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群英录 > 第44章 智激周郎破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诸葛亮身姿修长挺拔,一袭月白色的长袍随风轻轻拂动,那长袍的质地似是上好的丝绸,在阳光的映照下隐隐泛着柔和的光泽,宛如月光倾洒于身,使他看起来仿若云间漫步的仙人。他面庞白皙如玉,透着温润而迷人的光泽,剑眉斜飞入鬓,双眸深邃而明亮,仿若藏着无尽的智慧星辰,幽深得如同夜空中最神秘的星系,只需轻轻一眼,便能洞悉世间万象,仿佛世间的一切阴谋诡计、人心善恶都在这目光的扫视下无所遁形。鼻若悬胆,挺秀而精致,唇色淡红,微微上扬的嘴角带着一抹自信从容的浅笑,那笑容似春风拂面,给人以安心之感,却又在不经意间透露着他胸有成竹的睿智。头戴纶巾,纶巾丝带在风中优雅地舞动,更添几分儒雅之气,仿佛他的每一个动作都能带动周围的气流,形成一种独特的气场。手中羽扇轻摇,那羽扇的羽毛洁白如雪,根根分明,似有魔力,每一次挥动都仿佛在拨动命运的琴弦,举手投足间尽显超凡脱俗的风范,令人不禁心生敬仰,仿佛他是来自另一个时空的智者,专为这乱世带来转机。

诸葛亮深知周瑜在东吴的地位举足轻重,欲成孙刘联盟,非得周瑜全力支持不可。于是,他巧施妙计,欲激周瑜坚定抗曹决心。

这日,诸葛亮在鲁肃的引领下,步入周瑜的府邸。只见庭院中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嫩绿的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似在低语着这乱世的风云变幻;五彩斑斓的花朵竞相绽放,散发出阵阵馥郁的香气,却无法驱散众人心中的凝重。周瑜闻得诸葛亮前来,整了整衣冠,昂首阔步而出。他身姿挺拔,气宇轩昂,一袭锦袍质地华贵,绣工精美,袍上的纹路随着他的步伐起伏,仿若活物,随风而动时,恰似神只降临凡间,那星目之中透着英气与睿智,宛如夜空中闪烁的寒星,明亮而锐利,嘴角噙着一抹似有若无的微笑,却又让人难以捉摸其心思,仿佛在他平静的面容下隐藏着无尽的权谋与算计。

诸葛亮见周瑜前来,微微拱手,神色从容,率先开口道:“公瑾可知,曹操于漳河之上新筑铜雀台,广选天下美女置于其中。曹操本就是好色之徒,听闻江东乔公有二女,大乔沉鱼落雁,小乔闭月羞花,曹操竟为此发誓,愿得二乔,置于铜雀台,以乐晚年,此生方无憾事。”说罢,他目光紧紧锁住周瑜,似要从其神色中探寻出一丝波澜,那目光犹如实质,带着洞察人心的犀利。

周瑜初闻此言,心中猛地一震,犹如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一颗巨石,掀起惊涛骇浪。然面上却强作镇定,只是那握着剑柄的手指微微收紧,骨节泛白,犹如一只即将出笼的猎豹在极力压抑着自己的愤怒,那压抑的力量仿佛能将手中的剑柄捏碎。他轻咳一声,故作淡然地说道:“先生此说,可有凭据?莫要空口无凭,蛊惑人心。”可其心中却如翻江倒海一般,暗自思忖:“那大乔乃是孙策之妻,小乔乃我之爱妻,曹操竟有此等亵渎之心,实乃可忍孰不可忍!此仇不报,我周瑜枉为东吴臣子,更不配守护心中挚爱。但诸葛亮此语,是真是假?莫要中了他的圈套,且先探个明白。”

诸葛亮见状,心中暗喜,却仍不动声色,缓缓从袖中取出一份伪造的书信,递与周瑜,道:“此乃曹操之子曹植所作《铜雀台赋》,公瑾可自行观阅,其中‘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之句,便是明证。”

