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煜祺闻之,脸上露出满意之色,微微颔首,回应道:“甚好,那咱们就一言为定!待大梁大军挥师东进之时,必让这小小倭国灰飞烟灭。”
话音刚落,只见宁云承大手一挥,城门缓缓开启。
伴随着沉重的门轴转动之声,他身先士卒,率领着手下众多英勇无畏的将士们鱼贯而出。
宁云承稳稳立于阵前,随即转过身去,面对着身后那些大宁所剩无几的铁血战士,振臂一呼,声如洪钟:“诸位将士们!今日乃是我们与倭国侵略者决一死战之日,亦是我们肩负起保家卫国最后使命的时刻!”
众将士闻言,群情激昂,纷纷高举手中兵器,齐声高呼响应。
一时间,喊杀声响彻云霄,士气如虹,直冲九霄。
而在另一边,倭国阵营之中,赤松丹心眼见大宁军队气势汹汹,心想到底还是这样了。他眉头紧皱,心中暗自思忖着退路。
然而,一旁的山名政丰却是满脸不甘,双目圆睁,咬牙切齿地吼道:“岂有此理!难道就这样不战而逃?吾等堂堂倭国武士,怎能惧怕这些支那人!”
说罢,他便欲亲自领军冲锋,妄图作困兽之斗。
可就在此时,一支裹挟着凌厉劲风的利箭宛如流星般破空而至,精准无误地射中了山名政丰的肩头。
刹那间,鲜血四溅,山名政丰惨叫一声,险些从马背上跌落下来。
众人定睛一看,原来射箭者正是赵煜祺身旁那位百步穿杨的神射手。
赵煜祺见状,剑眉倒竖,怒目圆睁,厉声呵斥道:“尔等倭国贼寇,竟敢在此嚣张跋扈!还轮不到你们主动出击,乖乖束手就擒,否则,休怪朕手下无情!”
赤松丹心眼见此景,不由得怒火中烧,他瞪大双眼,满脸涨得通红,怒不可遏地暴喝道:“八嘎!”
而就在此时,只听得大宁皇帝宁云承中气十足地高喊一声:
“大宁!杀!”
伴随着这道命令,大宁最后的五万大军如同汹涌澎湃的洪流一般,以排山倒海之势朝着倭国阵营猛扑而去。
刹那间,喊杀声、马蹄声响彻云霄,大地仿佛都为之颤抖起来。
只见大宁皇帝宁云承身先士卒,他胯下战马嘶鸣,手中长剑闪烁寒光,率领着大宁仅存的五万大军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气势磅礴地朝着倭国阵营猛扑过去。
倭国阵营内的将领们见到这一幕,心中不禁一紧,但他们也明白此时已无退路,只得硬着头皮下令迎战。
尽管己方拥有多达二十万的兵力,远远超过大宁军,看似胜券在握,然而面对大宁这群处于亡国边缘、背水一战的将士,他们心中仍有些许忌惮。
毕竟,绝境中的人往往能够爆发出超乎自身实力数倍的力量。而且,即便这场战斗能够获胜,旁边还有虎视眈眈的大梁在冷眼旁观。
以大梁的野心和手段,又怎会轻易放过他们呢?
想到这里,赤松丹心的内心犹如被千万只蚂蚁啃噬一般,痛苦不堪,却又无可奈何。
此时此刻,赤松丹心真恨不得破口大骂,这种腹背受敌的局面实在令他感到无比憋屈和无力。
但事已至此,逃避显然已经不是办法,唯有拼死一战才有一线生机。
于是,他咬咬牙,挥舞着手中的军旗,大声呼喝着指挥士兵们抵挡住大宁军的冲击。
双方军队迅速逼近,转眼间便短兵相接,刹那间金戈相交之声、喊杀呐喊之音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震耳欲聋。
大宁士兵们一个个目光坚定,眼神中透露出视死如归的决绝之意。
他们手中的兵刃舞动如风,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无尽的勇气与必死的信念。受到这种强大士气的感染,每个士兵都奋勇争先,毫不畏惧地冲向敌人。
而倭国一方,赤松丹心亲自坐镇中军,不断调兵遣将,试图稳住阵脚。
他深知,一旦防线被大宁军冲破,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他竭尽所能地激励着士兵们顽强抵抗,绝不能让大宁军得逞。
大宁军尽管人数较少,然而他们那如虹的气势却丝毫不减,反而愈发强大起来。
只见他们勇往直前,奋力拼杀,渐渐地竟然冲破了倭国军队精心构筑的第一道防线。
一直站在旁边冷静观战的梁武帝赵煜祺,目光始终紧紧锁定着战场局势。
他看到大宁军那最后的英勇奋战,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
就在这时,赵煜祺突然大声呼喊:“墨离,白轩!”
听到皇帝的召唤,墨离和白轩两人立刻应声答道:“陛下!臣在!”
声音洪亮而坚定。
赵煜祺微微颔首,接着有条不紊地吩咐道:“你们二人现在马上带领各自所属的军队,分别向着倭国军队的两侧快速包抄过去。
一定要严密防守,绝不能让一个倭国人逃脱。不过,如果大宁军队还没有被完全消灭,你们暂时不要轻易出手参战。”
“遵命,陛下!”
墨离和白轩毫不犹豫地领命,然后转身迅速指挥自己的部队行动起来。
一时间,马蹄声、脚步声和喊叫声交织在一起,两支队伍如疾风般向着倭国军队的侧翼疾驰而去。
此刻的战场上,大宁军士气高涨,越战越勇。他们紧密配合,相互支援,每一次冲锋都给倭国军队带来巨大的压力。
反观倭国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面对大宁军这般凌厉的攻势,也开始渐渐显露出疲态,逐渐处于下风。
赤松丹心眼见战局对己方越来越不利,心急如焚。他深知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失败将不可避免。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条妙计——集中所有兵力,全力攻击宁云承所在的位置,试图通过擒获敌军首领来扭转乾坤。
打定主意后,赤松丹心不再犹豫。他亲自挑选出一队最为精锐的士兵,身先士卒地朝着宁云承所在的方向猛冲过去。
这支队伍犹如一把锋利的尖刀,直直刺向大宁军的核心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