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医疗机构故事 > 第一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东家看到匠人师傅的诚意,也没做太多的推辞,客随主便,依旧按喝茶时候的座位,匠人师傅安排比自己年长的一个师兄坐上首陪着东家,自己坐下首位置,面对面得坐着,也好给东家夹菜,南方的农村,还是很喜欢给客人夹菜的,这样显示主人的诚心诚意,有很多时候,菜只是一个礼仪,很多菜只能是做个样子,是不能动筷子的的,特别是匠人师傅这样成天都在外面做事的人来说,更要懂得潜规则,比如主人家做房子,有匠人师傅在那也得有个荤菜,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硬菜,硬菜摆在中间,大多是肉,也就是猪肉,肉切得比较大块,也就是三到四块肉就可以盖住一个碗,这一个碗的肉也未必全是肉,大多是底下垫的是腌菜,家境差的人家下面的腌菜就差些,一般都是白菜腌菜,自己家种的,吃不完了就晒干制成腌菜,在广东那边就是叫梅菜吧,在江南的大部分地区就叫腌菜,而家境好些的人家,可能就是雪里蕻腌菜,这种雪里蕻腌菜产量比较低,平常人家不愿种,划不来,大多是种白菜,所以白菜腌菜比较多。那一碗腌菜肉可能就要完成十天半个月的功能,天天都有,但你做手艺的人,不能破坏这样的规矩,不能说端上来的菜都是吃的,主人客气,只是用筷子比划比划,嘴里叫着吃肉吃肉,但匠人师傅得懂得,那个肉一般是不会给主人家动筷子的,做事累,肚子没油水也做不动事啊,一般在路上,师傅就会告诫自己的人包括自己的徒弟和跟着自己一起做事的长工,哪些人家的菜可以吃,甚至是哪些菜可以动筷子,大家都心里有数,匠人师傅也被自己的师傅告诫过多次,想吃点荤腥就得吃点肉下面的腌菜,补充些动物油脂。而主人家也不是太吝惜,也会煎些鸡蛋来冲场面,大多蛋都是自己家养的,可以吃几块,但也不能多吃,一碗鸡蛋就那几块,你吃多了别人就没得吃了,所以,在一个饭桌上,提现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和气度。但今天不同,东家是来做客的,匠人师傅也很好客,也希望借着这顿饭来给东家道歉,上次东家已经请了一次饭了,虽然是说和的机会,但毕竟是东家的客气,现在东家来自己家里,请自己的人去东家的家里吃饭,那真是东家的客气,既然东家客气了,那匠人师傅也不能显得小气,那样就变得匠人师傅是无赖了。匠人师傅给东家斟好了酒,也给自己的师兄倒了酒,由匠人师傅端起了杯,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说:有东家来寒舍,顿觉得蓬荜生辉,说了些东家的气量好之类的话,开始了敬酒。桌上的硬菜腊肉和板鸭,在农村可是稀罕物,匠人师傅首先给东家夹了一块板鸭,东家稍起身相让,随即被匠人师傅示意不必谦让,要东家坐着就好,板鸭是和笋干炖的,板鸭都香和笋干的鲜经过充分的融合,在当时的条件就是高大上了。东家夹起板鸭,先放到鼻子下闻,让板鸭的香味充分刺激自己的气味触觉,而后才把板鸭轻轻咬了一小口,板鸭肉在东家的嘴里被咀嚼着,首先进入的香味慢慢被笋干的鲜味代替了,味觉被充分调动起来,桌上的人见东家的做派深深吸引了,眼睛也随着东家的嘴的挪动,紧张得看着,生怕东家吐了出来,东家嚼完了板鸭,才竖起大拇指,对着匠人师傅说了声:不错。就这“不错”的二个字,代表着东家的涵养和养尊处优的家境条件。农村有句俗话:三代做官,才知吃穿。一个人的家庭条件都会在吃饭的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即使你再做作,也掩盖不了你的身家。如果东家是见到匠人师傅夹来的板鸭,大口得咬,而后嘴巴吧唧吧唧得嚼,最后一股脑得吞了下去,就显得和农村从没吃过东西样的,没有素质和修养,等到匠人师傅问起板鸭的味道如何,到那时只能干着嘴说一声:好吃,而带给其他人的映像就是没经历过场面的,东家的吃作充分得显示出自己的品味和层次。连匠人师傅也觉得自己和东家不是一个档次的人,俗话说得好: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不是一个档次的人不可能坐一起去的,即使是偶尔坐到一起,那也只是机会罢了。在后来的吃饭的过程里,匠人师傅显然把东家尊敬了很多,也不会那样去试探了,有一次的试探足可以反映出东家和匠人师傅的档次。匠人师傅也庆幸自己没有把东家没当一回事,而是积极得帮东家处理那个东西的压力和危害。匠人师傅也比划着,谈了些自己的经历,和自己去学手艺的过程,但没有告诉东家关于放那个东西的动机和危害,东家也不再提这样的情况,二人就这样谈些有关风月的事,接着就是匠人师傅的徒弟和其他的师兄弟的轮番敬酒,仿佛在搞车轮战,从午时前后开始吃,期间不间断的敬酒聊天,直到日头西斜,桌上的人也都差不多了,菜也冷了,桌子上的一片狼藉,东家酒量再好,也经不住匠人师傅的车轮战,终于趴桌上不能动了,匠人师傅也差不多,只有几个酒量小的反而不是很醉,接下关键还是怎么通知东家的家里人,怎么把东家弄回去,众人想:你去了东家的家里,还得找人,最后还得回来,倒不如把东家送回去,没有了匠人师傅的统一指挥,徒弟们似乎没有了主心骨,最后还是决定把东家放到椅子上,躺好,再把椅子一并抬去到东家的家里去。有了决定,随即就是如何抬和谁抬,幸好的是做手艺的人有力气,人手多,抬个东家不是事儿,在黄昏前,把东家送到了东家的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