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命轮运转,依依不舍 > 第8章 中秋府宴 品尝月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中秋节是个大节日,中华大地自古以农为本,人们一直遵行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习惯。秋季恰是个丰收的季节,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与自然的馈赠,会进行一些庆祝活动。中秋至,大多数的农作物都收获了,禽畜们养肥了,瓜果也极丰富,人们庆丰收,走亲戚,互赠所获。

八月十三日正午,杨依依外祖家来人了,给杨家送中秋节礼。领头的人是杨依依的大舅陈良和大表哥陈秀。陈家人除了张怀,其他人都是厚道人。陈大舅陈二舅他们与陈氏的关系一向不错。妹妹嫁入高门,两个人并不来占便宜,凡事还讲究个礼尚往来,就这一点倒叫杨家不敢小瞧。

前几日收到了杨家给的节礼,陈家兄弟赶紧准备了一些土特产之类的亲自来回礼。杨依依听到外祖家来人了,有点好奇,就来相见。远远看见三进院里有一高挑俊秀的年轻人,正指挥伙计往厨堂院的库里搬东西。

送来的土特产不少,有新鲜的林檎,娇黄的梨子,诱人的大枣。带泥的莲藕,胡萝卜,白萝卜。新磨的白米、粟米,新下来的各种豆类。到后面,搬到爱日亭前有几十盆各色的菊花,有的已然盛开,有的含苞待放。

一问就知道了,这是她大舅家的长子陈秀,字平章,今年有二十一岁,身材细高,眉目清秀,举止端庄。

陈秀奇怪的看了一眼杨依依脸上的伤,聪明的没有问,贵族世家,内里的事谁也说不清楚,自己一个杨府五爷继妻的娘家亲戚,还是少管闲事。

两人见了礼,陈秀很高兴道:“依依表妹都这么大了,上次见你才五六岁,这几年没看见,就是大姑娘了,什么时候跟姑母到我家里住几日散散心。”

一边说,一边让人拎过来一个小笼子,里面有一只才一个多月大的狸花猫。

陈秀解释道:“家里的猫生了几只小猫,有四十几天了。来时母亲说姑母家的依依表妹九岁多了,这个年龄的小姑娘肯定喜欢毛茸茸的小动物,让我选了一只最温顺粘人的来给表妹做个玩物。”

杨依依果然喜欢的不得了,笑着道:“谢谢舅母,谢谢大表哥,我一定好好养着。”赶紧让红豆接过来。

卸完这边的礼物,陈秀忙着去隔壁侍郎府里给他姑母送东西,与依依行礼告辞。杨七又问陈大舅的去向,才知道这会陈大舅被让到待客院的正厅用点心饮浆水呢。

杨依依让红豆把猫笼送到她住的地方,顺便把李夫人给的茶叶、茶具都拿过来,吩咐绿豆去拿一壶滚水来,杨依依到正厅拜见了舅父。

因为英王妃陪着老夫人一早去宫里,几个哥哥也去别家送节礼了不在家,只五哥杨蔚与大管家杨成正陪着。

陈大舅见到外甥女挺高兴,说的客气话与表哥差不多。红豆把茶具、茶叶奉上,绿豆提着一大壶热水,杨依依给三人冲了茶,先递给舅父笑道:“大舅舅,这是府里的李夫人赏我的茶叶,您走的时候捎上。南方人有饮茶习惯,喝茶能提神醒脑,清热解毒,对身体好,只不过睡觉前就别喝了,当心脑子太兴奋了睡不着。还有桌上这个丰收团圆饼,也是我让人制作的,厨房里还有很多呢,要给舅母她们捎去些尝尝。”陈大舅点点头,觉得这外甥女不错。

过了一会儿,杨管家还有事要忙,先行礼告退了。又过一会儿,陈氏带着陈秀一起过来了,杨蔚知道陈家兄妹见面要叙体己话,自己在这里不方便,识趣地找个借口走了。

陈氏一点不想搭理杨依依,当她空气一般,只与陈大舅见礼:“大哥,家里人都好吧?我想母亲、嫂子与侄儿们了。你今日去我府里住一晚,明日才回去吧。”

杨大舅看没有外人忙道:“不了,母亲常跟我说,你在侍郎府里如履薄冰,处处要看人脸色。如今你不管家,家里留客,还要知会府里管事的三小姐,前些年也见了侍郎家小姐对我们的态度,怕你为难,就不麻烦了。我与阿秀领了车队来的,人多不怕赶夜路,只赶在城门关闭前出了城就行。”陈氏听了,马上泛起泪光,心里满是委屈,又不愿意跟兄长诉苦。问了家的一些情况,父母身体如何,侄辈学业如何,家里收成如何之类。

