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姬昌求死
姜子牙也算是非常聪明,并未直接去面见帝辛,反而是在费仲府周围开始摆卦算命,以申公豹同样的手段,接近你费仲。
在姜子牙的各种推演与忽悠下,加之本来申公豹就需要姜子牙面见帝辛,最终姜子牙见到了帝辛。
九间殿上。
早已经没有当初的风光,但凡有点本事,能耐的大臣,基本都被帝辛“搞死”,不在其位,整个大商朝已经是人心惶惶。
这一切都是做给满天神佛看的,姜子牙来到大商朝上,就发现如今的朝堂上,基本都未老弱病残,关键是那帝辛居然还领着苏妲己上朝。
他一眼便看出苏妲己不是人。
“草民姜子牙拜见大王。”
姜子牙在人王面前,还是行跪拜礼。
“起来吧!孤听闻仲说你是那昆仑山得道成仙之人,可你为何看起来如此苍老啊!”
帝辛疑惑的问道。
“大王,你有所不知道,这天道好循环,贫道资质平平并未学到成仙之法,倒是会一些推演之术,卦象有独到的见解。”
姜子牙谦虚的说道。
商朝本就是拜先帝的宗教性质的国度,对于任何大小事情,第一件事便是让巫师算一卦,如今这姜子牙算卦特别厉害,自然是受到人们的推崇。
帝辛听闻姜子牙,如此厉害便继续问道:“孤,有一国师,名为申公豹,他也是昆仑山得道的仙人,不知道与你有何关系。”
帝辛话说完,申公豹便慢慢走入了九间殿上。
“师兄,好久不见,近来可好,听闻你是可是下山之后,便寻得了一处姻缘,日子应该过得不错啊!”
申公豹一脸笑意的看着他这位师兄。
此时的姜子牙脸上露出惊讶,可依旧平静道:“师弟,想不到你也下山了,是师父让你下山吗?”
“自然是师父让我下山,特意来着朝歌,师父可是让你寻求明主,如今这人间明主就在你面前,你的封神榜,不该交给人王吗?”
申公豹直接要求姜子牙拿出封神榜,献给帝辛。
“这…此榜乃师父所赐,自不能随意交给他人。”
“大胆,大王乃天下明君,你这是想要造反吗?”
申公豹大声怒斥道。
见时机成熟,帝辛开口道:“姜子牙,你当时是下山来辅佐明君的吗?不知道你想要辅佐谁,还真是来造反的吗?”
当场被问的哑口无言的姜子牙,立马跪下道:“大王,草民不过是一位修为浅薄之人,自然是来辅佐大王的,如今有我师弟在此,自然不需要子牙,至于造反根本不会啊!”
“哈哈哈,算你看的明白,孤想要看看那所谓的封神榜,当真有那么神奇吗?”
帝辛平静的说道。
整个九间殿大殿上都鸦雀无声,都等着姜子牙拿出封神榜,看看到底是什么好东西。
圣人传下来的物品,自然不是凡物。
“启禀大王,这封神榜并不在草民身上,师尊虽传我,可并未教我如何召唤的用法,所以并不能拿出来随意观看。”
姜子牙居然拒绝了。
“大胆,竟然敢欺满孤,来人!把姜子牙关入天牢之中,明日午时,进行炮烙之刑。”
话音落下,立马就杀出两名护卫,直接架着姜子牙,拖出了九间殿之中。
对于这一切大殿上,无人敢求情。
如今整个大商,都是帝辛说了算了。
谁要是让他不痛快,要不是死于炮烙之刑,要不就是冤死在牢狱之中。
谁都不知道,在那天牢的秘密之地,还有一个全新的大商朝小朝堂。
里面的大商文武百官,都是绝对忠心帝辛之人,才有资格进入这里。
姜子牙入狱之后,便与姬昌关在了一起,两人只相隔了一道木门。
当姜子牙进入大狱,姬昌就发现此人乃飞熊之像,立马用藏在衣袖的龟甲卜卦了一番,发现此人正是他要为西岐所求之人。
说起来,这姜子牙也不慌,就这样安静的坐着,反而欣赏这大牢的风景,他如果想要逃,怕是这里困不住他,他师尊也不会让他就这样死在这里。
姬昌见此人果然不凡,便主动搭话道:“不知道先生,所犯何事入狱。”
姜子牙闻言,便发现此人与伯邑考形容的形象有几分相似,右手食指不断掐动,便回答道:“为西而来,你是否是那西伯侯。”
“正是在下,你认识我!”
姬昌非常惊讶,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此人,想不到对方居然认识他。
“算数吧!数日前,侯爷长子伯邑考受我师兄的指引,寻找到到我,想要子牙救西伯侯出狱,如今看来,计划怕是失败了。”
姜子牙叹气道。
“原来如此,伯邑考如今如何了。”
“我让他先回西岐,筹齐各种奇珍异宝,美女,投其所好,献给纣王帝辛,才有一线希望,救出侯爷,我便留下来,想要以自身之才,暂时拖住纣王帝辛,对侯爷下手。”
姜子牙的计谋是对的。
可惜他一切的行动,都在帝辛与申公豹的掌控之中。
“谋士以身入局,果然是大才啊!姬昌拜见先生,还请先生入我西岐,为相。”
姬昌立马跪下,恭敬的说道。
姜子牙一听,立马阻止道:“侯爷快快请起,如今不宜如此。”
“原本老夫计划,都是算计之中,奈何我那个师弟,居然成为了大商国师,破坏了我的计划。”
姜子牙无奈,只能把大殿上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姬昌。
姬昌虽不明白,为什么封神榜这么重要,可既然帝辛想要,那就给他,只要把姜子牙救出去,安全送回西岐,就足够了。
“先生,不瞒你说,这次前来,姬昌就没有抱着活着的希望,先生不如取了在下的头颅,献出封神榜,洗脱造反嫌疑,安全达到西岐,便可为天下百姓造福。”
姬昌言下之意非常明白了,就是让他去西岐帮忙造反。
姜子牙下山,在人间这段时间,他发现大商并不是那么一无是处,主要是那个纣王帝辛的问题。
掀起战争,并不是他所愿。
发动兴周灭商的战争,最终苦的还是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