀异族呢。”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报纸的第二版接下来记载的是本报记者采访廌国百姓的文章。

首先被采访的是一位忙碌在田间的老农夫。

记者:“这位老农,请问您知道这次昌黎大捷吗?”

老农:“当然知道,我忙完都会去那边的报亭听人读报纸的。杀的好啊,我本是从青州逃过来的流民,全家就剩下儿子和我了。这里的官员都是好人,我们一到这里,他们就给我介绍了一个媳妇,儿子也去当兵了,当兵有很多军饷。这次也出征了,听说已经立了功。老头我高兴着呢。”

记者:“战场很危险,您就不担心?”

老农:“没事,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我已经有孙子了,不绝后就行,反正儿子这条命本来就是捡来的,留在青州早就死了,哪有现在的好日子。”

第二个被采访的百姓是一位正在街头买簪花的少女。

记者:“这位小姐姐,请问你知道这次昌黎大捷吗?”

少女:“呀,知道呀,赵云好俊,等他凯旋的时候,我一定要去迎接!”

记者:“听说赵云还没有结婚。”

少女:“是啊,我要给他生孩子,羞死了,羞死了”

记者旁白:“少女跑远了……廌国的少女如此直白的吗?”默默的感叹廌国的女子还是可以的,敢说敢爱。

-----------------------

随着报纸的传播,这次昌黎大战引起了全大汉的关注。不同的人关注点也不同,有钱读报纸或者去茶楼的百姓们是对乌桓人的义愤填膺和对强大护卫军的兴奋;闺中少女是对赵云的疯狂,素描手法画出了赵云的英俊和帅气;军中将领是羡慕赵云的盔甲和白马,以及浓浓的不服气,乌桓勇士算什么东西,本将照样能一枪干翻;诸侯手底下的谋士们对程羽嘲讽他们的话又羞又恼,当然,不包括荆州的,他周围就没有异族,有心无力;诸侯是对程羽的话有气愤有深思,对廌国护卫军的战力有惊讶,要知道公孙瓒打了这么多年也没能有这么大的胜利;汉天子刘协很想说要派使者去廌国,把土地还回来,这是大汉的领土;茶馆外偷听的乞丐提炼了老农那句话里的意思‘去辽东有土地有媳妇’。刘备的心情最是复杂,我的赵云啊,怎么一去辽东就天下闻名了,现在比自己的名声都响多了,岂不是说我埋没了他?欲哭无泪。

各种人有各种心态,但是所有人都对赵云情绪很深,有嫉妒,有羡慕,有爱慕,有不屑,有爱才,有懊悔。赵云这次彻底被大汉家喻户晓了。可怜的赵云还不知道发生的这一切,还在忙着怒饮乌桓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