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已经是第二次前往老程的店铺里纵情歌唱之时了。

在此之前,二姐对待满欣一直都是毕恭毕敬的态度,然而这并非是由于二姐惧怕满欣,亦非想要从其身上获取何种利益好处。二姐曾经坦言道:“我之所以如此,纯粹只是不想让这个家伙哪天突然急红了眼,跑到我的工作单位去告发我呀!”回想起 2015 年所发生的那些事情,至今仍然令二姐心有余悸、后怕不已呢,每每思及此处都会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就在这一天唱歌之际,情况却是这般模样。话说回来,程哥一方面与满欣乃是情同手足的好哥们儿;另一方面,满欣更是他生意场上的重要客户。所以当满欣扬言要去投诉他时,程哥自然会有所收敛并心生忌惮。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的一种常见反应罢了。二姐暗自思忖着,自己不也怀揣过类似的担忧么?

至于当时究竟是闲聊着一些什么样的话题,已然无从考证。只知道突然间毫无征兆地,满欣竟然随手将一只鞋子猛地朝这边扔了过来,那鞋子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直直冲着二姐飞射而来,险些就砸到了二姐的身上。这可真是让人忍无可忍呐!这时候的二姐心里一副爱咋地咋地的架势,再加上酒壮熊胆。二姐直接和满欣开战。

满欣,我告诉你。大不了明天,我离开济州。

二姐后来对我说:“你可知道吗?这一次我的脾气爆发,距离上一次都已经过去整整一年啦!”,二姐当时跟我说过,在这漫长的一年当中,无论面对家人、爱人、朋友还是客户,她都“绝对不可以发脾气”,只能默默地将所有的情绪和不满,一股脑儿地全都强压进自己的肚子里。久而久之,竟然连自己都快要忘却,自己本就是个容易发脾气的人呐!

二姐说:然而就在那次,当压抑已久的脾气终于如火山般喷发而出的时候,到底应不应该这样做,对于满欣,也许我根本就懒得去思考那么多了。因为那一刻,我唯一真切感受到的,只有满心的欢喜—我的脾气,终于又重新回来了!没错,如果一直保持着那种强行压制脾气的状态,即便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哪怕仅仅只是再多一年而已,恐怕此时此刻的我,早就变成另外一副模样了吧。而且,可以肯定的是,绝不是什么美好的样子。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在说:一个“好脾气”的温语,却是,那个把我的脾气压下去的人。

继续:这件事情就这样平淡地过去了。二姐说: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我对于满欣所谓的“宽容”其实并非出自真心实意的大度,可没想到在他那里,却被当成了一种“懂事”的表现。

二姐对此直言不讳地说道:“‘懂事’这个词用到她自己身上简直就是错误至极!从他嘴里说出这样的话来,实在是既可笑又充满了讽刺意味。要知道,那个时候他不过只是一个比她大四岁的男人罢了。”二姐接着回忆道,“当时在她还处于尽情玩耍的年纪时,一个仅仅只比她年长四岁的男孩子,在她眼中,其地位可是远远低于她的呢。”

尽管如此,二姐表示那时对这个人倒也并没有特别厌恶的感觉。相反,在她看来,这个人不仅风趣幽默,而且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尤其考虑到他比她年长四岁,还能够保持这样良好的状态,再对比一下她所遇到的那些同龄人们,一个个甚至连一份正经的工作都没有。相较而言—二姐心想,单就这一点来说,她确实是颇为赞赏的。更令二姐感到惊叹不已的是,不管前一天晚上玩乐到多么晚,第二天早上六七点钟的时候,他总是能够准时起床然后精神抖擞地前去上班,并且这种情况一直持续着,从未间断过。

生日过后,有的没的频繁地相约聚会,大有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死缠烂打的架势,并且这种情况还具有持续性。其中有那么一次,事情是这样子的。当时正在和老程一起吃饭,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座的各位都或多或少有些矫情,只不过表现出来的方式各不相同罢了。

