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年,李山又感受到了等待揭榜的滋味儿,既期待又害怕。
在工部办事处,他焦虑的走来走去,属下们还是头一次见到卸掉云淡风轻面具的李山,纷纷上前宽慰。
“大人,令弟文章一向做的不错,想必这次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是啊大人,估计现在已经揭榜,再过不久我们就能得到消息了。”
李山强撑起一抹笑,然后故作淡定的回到自己座位上,但一点儿公务都看不进去。
当年他读书时似乎都没这么着急过,兴许是这段时间他对海哥儿的压力感同身受了吧。
就在李山多次向外张望时,有工部小吏喜气洋洋的进来向他道贺。
“大人,恭喜恭喜!”
此话一出,李山有些恍惚,他们家又出了一位进士了。
其他属下们一听连忙过来祝贺,比刚刚真心实意了许多,毕竟刚才还要考虑到万一没考上的情况。
同时也有不少人在心里感慨,李家居然只靠一代人就在官场站稳脚跟了。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独木难支,李山又无妻族扶持,若是后继无人,恐怕要不了多久李家就会落败下去。
但现在不一样了,前有李山顶立门楣,后面有李海初入官场,下一代目前看来出息的概率也很大,再加上李海还与周家定亲了,大家在谈论起李家,没人会再想起“泥腿子”这个称号了。
待李山下值回到家,阖府上下都喜气洋洋,二老爷李海会试得了第四十七名,所有下人们都得了两个月赏钱。
春溪跟在李山身后笑的脸都快裂开了,他是真心为主家高兴。
“小叔小叔,带我们去骑大马~”
铮铮对着李海撒娇的说道,正巧被刚回来的李山听见,连忙制止。
“铮铮,你小叔还要准备殿试,不得打扰。”
连一向宠爱铮铮的三个老人也劝她,等到她小叔考完试再说。
铮铮吐了吐舌头:“好啦,我是那么不听话的孩子么?那小叔,你考完一定记得带我去骑大马哦~”
李海笑着伸出小指头对侄女保证:“好,我们拉钩!”
……
几日后的殿试,没出李山意外,李海取得了第四十五名的成绩,得中进士。
跨马游街,好不得意。
李家也正式开始准备李海的婚事儿,时机正好。
*
安平镇。
消息灵通的白坤之在顾家私塾的丁字号教室外等待着好友下课,一见到阿漠出来就迫不及待的跟他分享。
“阿漠,安平镇又出了一位进士。是李大人的弟弟!”
白坤之虽然没对阿漠明说过他的身份,但阿漠已经猜测到对方恐是官家子弟,怕是和李大人也有些关系。
“真的?那可真是太好了!”
阿漠弯了弯眼睛,他不知道如何表达出这份喜悦,只能尽力搜刮祝福的句子。
所幸白坤之一早就知道阿漠什么性子,也不觉得有什么,他一把搂过阿漠对他说:“我在顾夫子书房看到个好东西,肯定对你有用。走!”
阿漠摸着那一摞厚厚的笔记,心中震撼不已,据说,这是当年李大人读书时的笔记。
他在翰林院时就对以前的笔记进行了梳理,除了给好友亲族送了外,还给顾夫子送来一份。
自从有这份笔记后,阿漠除了帮忙教小孩儿识字外,就躲在顾家给他提供的房间钻研。
越是认真看,他越是感受到李大人除了知识渊博外思想还极其天马行空,在这之下也能看出其对普通百姓的一份共情。
突然其中有一篇文章,似乎是李大人随意写的,与他其他偏向沉重内敛的风格不同,十分轻松随意,让阅读者感受到作者似乎是在沉重生活中得以喘息。
文章中说,他有一双弟妹,妹妹乖巧善良,弟弟调皮可爱。
但因求学的缘故很少和他们相处,可哪怕很少回家,弟弟也十分缠着他。
娘说弟弟是听着他故事长大的,最是佩服他这个哥哥。
有一次他要出远门,弟弟抱着他腿哇哇哭,哄了半天才得以脱身。
回来后娘告诉他,他弟弟差点丢了,原来是有读书人路过,他以为读书人要去的地方都是一样的,所以悄悄跟在了对方身后。
当时家里都急疯了,幸好那读书人是个好的,发现有小家伙跟着他,问明情况后,就将其提溜起来送回了家。
他得知后又是心疼又是生气,怕以后又出现类似情况,就将还没到年龄的弟弟送到了启蒙老师的私塾去。
但李大人在文章中也有些惋惜,开始读书了的弟弟没那么调皮了,性格也渐渐内敛,倒是少了几分乐趣。
这篇文章上还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了两个小娃娃,一扎着发包没门牙的小女孩儿,和一个被一只手提溜着紧张到双手双脚绷直的小男孩儿。
文章虽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字里行间都是温馨与趣味儿。
阿漠摸了摸那两个简笔画画的小人儿,然后合上这本笔记就去吹灭了烛火上床休息。
他把自己裹在温暖的被窝里,轻声说了句:“祝贺你,金榜题名了!我将来也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