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看城外那累累 ** ,其中大部分都是他应得的战功。

面对如此丰厚的战功,怎么能不让他兴奋呢?

当然,这次最大的功臣无疑还是易风。

毋庸置疑,易风首登城墙之功无人能及。

所谓首登,是指第一个登墙的士兵。

首登在历朝历代都被视为最高功勋,其奖励甚至还高于斩将夺旗。

通常只要获得这样的殊荣,特别是这样一座战略要地的首登功勋,一辈子的荣华富贵是稳操胜券的。

原因除了攻打城池极其艰苦外,还有一个关键在于,第一个登上城墙的举动会让两军所有人都看到,对士气和信心有巨大激励作用,同时也会沉重打击敌人信心。

毫无疑问的是,这其中的风险也是极大的,几乎是九死一生的行为,等同于在拿命 ** 。

若没有厚赏,谁能冒险?

这也正是为何在攻城之际,将士们都争先恐后争夺这一殊荣的原因。

所以,仅凭这一点,易风便盖过了所有人的功劳,更何况他还在此次战役中斩杀了众多敌人。

更重要的是,此次大胜,大家都知道如果没易风的存在,这座城恐怕是攻克不了的,更无他们的战功一说了。

因此,在今日这一仗里,秦军全体将士都需要向易风道谢。

“我的战功难道不是你的战功吗?”易风回头望了王离一眼,淡然一笑道。

“哈哈,那还真是托你的福了。”王离笑着答道。

“也许通过这次战功,我都得变为你的部下将领了。”他又补充道,半带着玩笑的语气。

“当我的部下将领有何不好?”易风也微笑着说道。

“实乃荣幸之至!”王离抱拳说道。

说实话,他对易风是心服口服,哪怕成为了易风的手下将领,他也没有任何不满,反倒有很多人都希望能追随易风。

“真不知道这次战功之后,你能晋升到什么爵位呢?”王离不由得感叹道。

易风上次大战的功劳还未受封赏,这一次又立下如此大的功绩,想来又要提升好几级。“我也不知道会怎样呢。”易风微笑着说道。“你简直是个小怪物!”王离不禁翻了个白眼,低声嘟囔了一句。

确实,易风能在风雨交加中登上城头,在战场上孤身奋战这么久,身上竟然连一点伤痕都没有。因此他才会称易风是个小怪物。当将士们包扎好自己的伤口并稍作休息之后,就开始清理战场统计他们的功劳。

随后几天,秦军暂时驻扎在邺城进行休整。

要知道,邺城刚被打下来,并没有完全稳定。然而随着此地的收复,秦军的粮食供给和后勤补给也得到及时的充实。

作为重要战略位置的邺城,原本就储备了许多粮食物资,这也正好缓解了军中燃眉之急。

秦军在进行修整的同时也加紧了统计战役功劳的速度。而且依据易风的需求,王离也为易风将他们队伍中阵亡士兵家人的信寄给了他们。经过这次大战,易风率领的这支一千人的部队只丧失了十多个人,损失可谓极低。

某日,王离再来找易风,还带着一份战役功勋册。

这份名册里详细地记录了上次夜袭战役时,易风和他的部队的全部战功情况。这些成绩早已计算清楚并由专人进行核实。

由于上次战斗的规模较大,仅靠几个人完成记录任务比较困难,耗时自然也较长。

依照流程规定,所有的统计工作完成后需要给每个参加人员查看是否存在问题,然后会根据秦国家中的战功体系来奖励。前几次易风获得迅速的认可与嘉奖,是因为之前的几次作战都规模较小,参战人员也比较少,有相关人的配合工作得以顺利执行。

“易风啊,你实在太强了,上次战争我们一共击溃了敌人三万六千人,你这一队人手就杀了敌方一万八千人,你一个人独 ** 敌六千人!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王离望着他如见到外星生物一般说道。

凭易风的能力,敌人基本上在他面前是毫无反抗力;一夜的搏杀,六千个人头对他来说并不夸张;他手下的一千战士共斩首敌军一千两百人,换算过来每个人只不过杀了十二个左右而已。