杨依依看兄妹俩话说的差不多了,突然道:“大舅舅,我有一事要说。”陈大舅与陈氏看向她。

杨依依忙道:“有一件事,办好了,舅舅与母亲都能发一笔财。我父亲如今是工部侍郎,工部的事他门清的很。我虽知道的不多,但营建宫殿、修桥、开矿、兴办水利之类,都离不开木材。前些天,曾听祖母说过,不多久晋王和伯父他们就要南征了,南朝如今不堪一击,很快就要天下大定,以后大战事怕是没有了。朝廷或许会大兴土木,必然使用大量的木材。但人们都说十年树木,到时木材肯定不够用,会涨价数倍。舅父本来就善于农事,应该多种杨树,杨树很好养活。育苗简单,只初春时,选一些一指宽、壮实的枝条,剁成七寸长的段,插在土里,给水给肥,就能发芽,一年就能窜一人多高。次年树苗可以卖,可以移栽。舅父今年冬天就多多积肥,明春可以多育树苗,后年春天可直接卖树苗。卖不了的就找地方栽种,杨树苗也不大挑地,不管是山地、坡地、荒地、还是良田都行。只要水肥到位,只三五年就能成材了。待朝廷四处收购木材时,母亲去父亲面前,只装做无意中提及娘家种了许多树木,想来父亲也不是个不通情理的。”

陈氏愣了好一会儿问道:“你撺掇你舅父种树就种树,为什么要扯上你父亲?”

杨依依道:“母亲常说父亲不顾念您,是因为看不起您的出身。您想想看,那李夫人还是商贾出身呢,士农工商,商人在最末一等,谁敢小瞧了她?还不是因为她有钱,杨家有利可图嘛,可见互惠互利才是根本。工部需要木材,陈家有木材,就正好对接。到底是姻亲,如果有父亲作主,购买时不会压价,结算货款时,也不会故意拖欠。不过,舅父你也要拿出两成利,一成给父亲,父亲是官,陈家是民,民还是需要官来罩着才更安全。父亲见了这好处,怎会不念舅父与母亲的好呢,必然尽心尽力。一成给母亲,母亲成天忧心小儿,只知道拼命俭省,又喜欢从家人身上揩油,日子久了自然不受待见。母亲有了收成,腰杆子就会硬起来了。”

杨依依拿出几页纸道:“两位舅父是厚道人,肯顾怜我母亲,我才肯告诉你们的。详细的法子我都写好了,舅父拿回去与家里人商量商量,尽快给母亲一个答复。如果可行,就尽快办吧。我郑重向您保证,几年后,木材价格肯定会大涨,尤其是中兴城周边的木材。”

陈氏与陈舅父互相打量着,陈氏点点头,小声道:“这些年我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在六十里外的邠州新平郡那边,靠小灵山的边上买了一个庄子,圈有百十亩薄田,种庄稼不大行,出产很少,不如也种上杨树吧。

杨依依摇头道:“我在伯父的藏书楼中看到书中说,山边薄田,要先养地数年,在养地这几年,你每年种两荐,秋季让人先种油菜,第二年五月收了油菜就接着种黄豆吧。黄豆用处多,豆根能固定住空气中的一种养分。油菜与黄豆都耐旱好养活。油菜籽与黄豆可以榨油,榨过油的渣子可以当肥料使用。母亲再花些钱,拿父亲的贴子,找司农处会寻水源的能人,在小灵庄周边找一找,有没有能打井的地方,多打几处,保证水源供给。再有边边角角的荒地、山地上,到可以种些杨树。我再琢磨琢磨,想些别的法子,让这庄子能更出息些。”

陈秀点头道:“还是依依聪明,知道得多。我也听说过种过黄豆的地,第二年是要有劲些。姑母就听她的吧。等地养好了,再做打算。”几个人又随意说了些家常话,杨依依又给他舅父几张纸,一张上面写了芝麻酱与芝麻油的生产方法,一张上写了松花皮蛋的制作方法,一张是写了醉枣的制作方法。

老夫人与英王妃回府了,听说陈大舅来了,忙来正厅见面,双方客气了几句。老夫人挽留他们,陈大舅听了外甥女的话,又看了她给的方子,心里起伏不定,一刻也不想待,只想着马上回了家,与家里人商量这些发财的大计。英王妃一看陈家人真心要回去,就让人给了一大车的回礼,让管家送他们出了门。

古天子于春朝日,秋夕月,于城东门外拜日月,乞求保佑。当今皇上一向崇尚节俭,更怕劳民伤财,推说大军马上南下征战,战时定有伤亡要抚恤。而且此次南下,军费耗资巨大,暂不举行天子祭月活动,各家自行过节,切不可过于奢靡。

