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穿越大秦,始皇求我做女帝 > 第309章 增加算学和律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赢无忧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道:“若有人欲报名参加科举,首先应当前往当地官府,详实登记其过往经历与所行之事。不仅如此,还需邀请邻里作为证人,共同签署并画押确认此人品行端正,并无任何不良记录留存。与此同时,官府亦应精心设计一系列考验关卡,例如构建面对不义之财时能否坚定守护本心的情境模拟场景等等。倘若历经这般严密筛查之后,仍无法察觉某人品性不佳,那便只能归咎于郡县官员们的失职无能了。”

秦王闻听此言,不禁喜笑颜开,笑道:“哈哈,吾儿果然思虑缜密且面面俱到!此事便依照此计施行吧。”

这时淳于越站出来,拱手施礼道:“公主之规划诚然详尽周至,然此次科举考试之具体内容究竟该作何安排呢?毕竟不可毫无区分地一概而论呀。”

赢无忧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那笑容如春日暖阳般和煦温暖,令人心生亲近之感。她身姿挺拔,气定神闲地回应道:“大人所言极是,不无道理。以我之愚见,这会试部分不妨着重考查经史子集以及治国理政的策略方法等等诸如此类,以此来深度挖掘诸位学子们在学问造诣方面究竟达到了何种层次与水平。不仅如此呢,我认为还应当将算学和律法也纳入到考核范畴之中。而关于殿试嘛,则应由父王亲自拟定题目才好。”

话音刚落,人群中忽然传来一道洪亮的声音,高声反驳道:“把算学和律法加入到考核当中,实非妥当之举啊!”

赢无忧闻声抬起眼眸,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说话之人乃是孔甲。面对这位孔甲的质疑,赢无忧的神色依旧淡定自若,没有丝毫慌乱之意。她微微一笑,轻声说道:“不知孔大人因何缘故会觉得此举有所不妥呢?当今之世,朝廷治理天下,算学可是关系着民生赋税的征收以及各类工程建设的规划营造;而律法更是维系国家社稷稳定安宁的重要基石呀。身为官员,如果对算学一窍不通,那么又该如何去保证税收赋役的分配能够做到公平合理,那些水利工程的相关数据计算又岂能不出差错?同样的,如果对律法茫然无知,又怎么可能做到公正无私地判案断狱,从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呢?况且咱们大秦向来都是依靠法律制度来治理国家的,重视律法那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孔甲一时间竟然不知该如何回应,他的脸色瞬间涨得通红,支吾着说道:“这……从古至今,算学一直以来都并非主流的学识啊!很少有人会专门去深入地钻研和学习它。若是就这样贸然将其纳入科举考试之中,恐怕会有一些真正有才之士,仅仅是因为不太擅长算学而导致最终名落孙山。”

赢无忧听后微微一笑,镇定自若地反驳道:“我大秦国所需要选拔出来的,应当是那些能够适应大秦不断发展变化需求的人才。如果众多学子们仅仅知道死记硬背经史子集等传统典籍中的知识,然而对于实际事务的操作与处理却是一窍不通,那么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对于我们整个大秦又能有什么实质性的益处呢?”

秦王听后也轻轻地微微点了点头,显然对赢无忧所言表示出了一定程度的认同。看到秦王的态度之后,赢无忧紧接着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此次新增设的算学以及律法在科举考试中所占的比重,本来就不会高于经史子集这些传统科目。之所以如此安排,不过是想稍微加以考察衡量一下考生们在不同领域方面的才能罢了,以求做到全面考察人才的学问素养。”

众人听完这番话后,虽然心中仍然存在着些许的异议,但仔细琢磨一番,似乎也觉得这种说法确实不无道理可言。秦王见此情形,当即朗声宣布道:“寡人觉得嘉阳所言甚是合理,关于科举一事,便按照她所提出的方案来执行吧!”

这时,只见叔孙通微皱眉头,若有所思地开口问道:“科举一事固然至关重要,但试想一下,如果那些身处偏远之地的学子们,先是历经童试之艰辛,紧接着又要赶赴乡试考场,而后更是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地赶往咸阳城参加会试以及殿试。如此一来,他们一年之中大半年的光阴便都耗费在了漫长的路途之上。由于长时间奔波劳累,真正用于专心致志研习学问的时间少之又少。更糟糕的是,这些学子极有可能会因长途跋涉导致身心疲惫不堪,甚至会在路上染上疾病或出现身体不适等状况。如此一来,原本颇具才华之人,很可能就会因为路途遥远这一因素而被耽搁误事。那么对于这一部分学子而言,这种情况难道不是有失公允吗?”

赢无忧略作沉思,随即缓缓应道:“叔孙大人所说的确实不无道理。正因如此,儿臣提议不必将所有考试都安排在每年进行。可以让童试保持每年举办一次;至于乡试,则改为每隔三年举行一次考核;而会试则定在乡试结束后的次年进行,也就是说每四年才进行一次会试考试;最后,殿试则在会试放榜之后立即考核。如此这般安排,即便是那些来自远方的学子,也能够拥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去应对各项考试,从而减少因路途遥远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王绾拱手向赢无忧询问道:“不知公主欲将科举考试考场安排于何处呢?”

赢无忧缓声回答道:“关于场地一事,目前尚未找到合适之处,想必不出几日定能找到一个适合之地。”

王绾听闻此言,赶忙说道:“公主殿下若有任何需求,微臣必定全力以赴、鼎力相助!”

赢无忧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浅笑,轻点点头说道:“多谢丞相大人美意,若真遇难题,自会劳烦丞相大人相助。”

此时,一旁的李斯也开口发问道:“那么此次科举考试,公主计划让多少人通过考核呢?”

赢无忧稍作思索后回应道:“此事需依据各郡县所呈报上来的参考人数而定,待到那时,再依照具体情况与诸位共同商讨。”

李斯和王绾皆未能从赢无忧处获取到他们期望知晓的确切信息,心中不禁有些郁闷,但二人深知此刻不宜过于激进,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于是只得暂且罢休。

而高坐于上方的秦王则面带欣慰之色,目光满含赞赏地凝视着赢无忧,笑着夸赞道:“嘉阳果真聪慧绝伦啊!竟能将科举这般大事安排得如此条理清晰、明明白白,诸位对此可有不同意见?”

众大臣彼此交换了一下眼神,齐声应道:“臣等并无异议。”

秦王微微点头,表示满意,他缓声道:“既然如此,那么接下来诸位爱卿需全力以赴地协助嘉阳筹备此次科考事宜。若有谁敢在此事上横生枝节、蓄意阻挠,寡人定然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话音刚落,殿下群臣齐声高呼:“大王英明!”这声音震耳欲聋,响彻朝堂。

赢无忧恭敬地向秦王行了一个礼,然后郑重其事地领受了命令。秦王见状,轻轻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可以退下了。站在一旁的福德高声喊道:“退朝——”随着这声呼喊,满朝文武大臣们纷纷鱼贯而出,离开了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