当然,这只是一种粗略的估算,不可能每个人恰好都是十二个人头。显然,有的人斩获更多,有的则相对较少。

举个例子,在易风身边最靠近的张小山与赵小虎便算是最多的,他们都分别获得了大约五十人首级的成果;而即便是击杀数最低的战士也至少砍下了六七个敌人的头颅。而这主要得益于与易风的合作;若单凭自身实力,这些战功可能根本无从谈起。

事实上,在上次的战斗中大多数士兵并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力量获得成绩。

于是,现在的张小山、赵小虎等几位随同易风战斗的战友内心满是幸运与满足之情,他们的表情充满了喜悦和感激。每当看到记录上所显示的战绩,笑容总是难以抹去。

当看见由易风指挥所获得的人数众多的战果,“天哪!将军一个人杀了那么多人?”张小山和赵小虎等人发出惊叫之声,表现出难以置信的心情。

不仅仅是现在张小山和赵小虎这样的士兵感到惊讶,即便是像桓齮和王翦这样的高级 ** ,在首次得知易风取得的人数时,反应也基本一致:目瞪口呆。

然而易风只是简单地将其归结于:“只是有点运气罢了”。

但是旁边听到了的王离立刻翻了个白眼——那可绝对不只是好运,那是压倒性的战斗力所致。

尽管如此,作为易风直属指挥,他的成功自然是整个队伍的光彩,更不必提这一千个人的军功,最终也要加总统计为易风的贡献。

“将军,这回你应该要连升数级了!”站在一边兴高采烈的张小山笑着说道。

“这次你们也都能晋好几级呐。”易风微笑着对他们表示祝贺,并非仅指他自己高兴,而是为所有人的进步欢欣。

最后,在核实没有错误后,桓齮便草拟了上一次夜袭击战的结果汇报书以及相关的功绩清单并派专人递呈至都城咸阳;

此战大获全胜,斩敌多达人的战绩,即使是作为最高指挥官的他即使本身无所建树,也将成为他的赫赫战果。

为此他在文件中特别强调了如何给予易风表彰的必要性。毕竟易风现在的地位已是达到了侯门第八等级,继续升职需得更高一层批准了。且以他当前立下这样的殊勋,一时还真难决定应该如何封赏。

