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宁皇后静静地伫立在床边,目光冷漠地凝视着在床上痛苦挣扎的孝文帝。他的面容扭曲,额头青筋暴起,冷汗如断了线的珠子般不断滚落,嘴里还不时发出含糊不清的呓语。然而,纯宁皇后望着这一幕,心中却犹如一潭死水,没有泛起丝毫怜悯的涟漪。她的眼神中,只剩下深深的鄙夷与决绝,在这一刻,她仿佛看到的不是一国之君,而是一个被欲望与怯懦彻底吞噬的可怜虫。
回想当年,那是一段充满苦涩与无奈的岁月。当年,为了家族的荣耀与兴衰,她嫁入太子府,成为了青梅竹马的孝文帝的太子正妃。初入太子府时,她也曾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满心期待着能与夫君举案齐眉,携手相伴。可现实却如同一记重锤,无情地将她的幻想击得粉碎。太子府中,新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一个又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被纳入府中。而她的夫君,那颗心就像被一阵无形的风吹拂,飘忽不定,将所有的宠爱都毫无保留地倾注到了那些娇媚的妃子身上。其中,明妃更是独占鳌头,成了太子眼中的明珠,被捧在手心,万千宠爱于一身。
反观纯宁皇后自己,在这深宅大院之中,不过是一颗被随意摆弄的棋子。在太子为了权力而展开的激烈角逐中,她被利用、被忽视,她的小儿子因为才华过人而被放火陷害,她毁了容,只能在冰冷的宫殿中,独自品尝着寂寞与孤独的滋味。无数个漫漫长夜,她不敢去看那冰冷的铜镜,她害怕看着自己被火烧伤的容颜,更害怕因为脸上的伤又想起在大火里求生的儿子凤栖梧,虽然她长跪佛前,理佛抄经可心中的怨恨如野草般疯狂生长。那些思念凤栖梧的日子,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她的心头刻下一道深深的伤痕,让她对眼前这个依旧夜夜笙歌的男人,从最初的期待,渐渐转变为如今的厌恶与仇恨。
而如今,命运的天平终于开始向她倾斜,她终于等来了复仇的绝佳时机。凤凌云和慕云舒两人一起为她点亮了生活里的光,一个从大婚里救了她的儿子凤栖梧,一个救了她修复了她的容颜。
他深知,孝文帝此刻深陷的梦魇,就如同一条无形的绞索,正缓缓地勒紧他的脖颈,那曾经做的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正一点一点地将他拖入精神崩溃的深渊。
只要他彻底失去对朝政的掌控,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她便可以为自己的两个孩子——鹤儿和梧儿,扫除一切障碍,为他们铺就一条光明的未来之路。在她心中,这两个孩子是她在这冰冷世间的全部寄托,是她为之奋斗、为之复仇的最大动力。
“陛下,您欠我的,欠灵妃的,欠凤凌云的,终究是要还的。”纯宁皇后压低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那声音如同从九幽地狱传来,带着丝丝寒意,让人不寒而栗。她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的光芒,宛如夜空中划过的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她内心深处的仇恨之火。
言罢,纯宁皇后迈着坚定的步伐,几步便走到了窗前。她微微抬起手,修长的手指在窗棂上轻轻扣了几下。
很快,窗外便传来了丫鬟小翠那熟悉而又恭敬的声音:“娘娘。”声音虽轻,却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纯宁皇后隔着窗户,神色平静地问道:“可听的仔细?”她的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让人无法忽视的力量,仿佛在向窗外的小翠传达着某种极为重要的信息。
“是的,娘娘,十分真切。”小翠在窗外迅速而又笃定地回答道。她显然深知此事的重要性。
纯宁皇后微微颔首,自顾自地点了点头,随后对小翠说道:“去吧,天要亮了,快去吧。”
“是,娘娘。”窗外的小翠轻轻地回应了一声,便如同一道黑色的影子般,向着摄政王府的方向飞身而去。她的身影在清晨的皇宫中一闪而过,很快便消失在了即将升起的晨曦之中,只留下一阵轻微的风声,仿佛在诉说着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纯宁皇后隔着窗户看着小翠离去的方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片刻之后,她缓缓转身,走回床榻边。她拿起一旁的手帕,在孝文帝的鼻子下轻轻扇了几下风。随着身边空气的流动,孝文帝像是突然被人解开了束缚手脚的绳索一般,猛地从梦中惊醒。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胸膛剧烈地起伏着,额头上满是密密麻麻的冷汗,眼神中还残留着梦中的恐惧与迷茫。
他的目光在房间里四处游移,最后落在了纯宁皇后那平静却又让人捉摸不透的脸上,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孝文帝悠悠转醒,意识还在混沌边缘徘徊,目光在昏暗的床帐内迟缓地游移。帐内的帷幔在幽微的光线中轻轻晃动,似是鬼魅的影。当他的视线终于捕捉到坐在床边的纯宁皇后时,刹那间,梦里那些血腥、背叛与阴谋的画面如汹涌潮水,与眼前温婉端坐的人猛地重叠。他的心脏猛地一缩,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自心底最深处翻涌而上,似恐惧,又似猜疑,搅得他内心一片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