因为英王父子要跟随大军在南方征战,中秋也回不来。总不好家主在军营苦练,马上要奔赴战场浴血奋战,家里人却宴乐豪饮吧。

英王府今年不敢太高调,组织仆人打扫一下内外,歌舞杂乐一概不要,只两府人十五晚上,在英王府祭月后去待客院正厅里聚餐。

八月十五那天,天气特别好,艳阳高照,风轻云淡。一大早,府内各处开始忙碌起来,准备过节。英王妃早就让庄子里准备了中秋宴要用的东西,提前一日屠宰好一头牛,两头猪,五只羊,并备下三十条活鱼,鸡鸭各百十来只,十几篓虾蟹。这会都搬到主厨房里,主厨房挑拣了足够的用量,剩下的发放到外厨房。

因为过团圆节,崔夫子前几日就携了英王妃安排的节礼回家去了,家学里放假十日。杨依依喜欢热闹,看东西陆续往厨房搬,让红豆拿着准备好的东西,主仆就到了主厨房。

李大厨把分切好的肉块飞了水,下锅煮,放了姜片大葱段,不一会肉香弥漫在院子里,王厨娘在炸丸子,张厨师在收拾鱼,毛厨工在收拾鸡鸭。众人紧忙着。

杨依依让红豆把自己准备好一个小纱包递给李大厨,笑道:“李师傅,这是我准备的煮肉料包,里面有去腥增香的中药,可是我在书中看到的,你赶紧放到肉锅里去。”

李大厨皱眉:“什么书,里面还有这种记录?不都是讲圣人学问的。七小姐,你可别乱来,今天过节,我这里要是有闪失,王妃会狠狠处罚小人的。”

杨依依道:“我在一本医书中看到的,八角、肉桂去腥增香,小茴、丁香防腐去异味,砂仁去腥,陈皮解腻,甘草合味,豆蔻压腥去湿,良姜定味。我研究了很久了,你信我,真的,煮肉肯定味道特别好。我亲自放,如果味道好,受奖了算你的,如果味道不好,要受罚我去顶着。”说着就把料包拿过来丢入肉锅,李大厨不及阻拦,直接傻眼了。

不一会,奇异的香味从锅中散出,厨房众人都好奇地望过来,王厨娘叹道:“七小姐太厉害了,这放的是啥呀,老婆子做了半辈子饭菜,竟然没闻见过这么香的煮肉味儿。”

杨依依洋洋得意地道:“我在医书中看到的中药,细琢磨它们的特性,得出这么个方子,煮肉卤鸡都使得,放上些黄酒去腥和味。我刚才告诉李大厨了,李师傅可要感谢我,一般人我都不告诉他呢。”李大厨向依依道了一声谢,心里默记着小姐刚才说的方子,王厨娘讨好地递过来一小碗炸肉丸让她解馋。

李依依道:“毛厨工啊,我告诉你个鸭子新做法,挂炉烤鸭,刚好前几天我弄的那个烤炉利用上,做好了,你肯定受赏。”

毛厨工看看了李大厨,李大厨点点头。李依依让他每个鸭子用姜片六片,葱白一段,盐一小勺,酱汁一小勺,再搭上自己拿来东西:八角两个,花椒十来粒,白糖一大勺,把十几只鸭子都腌上,用白纱搭在盆上防着蝇虫,放阴凉处静置几个时辰。

李依依对毛厨工道:“下午烤的时候我再过来,我要忘了,你记得让人去请我。对了,我养了一只狸花猫,以后你每日收拾鸡鸭时,给我留下内脏收拾干净,搭些鸡胸肉,直接白水煮熟,我让红豆来取了喂猫。”毛厨工连忙点头同意了。

杨依依默写了一会《木石盟》,想起她的烤鸭大事,紧忙着过来了。指挥的毛厨工先用好炭把炉子生起来,让李大厨调些蜂蜜水,把鸭子刷上一层蜂蜜水,吩咐张厨娘把梨子和林檎切成块塞进鸭腹中,用大针粗线缝上鸭腹的口子。又让毛厨工找到一些粗铁丝,弯成挂钩,从鸭脖上钩好,一一放入烤炉中,挂在中间的铁箅上。又吩咐火不用太大,控制好温度进行烤制,大约两刻钟,再涮上一层蜂蜜水。直到鸭子烤熟。让李大厨找把好刀,把烤鸭斩成小块再装盘。鸭皮红亮,鸭肉不柴,闻着喷香,摆盘好看,众人都觉得不错。

华灯初上,两府里的人都来了。在爱日厅前的空地上摆上长几,几上陈列着精美的大铜盘,盘子里分别是林檎、大枣、石榴、葡萄、丰收团圆饼、肉蒸饼、绿豆糕、肉丸子。兰老夫人在前上香祭月,祈求月神保佑,年年丰产,家人团圆。身体健康,儿孙非凡。英王妃、李夫人、杨侍郎、陈夫人站在她身后,再后面是一众孙辈,男前女后,依着排行站定位置,都跟着行了礼。