满欣突然开口说道:“我想带着莹莹结识我在济州的所有朋友!如此一来,就算哪天我离开了济州,当她遇到事情需要帮助时,至少还有人能够伸出援手呢。”听到这话时,二姐并没有太把它放在心上,毕竟从自身角度出发,二姐从未想过要跟这个人产生太多的交集。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与他在一起两年的时间里,二姐感慨道,就连自己偶尔“出点小状况”,也不见此人出手相助。更别提其他的了,在他的众多朋友当中,二姐苦笑着表示,她到头来也就仅仅“认识”了一个老程而已。

回想那个时候,二姐对待他人说话的态度还算得上是“非常认真倾听”的。

2015年里,练就的本领。

自从不和别人“谈人生”之后,’“成了”一个很好的“倾听者”。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表达自我,都期望着对面的那个人能够全神贯注地倾听自己所言,甚至会想象对方时而露出会心的笑容,时而感动得落下几滴泪水。不仅如此,更希望对方能以欣赏、崇拜的目光注视着自己,或者展现出一副完全感同身受、深切理解并给予同情的模样。

回首那漫长的青春岁月,二姐感慨万千:“真可惜啊,那时的我并不懂得这些道理。”再加上自身的性格与性情使然,使得与人交往这件事变得颇为艰难。然而,自从经历了难忘的 2015 年之后,二姐欣慰地说道:“在这方面,我可算是进步不少啦!”事实也的确证明,这样的改变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让她对此感到颇为满意。即便只是刚刚“学会”了一点人际交往中的小技巧,但也已经让生活有了些许不同。

不过,就在一切看似逐渐好转的时候,一个名叫满欣的人出现了。面对着这样的一个人,究竟应该采取怎样一种恰当的相处方式呢?这成了摆在二姐面前的一道新难题。

单指在饭局上。

因为,这的确成为了我后续感到迷茫甚至可以说是陷入混乱状态的一个关键节点。二姐缓缓地回忆着往事,轻声说道:“那就先讲讲我和满欣之间的那些饭局吧。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大概有那么几次比较‘奇特’的经历。”

饭局之一:那是一次再寻常不过的聚餐场景。我们两个人坐在餐桌前,安静地享受着美食。不管是简单的一碗拉面,还是价值六百元一顿的丰盛佳肴,对我们来说都不是问题。与以往的饭局有所不同的是,当只有我们两个人时,话题往往避开了沉重的人生探讨。毕竟,自 2011 年以后,吃饭已经不再被视为纯粹的约会活动。而且说实话,我也确实早已度过了那个与人相约用餐还需要大谈特谈人生理想的年纪。

饭局之二:而当有“朋友”在场的时候情况又截然不同了。这里所说的“朋友”,通常也就只有老程和暖暖他们俩而已。

炎炎夏日,夜幕降临,街边的烧烤摊弥漫着诱人的香气。彼时,刚刚“撮合”老程和暖暖的时候。男方的好哥们儿和女方的闺蜜也加入其中,四个年轻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这种组合本身就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大家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言语之间虽偶有调侃,但绝不会怀有丝毫恶意。毫无疑问,那位男方的哥们儿自然而然成为了众人打趣的对象。他费尽心思、竭尽全力地去“讨好”女方的闺蜜,忙前忙后,不亦乐乎。然而,与此同时,他还要承受来自男方的“指责”—“重色轻友”;更少不了时不时投来的善意揶揄。回想从前,自己和闺蜜那帮朋友们相聚时也是这般光景。曾经“受益”的是自己。

正当气氛热烈之时,老程却突然开启了一个新话题—孝心。只见他滔滔不绝地讲述起孝道的重要性,仿佛要将自己内心深处对于孝顺父母的种种想法一股脑儿全都倒出来。一旁的人们静静地听着,时而点头表示赞同,时而露出会心的微笑。不过,仔细想想,还真有点奇怪,老程如此热衷于谈论孝心,莫不是把它当成一种与人交流的独特技巧?

