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道格和嘉德·让·罗贝尔的心路历程张训是一概不知的。
他只知道自己参加的聚会和沙龙越来越多,认识的人也越来越多,他甚至在一些场合同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保尔·冯思曼相谈甚欢。
保尔·冯思曼是一位来自德国的作家,这次的获奖作品就是他于1901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
在查尔斯·道格将张训引到他的面前准备介绍的时候,保尔·冯思曼一下子叫出了他的 名字。
“我知道你,所有受邀参加晚宴的人员当中唯一的华国人。”
“我记得你的名字是‘张煦’是吧。”
为了方便交流,保尔·冯思曼说的是英语,可能是因为华语不好学的原因,他的发音并不准确,还带着一点大舌头。
即便如此,也让张训十分惊喜了。
“是的,是我,冯思曼先生。”
“我是张训。”
张训热情的伸出了手。
“如果您觉得我的名字不好念,可以称呼我为张,我的朋友和老师们都是这么叫我的。”
保尔·冯思曼笑着伸出手同张训握了握,从善如流的改了称呼。
“好的,张,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你,你也不要叫我冯思曼先生了,就称呼我的名字保尔吧。”
“好的,保尔先生,我也很高兴能在这见到您。”
保尔·冯思曼露出一个笑容,带着他唇边那两撇卷翘的八字胡一动一动的。
张训可以看出这是一位十分自律的绅士,身上的衣裳没有一丝褶皱,就连方巾也被叠的整整齐齐的放进了胸前的口袋里。
收回手,张训好奇的问道:“保尔先生,不知道您是怎么知道我的?据我所知,您是个德国人,就算我有些小小的成就,但应该也不会传到德国去吧。”
保尔·冯思曼则是一脸笑意的回答道:“你猜的没错,一开始我确实是没注意到你。但由于一些原因,我读到了你写的那本《美丽新世界》。”
“这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张。”
保尔·冯思曼认真的说道:“那些报纸上的报道我都看过了,这些政客互相攻击起来总是没有下限的,但我相信,真正懂得文学的人一定能看懂这本书。”
“虽然我们表达的手法不一样,但我觉得我们在某些方面灵魂是相通的,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我的作品?就是那本《魔山》。”
张训当然读过这本书,也知道这本书发表之后在欧洲引起了许多争论。
甚至张训在读完之后也隐约知道了对方的政治倾向,但他没想到对方竟然在这样的场合也毫不遮掩。
在得知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是保尔·冯思曼之后,张训便将对方发表过的作品全都看过了。
也是因为这些作品,张训发现保尔·冯思曼并不是那种只喜欢给读者讲故事的作家,他更喜欢总结自己的思想并将其展露给世人。
也是因此,他发表的每本小说几乎都会陷入人们的“议论”纷争之中。
“先生,我明白您的意思!”
张训上前打断了对方。
即使保尔·冯思曼并没有这个想法,但在欧洲这个谈共色变的地方,太过明显的展露自己的思想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保尔·冯思曼被打断之后先是愣了一下,随后他便有些惊疑不定的说道:“不,张,我想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我在你的书里看到了跟我相近的思想,也许我们可以趁此机会好好的谈一谈。”
“我明白,先生。”
张训一脸认真的说道:“我很高兴您能看出《美丽新世界》这本书内隐含的意思,我想它的创造者一定会很高兴的,事实上这本书的灵感是来源于一本未发表的书,但太具体的我就不能多说了。”
“我也很想跟您探讨一下两本书的相同之处,但是保尔先生,这个场合并不合适不是吗?”
“也许我们可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边喝咖啡边聊,怎么样?”
保尔·冯思曼看了看周围的人群,点头道:“明智的选择,张。”
随后他冲着站在一旁静静听他们聊天的查尔斯·道格一脸羡慕的说道:“你有一个优秀的学生,查尔斯,我开始嫉妒你了。”
查尔斯·道格艰难的忍耐着脸上的笑意,故作无所谓的说道:“这没什么,保尔。”
“只不过是运气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