周瑜接过书信,匆匆览阅,那目光扫过诗句之时,恰似一道闪电划过夜空,瞬间点燃了他心中的怒火。他的双目圆睁,怒火在其中熊熊燃烧,好似要将眼前的一切都焚烧殆尽,那眼神中的火焰仿佛能将纸张点燃,脸色涨得通红,犹如被鲜血浸染,额头上青筋暴起,如一条条蜿蜒的小蛇在跳动,似乎要冲破皮肤的束缚。他猛地将书信掷于地,转身拔剑,那宝剑出鞘之声清脆悦耳,恰似冰裂之音,寒芒闪烁,似要划破这沉闷的空气,宝剑的剑身寒光凛凛,映照着他愤怒的面容,更添几分肃杀之气。他怒喝道:“曹操老贼,竟敢如此欺我!我与他势不两立!”此时的周瑜,心中唯有一个念头:“定要让曹操为其狂妄之言付出惨痛代价,护我江东,保我妻室。我要用曹操的血,来洗刷这耻辱,哪怕拼上我的一切,也绝不退缩。”

鲁肃在一旁,早已惊得目瞪口呆,他未曾料到诸葛亮此计竟如此巧妙,直击周瑜要害。他张了张嘴,想要劝解,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是眼神中满是担忧,生怕周瑜因一时冲动而坏了大事,那眼神中满是对东吴未来的忧虑与不安,仿佛看到了东吴在曹操的铁骑下沦陷的惨状。

诸葛亮却微微摇扇,神色平静,仿若一切皆在其预料之中。他轻声道:“公瑾莫要冲动,曹操兵多将广,其势汹汹,仅凭东吴一己之力,恐难以与之抗衡。”

周瑜闻得此言,心中一凛,渐渐冷静下来,他深知诸葛亮所言不虚。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收剑入鞘,那宝剑入鞘之声沉闷厚重,似是将他的愤怒暂时封印,又像是在积蓄力量,等待着爆发的那一刻。他凝视着诸葛亮,目光中多了几分敬重与钦佩,心中暗思:“这诸葛亮果然智谋过人,能在此时如此镇定地剖析局势,看来联刘抗曹确有必要,且听听他有何退敌良策。”于是沉声道:“先生所言极是,那依先生之见,该当如何?”

诸葛亮轻摇羽扇,踱步而言:“曹操虽拥百万之众,然其亦有诸多弱点。北方士兵,不习水战,此乃其一;长途跋涉而来,士卒疲惫,此乃其二;荆州新附,人心未稳,此乃其三。我主刘备虽兵败当阳,然尚有忠义之士,愿与东吴携手。若孙刘联军,以长江天险为依托,再施奇谋,定可破曹。刘备帐下有关羽、张飞等万人敌,皆可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所向披靡;更有赵云之勇,单枪匹马于万军之中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我之谋略,亦可为联军出谋划策,寻敌之破绽,一击致命。”

周瑜微微点头,他心中亦在权衡利弊。他本就有抗曹之心,经诸葛亮此番剖析,更是坚定了信念。他转头对鲁肃道:“子敬,速请主公前来,我有要事相商。”

不多时,孙权匆匆而至。他神色威严,目光深邃,犹如深不见底的幽潭,虽未言语,然身上散发的王者之气已令众人肃然。周瑜上前,向孙权深施一礼,而后将曹操的威胁以及联军的优势一一详述。他言辞恳切,条理清晰,时而挥动双臂,以助气势,仿若一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将领在战前部署,那动作充满了力量与决心,仿佛他已经看到了联军在战场上的胜利之姿。

孙权听后,眉头紧锁,陷入沉思。他深知这是关乎东吴生死存亡的抉择,一步走错,便是万劫不复。他的目光在周瑜与诸葛亮身上来回游移,似在探寻他们的决心与信心,那目光犹如天平,在权衡着利弊得失。良久,他缓缓起身,拔出腰间佩剑,那佩剑在烛光的映照下寒光凛凛,似能斩断一切犹豫与迟疑,剑身上的纹路仿佛在诉说着东吴的荣耀与使命。他大步走向桌案,猛地挥剑砍去桌角,那桌角应声而落,木屑飞溅,恰似点点繁星散落,又似东吴命运的碎片在飞舞。孙权厉声道:“诸将听令,有再言降曹者,与此案同!即日起,东吴与刘备联军,共破曹操!”他的声音坚定而洪亮,如洪钟大吕,在屋内回荡,震得众人耳中嗡嗡作响,仿佛敲响了东吴反抗的战鼓,激励着众人勇往直前。