至少,在与老程相处的时候,二姐依然保持着她一直以来的那种待人接物的礼貌态度。这种礼貌,更像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礼数规范,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她的行为举止之中。

到那会,也就是这年的夏天之前,二姐还有着这样一项“特殊的能力”—在喝下两杯酒后,便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并恰到好处地说出那些让人听了心里暖洋洋、美滋滋的话语。没错,事实的确如此。要知道,这种本领可不是她在 2015 年才学会的新技能。2015 年教会她的,更多的是如何去麻痹自己,不去面对那些内心并不想做的事情。于是,每当遇到这类情况时,她便选择将自己灌得醉醺醺的,借此来忘却烦恼,让自己变成另外一副模样。

然而,我所提到的前面那个优点,却是她踏入社会后难能可贵的优势之一。只不过,它的发挥也要看具体的时机和场合。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经验的积累,二姐运用这项能力变得越来越娴熟、越来越得心应手。也就是说,不管对面站着的是什么人,只要这个人值得她给予尊重,那么二姐必然会不遗余力地展现出自己最大程度的敬意,将这份尊重完完全全地传递给对方。

继续:而,接下来。

闺蜜终于赶到了现场。“啪”的一下,满欣竟然几乎一字不差地将那句话原封不动地说给了闺蜜听。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闺蜜瞬间愣住了,脸上露出惊讶和疑惑的神情。没错,就在话语的末尾,满欣稍稍做了改动,将最后一个字改成了“好”。

此时,二姐心中暗自思忖着,不知道在那一刻,老程有没有听到满欣所说的这番话呢?不过,这件事情的确让二姐感到一丝忧虑,因为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那番发自肺腑的真心话似乎变成了一种说话的“技巧”。

实际上,在随后的日子里,二姐逐渐变得对这些所谓的“技巧”失去了兴趣。除了与老程之间日益熟稔—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因素或许并不足以成为关键原因。更为重要的是,二姐认为老程根本不需要她用“礼”来相待。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满欣总是会半路杀出,给她制造阻碍。

二姐曾经坦言道,在她的潜意识深处,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想法:“我必须收敛一下自己的优点,可不能让你轻易就学会了去!”然而,在这场由四个人组成的饭局当中。还有的,就是另一种样子。二姐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缓缓地说道:“不知为何,无论我们谈论的是谁的事情,满欣总是想方设法地想要挤进来插话。仿佛这一局是以我为中心展开的自我叙述,但实际上,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表达呢?”二姐皱起眉头,似乎在努力思索着恰当的措辞来形容这种状况,“那感觉就像是,满欣满心期待能够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然而却未能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来实现这个愿望,结果反倒成了一场混乱不堪的搅局。”

二姐顿了顿,继续说道:“当然啦,后来还有这么一件事儿。满欣竟然毫不掩饰地宣称:‘是我拿钱请你们吃饭,所以你们理所当然得听我讲话!’这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现在回想起来,二姐不禁感叹道,其实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比如在晶石那次,还有在堤蔻的时候。只不过,当时由于自身的身份和所处的位置不同,再加上当轮到自己发言时,二姐总会顾及到其他人的感受,会主动邀请别人一同参与讨论。可是满欣呢?难道他真的只是单纯地按照他所说的那样去做吗?”说到这里,二姐突然想起了曾经看到过的一句话:“所有所谓的开玩笑,其实往往都是建立在某种真实的初衷之上的。”

就比如说,他那一句又一句的股份。而后,再跟一句“我和你开玩笑呢”。

当然,这点上。二姐说,她也始终没有买他的账。

回想彼时的情景,我不禁陷入了沉思。作为他身边的我们,究竟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呢?或许,连呈现一种状态都难以确定是否正确。他自己都在寻找合适的位置,迷茫而彷徨。而当别人有所“作为”时,他选择的却是搅局。这种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心理呢?

二姐开始反思自己:“物以类聚”,如果一个男人不能让我成长,那么是否意味着我跟错了人?我开始思考他对我的影响,是他的存在让我变得更好,还是成为了我前进道路上的牵绊和阻碍?这个问题在我心中盘旋,久久无法散去。

二姐想:也许,他的搅局并非出于恶意,而是他内心的不安和不确定。他也在寻找自己的方向,却不知道如何表达。而我,在这混乱的关系中,又该如何自处呢?我感到困惑和迷茫,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局面。我渴望成长,渴望找到那个能让我变得更好的人。而他,是否真的是我的那个“对的人”呢?在这纷繁复杂的情感世界里,我需要时间去思考,去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