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 第389章 行,老子现场直接创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9章 行,老子现场直接创作!

“小许,这个广播剧的提案,我非常喜欢,也真心希望能和你合作。不过,这个故事我是真欣赏不来。第一,有抄袭《斩仙》的嫌疑。当然,可以说是借鉴和致敬,但我不喜欢和别人用一样的东西。除非《斩仙》的作者亲自过来。第二,这个故事离我们太远,太缥缈,主角成天只是修炼,练酒,喝酒,打架,谈对象,其余啥事也不干。这是一种不好风气。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不喜欢这个故事,无法代入其中。而我作为易城广播台的主任,这么多年下来,很清楚听众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我们作为官媒,既要负责信息真实性,也肩负对人民大众的引导性。如果可以,我希望小许你回去,可以再创作一个故事。”

许灼心沉谷底,知道话说到这份子上了,无法反驳。

毕竟主权在人家手里。

他笑着道:“那您说,我洗耳恭听。”

“我对创作故事有几个要求。第一,一定要贴近现实,不要离人民太远,不要离时代太远。第二,我希望能引入一点点时下流行的修仙元素,但不要太多,多了就虚了。另外,是引入,不是借鉴。第三,我想要的这个故事,主体上是科幻的,能够引起人们对生活前进的渴望,期待科技发展。”

尼玛,你怎么不去死呢,你死死掉行吗?

贴近这个时代的,既要仙侠特么又要科幻。

老子当叮当猫好不好?

许灼内心已经把这个鹿壮华骂了个狗血淋头,不把他当人看了。

这些要求在未来,似乎不算不可行。

但在这个时期……

如今是什么时期?

如今是什么风气?

这特么的完全就是在刁难人。

一个地方广播剧,直接提出了时代级题材难题,这就是故意刁难。

袁如辉皱着眉头道:“鹿主任,这未免有些难了……”

鹿壮华笑着道:“谁说不是呢,我们也不容易,你见谅。”

许灼呵呵一笑:“其实也不难,鹿主任提出的要求完全合情合理嘛。”

“哦?”所有人都看向了许灼。

鹿壮华有些惊疑不定。

本质上,他就是刁难。

因为看到这份广播剧的策划时,他已经有了配套好的题材。

祝台长能够那么搞,他同样这么搞,搞得比祝台长还好。

这不就是借力打力,自己从中周旋……

不,乃是斡旋。

他以斡旋左右之力,把这个局盘活,提高自身地位。

就像如今的客玉评一样。

原本也都是同行,不过是区区一个主编,有啥了不起的?

还不是一本《斩仙》让他也成了行业内炙手可热的人物。

还真以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

说难听点,那《斩仙》去了别的平台,一样牛逼。

没了你客玉评,还有张玉评,李玉评,王玉评。

至于袁如辉和这小孩,太异想天开了,本就不是这一行的,插足这一行干嘛呢,真以为他看不出,是想借着这广播剧宣传那地方酒水么?

把他当傻子了?

许灼坐下来道:“各位知道工业革命吗?”

“当然知道。”

在座的都是知识分子,这种事怎么不知道?

可这年头的知识分子和后世不同。

因为后世有网络,有短视频平台,那是真正的信息大爆炸。

人是社会性动物,只要接触网络,一些不相干领域的事不知道都难。

如今则不同,完全就是隔行如隔山。

同样是学数理化的知识分子,甚至分不清嘉靖和嘉庆。

一个搞诗歌的,同样可能分不清嘉庆和嘉靖。

所以,许灼问道:“请教下各位,工业革命的历程和时间。”

“这……”鹿壮华哑火了。

还是他儿子开口道:“第一次工业革命,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从不列颠开始,标志是蒸汽机,人类开始进入蒸汽驱动的工业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发明和运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我们目前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期间,本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原子弹、计算机出现,标志着我们这个时代,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差不多……”许灼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这就对了……”

“什么?”众人不解地看向许灼。

只见许灼抿了一口酒,吃了两口菜,似回忆一般开了口。

“我听过这么一个故事,是关于我们家的。”

“我爷爷出生在一九二零年左右……”

“我爷爷的父亲,有兄弟姐妹几个,也就是他的堂兄弟。”

“当时我们家在本地也算有名,开酒楼和开当铺的,田也不少。”

“我爷爷的舅舅,也就是我太公公的舅哥,是苏州那里开金楼的。”

“我太公公最小的兄弟,也就是我叔公吧,当时因为家里兄弟太多,只能分家,其中长子分得最多,因为要掌家嘛。”

“他们活跃的年代还是清朝——”

“慈禧不是一九零八年死的吗?”

“我小叔公活动的那年头,这位太后老佛爷还没去世呢。”

“当时啊,他在海城。”

“海城那里,外滩,十里洋场……”

“他跟我说的是,头次去海城,看到漆着红字的乌黑大机器,冒着滚滚白烟,瞧着啮合紧密的齿轮机械运转下,推动着庞然大物在冰冷铁轨上无情行使,一路穿梭过旷野、森林、山川、湖泊,或朝霞升起,或夕阳西下,或暴雨,或烈日,单单一趟旅程,便享受到了常人一辈子无法见到的情形,他傻了。”

“不过,也是这样,让他决心从事和机械有关的行业。”

“于是经历一番波折,他花光了分家时,身上带出来的积蓄,终于拜师一名海城租界里的老钟表匠为师。”

“那个老钟表匠姓徐,叫徐龙芝,法文名叫朱尔斯。”

“这徐师傅早年家里老有钱了,去法兰西留学,结果中途家中遭到变故,他在国外没了钱,也回不来,学业也继续不了,怎么办?”

“他就一个人先去面包房打工,然后去餐厅。”

“逐渐有钱后,他开始跟着人家学钟表,最后完成学业,拿了一笔钱回家了,可那时整个海城早已物是人非。”

“那时海城老大不还是黄金荣嘛。”

“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号称海城三大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