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袁仲显正与内阁及礼部商议登基事宜,有人进来。
“回殿下,今晨巡视的人发现逆帝袁伯谭已经死了。”
袁仲显抬头,有些错愕,大局已定,袁伯谭早已经没有了翻身之力,袁仲显并未杀他。不过,想到昨日袁伯谭的样子,即便昨晚不死,也是这两天的事情了。
袁仲显问道:“诸位大人以为如何处置逆帝袁伯谭?”
礼部知道,这是在问内阁的意思,而不是礼部。礼部官员识趣的没有说话。
“按照处置宫人的方法处置了便是。”
“他这种人该受世人唾骂,曝尸荒野。”
“他倒行逆施,该挫骨扬灰!”
……
如今,马太傅又回了内阁,听到几位阁老越说越不像话,袁仲显的神色也越来越冷,咳嗽两声,打断了众人的话,缓缓开口,道:“逆帝之行本是被魏贼所控,实非本意。”
有人跳了出来,大声喝道:“马太傅,你还要为逆帝说话不成,殿下可是因他背上骂名,还被迫远走北境,他这种人就该千刀万剐。”
“对,绝对不能就这么放过他,还有那个魏季礼,一起鞭尸才是。”
“对,还有魏家,所有跟魏家有联系的都得下狱。”
“是,绝不能给魏贼同党活路。”
安阁老趁机说道:“对,还有他要娶的那罗氏,也该……”
“够了。”袁仲显没想到安阁老竟然敢提及罗欣语,冷冷的瞥了一眼安阁老,然后看向马太傅,说道:“太傅,朕想听听你的想法。”
安阁老知道自己失言了,他太着急了。
如今的虞衡昭,有护驾从龙之功,又与袁仲显有同患难的情谊在,今后的权势怕是与当初的魏季礼不相上下。而罗欣语,曾经被困魏府一年多,又险些嫁给魏季礼,成为逆朝的皇后。一个不洁之人,有何面目留在虞衡昭身边,继续做宁远侯夫人。罗欣语的结局已经注定,不是被休,便是重病而亡,最好的结局便是青灯古佛一辈子。
而安阁老有一孙女,年轻貌美,又知书达礼,与虞衡昭正相配。安阁老急于占住虞夫人的位置,这才有些口不择言了。
马太傅也知道安阁老的心思,其实,这不仅仅是安阁老的心思,更是所有朝臣的心思。马太傅也动了心思,但是,他因着自家夫人与罗欣语交好的缘故,对罗家也有一定的了解,早已经把目光放在了罗家两位公子的身上,而非虞衡昭。这样,既能跟虞衡昭攀上姻亲,又不至于会惹恼袁仲显。
马太傅道:“殿下即将登基,如今的局面不适合大赦天下。于公,袁伯谭倒行逆施,该死。于私,他终究是先帝亲子,皇室血脉。臣建议将他从皇族除名,贬为庶人,后事交由应天府处理。”
后事交由应天府处理,便是草草了事。无论如何了事,都与袁仲显无关了。如此一来,既能彰显袁仲显仁慈,又可见储君威仪不容侵犯。
袁仲显对于马太傅的建议非常满意,道:“如此,便按太傅所言处理吧。”
朝廷明令:
逆帝袁伯谭贬为庶人,交由应天府。
魏氏一族及相关党羽全部下狱。
宁远侯虞衡昭讨逆有功,爵位升为定国公,世袭罔替。
翰林院编修罗浩,着升为吏部侍郎。
重新组建御史台班底,于御史台衙内树碑,为方御史大夫等人立传,凡入御史台者皆需诵读。
……
袁仲显顺利登基,一系列升迁贬斥下来,又废除了一系列的苛捐杂税,令百姓休养生息,朝局终于稳定了。
秋霜也被虞衡昭找到了。当初秋霜为保护罗欣语,被抓之后,便被挑断了手筋脚筋,丢在了街上,沦为了乞丐。被向云找到后,送去了乡下,如今,已经能够勉强站起来了。
得知了秋霜还活着,罗欣语自然是万分高兴的。这些天,罗欣语一直躲在宁远侯府,哦,不对,如今是定国公府。对于外面的事情什么都不知道。
虞衡昭因为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便请了罗大夫人每日来定国公府陪伴罗欣语。但是,今日,罗家要与太傅马家议亲,罗大夫人便没有过来。
罗欣语看向莫风,问道:“你可知道秋霜如今在何处?我想去见见他!”
莫风犹豫了一下,说道:“如今京中可能还有逆帝党羽残存,夫人还是过几天再去吧,若是夫人实在想见秋霜,我命人将秋霜接来便是。”
罗欣语叹了口气,道:“当初若非是为我,秋霜也不至于沦落到如今地步,我怎么好让他主动来见我。”
又想到可乐,那般好的姑娘,罗欣语有些心痛。
罗欣语已经发现了,虞衡昭不想让自己出府。
莫风想要转移了罗欣语的注意力,道:“莫阳来信,两位公子已经在来京都的路上了,再过几日便可到京都,夫人看两位公子的院落该如何安排?”
想到两个孩子,罗欣语便心怀慰藉,感激老天爷。原本她以为小儿子死了,没想到竟然还活着,就养在罗欣悟身边,这可是天大的惊喜。
罗欣语道:“两个孩子都安排在静澜院住着,等过一阵子,承儿搬去墨韵轩,萱儿便先跟我住着,等过几年长大了再搬出去。”
当初那个被柳墨送去北境的孩子,虞衡昭起名叫虞佑萱,萱指萱草,又萱堂之意,代指母亲。当初虞衡昭给孩子起名为虞佑萱,则是希望孩子的母亲罗欣语能够得天保佑,平安顺遂。
如今,整个京城,关于罗欣语的流言蜚语很多,总之一句话,罗氏不洁,不堪为国公夫人。更是在有心之人故意推波助澜之下,有无数关于罗欣语与魏季礼的香艳画本子问世。
毕竟,当年关于罗欣语和徐思念争抢魏季礼也不过是几年前的事情而已,很多人被人稍微一提醒也就都想起来了。越来越多的不堪揣测甚嚣尘上。
虞衡昭本想极力镇压的,但是,发现后面的推手太多,几乎占据了京都各大世家,甚至还有袁仲显的手笔。
罗浩倒是还好些,对于那些言语可以装作充耳不闻,转头寻些各家的错处,在各家子弟的官场政事上使些绊子,让对方哑口无言,有苦难辩。
罗涵虽然脾气暴躁,可也是有些分寸的,遇到那些胡言乱语,敢诋毁罗欣语的人,拽过来便是胖揍。
可是,罗海还小,功夫又不错,下手没有分寸,竟是当街杀了两个造罗欣语黄谣的人。偏偏,这两个人,一个是陈御史大夫的嫡子,一个是刘阁老的庶子。
这下可是彻底的捅了马蜂窝了。
朝中众臣,皆是上书,要求严惩罗家,欲置罗家于死地。
袁仲显也没想到事情竟然发生到了如今这般不可挽回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