毕竟根据秦律战奖系统的规定看,在一场战役斩首超过万余的人理论上应当晋升六七个爵位层级。

一名领队千夫长带着一千名士兵能够杀敌一万八千,根据这个数字论,提升六个或七个爵位并不夸张。

然而再这样上升下去就超出了桓齮所能控制的范围了。而且对于是否应当将整个战斗过程获得三万六千个敌人脑袋都记录为易风一个人的努力这个问题上,桓齮也表示犹豫不决。

因此他觉得还是把这个复杂的难题直接提交给大王及其幕僚们吧。

另外,易风在这次攻打邺城的战绩还未完全统计出来。

如果将这次易风在邺城作战的功劳纳入计算,易风又能升多少级别还很难说。

因此,这些问题都留给秦王和朝廷的大臣去解决,他根本不打算去理会。

这要是处理得不当,不但容易冒犯他人,也会造成军队中将士们的反感。

紧接着,桓齮又草拟了一份战报,详细记录了这次针对邺城进攻的情况。

攻克邺城,无疑是一件巨大的成就。

在报告中,桓齮详尽记述了易风在整个作战期间的各种出色表率作用。

事实上,整个军队都对易风的卓越作为有目共睹,没有什么需要隐藏的,更不如就此顺水推舟成人之美。

战报拟完后,桓齮再度督促相关统计人员抓紧时间将功绩汇总起来,以便于将战报同战功簿一同递交给咸阳。

直迄到了午后,才终于完成了整个战功数据的汇总并且进行了全体战士的二次校验确认。

在本次战争中,总共击毙了五万四千敌兵,其中易风及其所统率的战士就达二万四千敌兵。

其余二十余万兵力仅共同获得了三万个人头的成果。

这中间绝大部分都是被王翦手下十万兵马斩获。

原因是在这次作战行动里,王翦手下的十员大将是在前沿冲击,自然而然大部分的荣誉都归结在了他的队伍头上。

而对于驻扎于最后的杨端部队来说,则并没有获得过多立功的机会。

而且,单是易风本人便砍下了敌人九千个脑袋。

若把他所指挥的士官杀敌数和他的先锋之功合算进来,易风自然是功高盖世者。

看到这些归在易风头上的诸多功绩,最为欢喜的当属王离、王贲与王翦三人,自然也少不了桓齮本人。

因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易风的战功同样等同于上级指挥人员的成绩。

当然,根据不同的层级指挥官,晋升的标准也会各不相同,还需减去其下士卒的伤亡数目。

幸运的是由于后面几次战斗中的巨大胜利,即使是王翦也能获得一个晋级的资格了,对于王离而言,他甚至有机会晋两级或更多。

在最终统计出了战力数据后,桓齮把关于拿下邺城的相关战况报告和立功人员记录一同发往咸阳城,待由秦王与满朝文武决定易风的封赏问题。

此时此刻,在此次激战结束之后,易风的名字已经名震全营。

军营内的士兵几乎无人不知道他的英名,他甚至走在哪里都能成为众人的注目的中心。

那种瘦削的身材独自持戟提盾,在连天箭阵中奋不顾身疾行,继而攀上城墙,独身与众多赵军士兵对抗,那份英勇的景象早已深刻印刻在他们心里,久久无法抹去。

特别是当他们得知易风电光石火般的立下了骇人敌人的功绩时,每一位士兵的心里都难免泛起一丝敬佩夹带着的颤抖。

他们实在难以想象,一个仅仅十四岁的少年是如何办到这一切的。

自那时起,易风在秦军之中获得了一个新绰号——少年杀神!

所有人在见到易风时,眼里都充满了敬重之情。

同样地,每当看到易风麾下的士兵们时,众人的眼神里都满是对这些幸运儿的羡慕之情。

军营内的士兵无不渴望加入易风的队伍,希望能够跟随易风一起战斗。即使是那些将领也不例外,他们羡慕王翦、王贲和王离拥有这样一位杰出的猛将。

当然,不论士兵还是 ** ,大家对于易风在接连立下赫赫战功后会收到什么样的嘉奖也都满怀好奇与期待。

就在将战果与战功记录送往咸阳城之后的第二天早上,桓齮便重新集结大军召开会议商量进一步的军事部署。

夺取邺城这个战略据点后,秦军已稳稳掌握住了战场上的主导权。

南向可直逼不到二十公里外的安阳,向北更是能够直捣赵国的首都邯郸,同时还可沿着赵国边界深入韩魏两国,对他们构成极大的军事压力。

成功控制了邺城之后,通往赵都邯郸的道路已经更加近一步。

秦国多年间跟六国持续争斗,特别是在白起领军之时曾让六国几乎无法抬头反击,却始终没能完全摧毁任何一个对手。

而现在桓齮心中的那份热切重燃——他期望趁着此时一举摧毁赵国。

若真能实现此愿望,则将是对一个国家的巨大功勋,其意义深远到无法形容的程度,所以没有任何一位将领会不对这一目标感到振奋。

与此同时,此时正值赵国与燕国交手期间,国内的防务力量非常虚弱,正好提供了最好的机遇去消灭赵国,若错过此次良机,则待打击完燕国回师的赵军归来时,想再灭赵便会难得多。

为此,桓齮决定兵分三路展开行动。

一方面是由杨端和统率的主要队伍守护邺城,并继续攻占地附近其他城池以形成统一阵线保障秦军大本营稳固。

另外一方面是王翦麾下十万部队径向北部推进跨过漳河对邯郸进行南方攻势;

而最后一组则是由桓齮 ** 的剩余十万人军队自北方迂回到邯郸背侧,联结前两队对赵都施行上下夹攻之势。

在这次攻克邺城的过程中,杨端和带领的部队受到最沉重的损失——不仅因为他们每次都最先冲在前线而未能突破城防墙;

更在于最终攻破防御时,他的部队处在最远离主战场位置以至于多数军功被前面英勇奋战的队伍揽走——因而他这支队实际上所取得的军功并不能完全补偿他们的伤亡。

因此可以说,杨端和相当不走运。

“上将军,在这次作战过程中我们不幸失去了重要的指挥官,使得一万名将士暂时缺乏领导者,希望可以请上将军拨一人过来作为新的将领统领这批战士。”

待讨论渐入尾声之时,杨端和站了起来,并弯下身子向着桓齮恳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