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九四二年农历壬午年正月初五雨水,何柳氏顺利分娩,生下了一个小女孩,也正是日后的何雨水。

为了避免如同历史上那样何柳氏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大出血、从而生下女儿后不久就去离开人世,于林还是私下给了何大清一枚朱果。

毕竟何柳氏也算是母亲苏玉兰在四九城为数不多谈得来的朋友,如果何柳氏因大出血而丧命,估计母亲苏玉兰也会伤心难过,而且何大清的厨艺确实出众,经常过来给自己一家烹制各种美味佳肴,因此于林也不会眼睁睁看着何柳氏出事。

既然自己的出现已经改变了不少事情,先是除掉了九十五号四合院里最大的毒瘤老祖宗龙太太和道德天尊易中海,接着算盘精阎埠贵也是因为自己的缘故,被娄老板赶出了四九城,整个九十五号四合院如今已经彻底跟历史发生了巨大的错乱,索性就成全何大清一家吧。

只要何柳氏在世,何大清就会被她死死地拿捏在手中,更不会被人算计、丢下十六岁的何雨柱和八岁的何雨水,跑到保城给白寡妇拉帮套;同样有着父母在身边,何雨柱也不会活成后世的傻柱,更不会同样被人算计、差点成了绝户。

当然了只要娄振华脑子不出问题,有着自己亲笔题写的那幅字,“遇许误终身、逢何毁余生”,绝对不会再安排女儿娄晓娥嫁给许富贵的儿子许大茂,娄晓娥也不会被老聋子算计,跟傻柱春风一度、生下儿子何晓。

在何柳氏快要分娩的日子,于林让岳信文出面找来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接生婆直接来到了何家,同时让母亲苏玉兰带着朱果陪着何柳氏,一旦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就再给她服用一枚朱果。

本来之前就有了岳守拙大夫这位中医圣手帮忙给何柳氏调理身体,再加上于林赠送的一枚朱果,现在何柳氏的身体状况相当不错。

有了这么多的提前准备,何柳氏的分娩过程十分顺利,很快就生下了小女儿,同样还是被她给小丫头取名叫雨水,至于何大清现在只会抱着小女儿一个劲的傻笑。

当然了何大清心里十分清楚,如果没有于林帮忙,恐怕自己老婆这次绝对不会如此顺利地生下小女儿,尤其是于少东家私下给自己的那枚血红色的果子,老婆何柳氏吃后,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而且明显感觉到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何大清也意识到了这枚血红色果子的珍贵,因此心里对于少东家一家更是异常感激。

何家生下了一个小女儿,同住在九十五号四合院里的住户们,也都多少送上了一点儿心意,尤其是因为购买粮食的事,家家户户都欠着人家何大清的人情,因此每家都送了六个鸡蛋,在这个年月已经算得上是一份拿的出手的礼物,显然大伙儿提前私下商量好了。

在如今这个兵荒马乱的世道,普通人家可没有能力操办宴席,于林让何大清处理了一头野猪,每家每户都是两斤野猪肉当做回礼,还在四合院里摆了三桌,宴请所有的住户。

显然何大清的手笔绝对算是不小了,在这个物资极度匮乏的时候,能够摆出八菜一汤的席面,已经让邻居们暗暗咂舌不已。

也只有许富贵清楚,不仅野猪是于少东家所提供,就连其他的一些食材也是从东跨院那里弄得,不过许富贵并没有嫉妒,相信只要自己和于少东家维持好了关系,真要是自己家里有事,人家也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他可是看得清清楚楚,何大清老婆这次生孩子,人家于少东家也没少帮忙,不仅提前找来一位接生婆,而且生孩子的时候,青山堂岳信文大夫就在东跨院陪着于少东家喝茶,显然这是在预防万一。

何大清当然要比许富贵更明白这些事情,他当时就差点给于少东家跪下磕几个响头了,至于野猪和那些食材,何大清倒是想给钱,却被于少东家笑着骂了几句,让他多做几顿饭就行了,何大清也只能把这份情意牢牢地记在心里。

何雨水的诞生,于林倒也没有赠送特别的礼物,只是从储物指环里那些堆积如山的珠宝古董中,挑选了一柄翡翠如意,还有两枚和田玉吊坠,除了小雨水,也给了柱子一枚,另外则是送给何家一堆奶粉,还让何大清在自己这边烹制了一些滋补药膳。