此时,屋内众人皆被孙权的决心所感染。周瑜单膝跪地,抱拳高呼:“主公圣明,臣愿效死力,与曹贼决一死战!”他的眼神中透着决绝与无畏,仿佛已看到胜利的曙光,心中默念:“此役定要让天下人知晓我东吴儿郎的英勇,我周瑜的将才。”鲁肃亦赶忙跪地,道:“臣亦愿追随主公,不离不弃!”

诸葛亮站在一旁,望着这一幕,心中暗自欣慰。他知道,孙刘联盟已初步达成,这一场以智取胜的较量,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周瑜与孙权,在这场关乎命运的抉择中,展现出的性格与气魄,也深深印刻在众人心中,成为这乱世传奇中的一抹亮色。他轻摇羽扇,心中默默盘算着后续的战略布局,仿佛已经看到了曹操兵败的那一天,天下局势将因这一次的联盟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周瑜强抑怒火,沉声道:“诸葛先生,即便曹操有此狼子野心,可曹军势大,其战船蔽江,甲士如林,联军又凭何胜算?”他目光灼灼,似要从诸葛亮眼中寻得确切答案,心中却暗自思忖:“这诸葛亮说得轻巧,曹操兵力数倍于我,他到底有何妙计,还是只是在虚张声势?我且先听听他如何作答,若有半分不实,定不能轻信。”手中紧紧握着剑鞘,指节泛白。

诸葛亮羽扇轻摇,不慌不忙道:“公瑾莫急。曹军虽众,然北兵不惯乘船,水战之技生疏。我观曹军战舰相连,若用火攻,曹军必乱。且我主刘备虽新败,然有关羽率精骑可扰其后方,截断粮道;张飞于阵前可破其先锋,挫其锐气。我又闻东吴有黄盖、甘宁等忠勇之士,若与我军协同作战,各展其长,何愁曹军不破?”

周瑜微微点头,神色稍缓,心中暗自权衡:“火攻之策,确有可行之处。只是这风向难测,他却如此笃定,难道真有几分把握?若真能借得东风,此战胜算大增。”嘴上说道:“先生所言,确有几分道理。只是火攻需天时地利,此非易事。”

诸葛亮笑道:“公瑾岂不知,隆冬时节,风向多变。我已夜观天象,算定不日将有东南风大作,此乃天助我等。届时,公瑾可率东吴水军佯装败退,引曹军追击,黄盖将军率装满易燃之物的战船在前,待曹军追至江心,顺风点火,曹军战船必成一片火海。而我军可于两岸设伏,待曹军慌乱上岸,一举歼之。”

周瑜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钦佩,心中暗叹:“此人竟能料定风向,真乃神人也!若真如他所言,此战胜券在握。看来这诸葛亮智谋非凡,不可小觑,幸得是盟友,若为敌手,必是劲敌。”嘴上说道:“先生真乃神人也!竟能料定风向。如此,我东吴水军定当全力以赴。但粮草物资筹备,亦是关键,不知先生有何高见?”

诸葛亮神色凝重:“孙刘联军,当共享资源。我主刘备虽处困境,然荆州之地,亦有些许钱粮可作补充。东吴富足,可多筹备箭矢、船只修造之物。公瑾可安排专人负责调度,确保战时无缺。”

孙权在一旁听得仔细,此时开口道:“二位所言,皆合朕意。此役关乎东吴与刘备之生死荣辱,务必齐心协力,不得有丝毫懈怠。朕将亲率大军,为诸将督战,若有怯战退缩者,军法处置!”他目光威严地扫视众人,众人皆抱拳领命,气氛凝重而又充满斗志,仿佛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已在眼前徐徐展开,只待那东风起时,烽火漫天,改写三国之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