中秋宴开始了,两排桌案上陈列着丰盛的菜肴。切成薄片的卤肉,撕成条的卤鸡肉,剁成块的烤鸭,烤成串的牛羊肉,蒸好的肥蟹,煮红的河虾。还有用白糖凉拌的藕片,腌的胡瓜,烫好的小白菜拌上酱汁,蒸熟的胡萝卜浇了肉酱。有一盘子四个丰收团圆饼,一盘子四个素蒸饼。一碗肉丸萝卜汤。一个果盘里堆着红林檎、紫葡萄、黄橙、绿桔。

全家都一一坐好。老夫人坐中间的主位,杨依依坐她左边,杨霏霏坐她右边。老夫人闻着肉香笑道:“今天这肉格外香,这点心也好看,可见我这长媳太能干了,准备的应当。我这五儿媳娘家送来的果菜真是新鲜,着实用心了。厨房的人也辛苦了,传我的话,厨房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有赏。”

杨大小姐站起身来笑道:“祖母,你这赏放得不对。别的不说,这卤肉、卤鸡与烤鸭可是七妹指挥厨房做的,据说忙了大半天了。还有这个丰收团圆饼也是她想出来的,昨日给军中的父兄送去一些,他们也说好。说中秋正是丰收团圆的节日,这饼很应景呢。”

众人看过来,杨依依最先发现杨芙今天穿了高底履,梳了交心髻,化了裸妆,穿了新衣服,比以前显得出色多了。众人也注意到了,但大家也没去说什么。

英王妃却盯着自家长女,一会儿纳闷,一会儿心里得意,都说自己的长女有才无貌,现在看来都是胡说,明明芙儿才貌双全,议亲时一定可以找个好人家。老夫人笑道:“我家依依长进了,真是心灵手巧,我要重赏她。”杨茭最不爱听有人说陈氏母女的好话,听了这话微微皱眉。

杨依依今天很高兴,她母亲状态不错,打扮的很认真,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与父亲两个人互相敬着酒水,陈氏偶尔还递点心与果子给丈夫。其实陈氏这样也不奇怪,杨依依给她与陈大舅画了一个大饼,中间有重要的一环就是要用到杨侍郎,陈氏自然要跟杨侍郎打好关系,不像先前看见他就烦。

英王妃也挺开心,众人都夸赞她能干,儿女们都争气。李夫人也破天荒的出席了这次宴会,她给小一辈的都送了点小礼物,众小辈也向她道谢。此刻坐在英王妃的下首席上,笑看着各人的反应,一边品尝美食,她的儿女们也上来给她敬酒,她都一一领受了。老夫人看着一家子和和气气的,心情很是好,一直让众人吃吃喝喝的。

月上中天,清辉遍地。众人喝不少酒,多有了几分醉意。忽然杨茭站起来道:“你们看,七妹妹脸上还有未长好的伤痕,定是让人打了。还说她长进了,心灵手巧,私下里还不知道干些什么勾当呢,不然好端端的能让人打呀。我跟你们说,就是她娘打的,为了争一个月才五贯钱的月例。大家看她们那穷酸样,可笑不可笑啊?”

老夫人皱皱眉道:“茭茭有些醉了,五郎,你让人扶她先回去歇着吧。”

杨茭嚷道:“我没醉,你们就是这样,有了实话就是不让说。我那继母,可是个人才,一向见钱如命,就是小鬼手里的钱,她都敢抢呢。”杨茭身边的妈妈、婢女都上来,挽着有些醉意的小姐,把她搀扶回去。

陈氏瞪了杨侍郎一眼,忍了又忍,到底没有说什么。杨霏霏拉着杨七的衣袖道:“三姐姐每次都是这么扫兴,依依你不要生气,跟她那种人,不值当的。”

杨依依沉下脸道:“她看谁也不顺眼,要是看到长得好的男人,就顺眼了。真是到了年龄了,恨嫁呢。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成了仇。”

霏霏笑出声来道:“你在背后编排三姐姐,有本事当面说她去。”

杨依依道:“你说的对,我能有什么本事呢,的确拿她没办法,只能背地里咕哝几句,伤不到别人半分。”心里想,杨茭这么个混人,骂不得,打不过。又想她反正也到年龄了,还是撺掇父亲把她赶紧嫁出去,可是现在母亲和自己在府里威望不高,对杨茭的婚事没有插嘴的余地。

前些天,仿佛听伺候杨茭的几个婢女,私下里议论,杨茭看上了国子监的一个高监生。还是渤海郡公高相的长孙呢。

可惜呀,高相与大伯父和父亲的政见不合。高相是支持太子的,可父亲是支持晋王的。大伯父虽然不像父亲的态度那么明显,实际上也是看好晋王的。这种情况下,高杨两家不可能联姻的。

杨七一直胡思乱想,到宴会结束,也没有想到什么具体的法子对付杨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