有了各种滋补药膳、再加上曲秀琴的精心照顾,何柳氏这个月子算是异常的惬意。

曲秀琴同样也过得相当不错,如今何家的生活水平,说出去绝对能够惊掉不少人的下巴,整天都是在东跨院烹制好的各种精美的菜肴,一家人吃地也都是白面馒头、大米饭,曲秀琴私下都暗暗庆幸自己当初的决定,现在不仅衣食无忧,而且还有一个大靠山,同时也对易中海无语至极,你一个普普通通的娄氏轧钢厂的钳工,竟然会自不量力去招惹那样一位大人物,虽然人家于少东家年纪轻轻,可是看看娄老板在于少东家跟前毕恭毕敬的模样,可想而知易中海是有多么可笑了。

时间在不经意间慢慢过去,四月一日终于到了,这也意味着樱花驻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公布的实行《谷米管理法》正式开始实施。

一大早就有不少家里已经断粮的四九城住户,拿着自己一家老小的良民证,开始在“共和面”供应站、也就是原本附近的大粮店门口排起了长龙,急切地想要买到粮食。

上午七点半供应站的大门打开,两个黑皮狗手里拎着一根短棍、气势汹汹地站在大门两旁,不时冲着排队的人群喝骂上几句,对于不老老实实排队的人,也是毫不客气地挥起手里的木棍。

排在前面的几个人脚步匆匆地拿着面袋子走进供应站,按照里面的伙计的要求,把手里的良民证交给对方登记,然后才领到一张二指宽的小纸条,拿着到账房那里交钱,最后才是去柜台前称“共和面”。

前几天供应站的外面就贴上了告示,上面明明白白的写着“共和面”的价格,每斤和涨价之前的棒子面差不多。

当时看到告示后,不少人还在心里暗暗抱怨,樱花人供应的“共和面”价格这样低,自己前些日子白白去粮店花高价购买了一点儿粗粮,凭空浪费了不少钱。

九十五号四合院里就有人开始阴阳怪气地说起了风凉话,尤其是那几个花高价购买粮食的人家,更是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特别是贾张氏的嘴里又不干不净地说三道四,当然了现在她可不敢再公开骂于少东家,嘴里嘀咕的对象换成了何大清和许富贵。

何家屋里,许富贵脸色阴沉地坐在八仙桌旁,何大清笑着安慰道:“老许,其实这也是好事,经过这次的事情之后,这几家也算是和咱们不说撕破脸皮也差不多了,那样的话今后再有啥事儿,咱们干脆直接绕过这几家。”

刚才许富贵可是被那几个老娘们儿的话气得够呛,原本人家于少东家只是提醒何大清和自己两家,还是自己觉得都是一个四合院里住着,大家伙儿还都是娄氏轧钢厂的同事,因此才跟人家于少东家商量后,把消息透露给大家伙儿。

可是这四家并没有完全相信自己和何大清的话,根本就没有买多少粮食,等后来粮食涨价了,才多花钱买了一些高价粮,可是这又能怪得了谁?还不是他们自己没有主见?如今听说“共和面”便宜,又开始阴阳怪气起来。

许富贵狠狠吸了一口烟,气呼呼地说道:“老子以后再管这四家的闲事就不算人,好心当成驴肝肺,不识好歹的玩意儿。对了,老何你知不知道那种共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当时我记得你曾经跟我说过,是用米糠和麦麸加上豆饼粉碎而成,难不成还真是这种东西?这些家伙也不动动自己的猪脑子好好想想,如果是好东西的话,樱花人还至于公布《谷米管理法》?”

何大清冲许富贵竖起了大拇指,笑着说道:“怪不得于少东家都说你许富贵头脑灵活,可惜生不逢时,和平年代你老许肯定能够出人头地,于少东家说了,共和面就是麸皮加上米糠和豆饼粉碎而成的猪饲料,现在维持会在四九城建了十五个加工厂,正在全力生产这种东西。”

许富贵吃惊地瞪大了双眼,嘴里不由骂道:“这些樱花人简直就是畜生不如的狗东西,竟然拿着猪饲料当咱们四九城老百姓的口粮,咱们多亏了有于少东家提前通知,准备了不少粮食。对了,刚才我听贾张氏说了,等着四月一日开始供应共和面后,她们几个就一起去做伴购买共和面,我现在真想看看,等她们买到那些猪饲料后会是什么模样。”

何大清冷笑着说道:“经过这次的事情,反正今后我是不想再管院里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了,咱们两家只要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