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宋支书心里很高兴,他们还价不高,说明是真的怕这两千个搪瓷脸盆砸在手里。

当然他也不会这么痛快的答应,依旧是一脸为难:“我们乡下人过日子节俭,最多二十六斤稻谷。”

“但是我可以保证,稻谷都是干透的,都是去年秋天的新粮食。”

“当然你们要是想省事些,我把稻谷收上来后,可以运到镇上的加工厂里,加工成大米。”

乡下都是舂米,把米糠砸掉,费时费力费人。

但镇上已经有加工厂,可以用砻谷机进行脱壳。

这个过程是将稻谷的外壳去掉,分出糙米和谷糠。

糙米再送入碾米机中进行碾米。

碾米机通过砂轮磨削糙米的外表皮,去除淡棕色的皮层和胚芽,最终变成白色的大米,也就是精米。

这些机器都需要用电,因此宋支书有时候也会赶着牛车来加工厂。

主要是吴秀更喜欢吃精米。

要不然乡下人大都吃糙米,那样更节省粮食。

宋支书当然不是真的为他们着想,只是想要谷壳谷糠这些。

不仅能掺着野菜喂鸡鸭,要是村里真的能养鸭子,这些更是需要多多益善。

肖主任一听也是,要是收上来的是稻谷,自己也不能每袋都开出来检查。

可要是收上来的是大米,自己可以在加工的时候去看一眼。

或者是让加工厂的人帮着自己盯着点。

因此他让宋支书父女先喝茶,稍等自己一会儿,他自己立马去和厂长商量。

没一会儿,肖主任直接请宋支书和楚红去厂长那,先客气的寒暄一番后,又继续开始讨价还价。

一斤稻子大概能出七八两大米。

除去糠皮,还有一部分会变成一些碎米,所以一斤稻子大概只能出来七八两左右的大米。

最终定下十八斤半最高品质的精大米换一个瑕疵搪瓷脸盆。

而且这边要求半个月内把大米全都交齐。

要是交不齐大米,就要宋支书自家垫上。

宋支书仔细看过合同后,才道:“签字画押前,你们得给我开一个证明,咱们再去公社请领导盖个章,这样你们放心,我也能安心。”

“要是被误会成是私人买卖,那我们一家子都要没命了。”

厂长听到这话也很开心,有公社的盖章,自己就不用担心他们卖不出去,又把瑕疵脸盆送回来。

很痛快的答应了,又和他们一起去公社。

得亏先前宋支书供应过几次蔬菜,在领导眼里,也已经算是有了经验。

宋支书苦哈哈的道:“领导啊,我们乡下离这太远了,家家户户都缺搪瓷脸盆,搪瓷缸,搪瓷盘,搪瓷盆。”

“这些虽然是瑕疵品,但我们乡下人不讲究,只要不花钱,应该舍得花二十八斤稻谷换个搪瓷脸盆,像我也宁愿勒着肚子也会舍得换。”

“我们解决搪瓷厂里瑕疵品不好销售的问题,搪瓷厂也能让我们家里添上个家当。”

“我们也不是白辛苦,米糠碎米也能让那些下放的人吃一段时间。”

领导仔细问过后,才签了字。

对于领导们来说,任何一个厂子,都能带动当地经济,也和他们的履历挂钩。

要是领导在任期间,搪瓷分厂出问题了,那他脸上也不好看啊?

不管是搪瓷厂的厂长,还是公社领导,都觉得一斤稻谷七两大米,二十斤稻谷,就是十四斤大米,二十八斤稻谷,应该就是十九斤半左右的大米。

但是宋支书心里却明白,一斤稻谷也有可能出八两稻谷,还有碎米和米糠也是一大笔收入。

碎米虽然不好看,但是吃着照样香啊。

楚红也很佩服自家亲爹是真的厉害,明面上算的账,他确实是没好处,但是每卖出一个脸盆,他都能得两斤碎米一斤米糠。

但是积少成多,两千个脸盆,那就是四千斤碎米啊?

自家都能吃两年了。

既然已经定下来了,宋支书立马骑着自行车回去,把村里的牛车去赶过来。

楚红就留在厂里,等瑕疵脸盆都出库后,还要点一遍。

因为他们不要工资,厂长还送了一套好的双喜搪瓷六件套:脸盆,大中小的菜盆三个,喝水的茶缸一个。

这能占便宜的好事,楚红当然不会拒绝,这要是自己买,起码得花五六块钱呢?

搪瓷脸盆不占地方,一牛车就能全拉走。

岭下村外面还有六个村落,父女俩赶着牛车去每个村子的大队部晃悠一圈,和大家说了,明儿起可以去岭下村用二十八斤稻谷换一个瑕疵脸盆。

因为有公社的盖章,宋支书就不用提心吊胆,而是打着为人民服务的口号进村找各村的村干部。

而宋支书先前当了很多年队长,每个村的支书和队长都认识,也就更好说话了,直接让村干部帮着自己和村里人说一声。

楚红还在边上帮腔:“阿爸,咱们村里好几百人在挖水库,你直接去水库边上喊一声就得了啊?”

脸盆叠在那,大家都数不清有多少个。

但是听楚红这么一说,就觉得脸盆的数量不多,有好些人都急着上来攀交情:“宋支书,给我留两个,明儿早上我就去找,行不?”

“帮我也留一个。”

就算是嫌弃搪瓷脸盆囍字变成了喜,一对喜鹊也变成了一只喜鹊,看着瑕疵太大的人,听到村里人争先恐后的要脸盆,心里也开始动摇起来了。

反正大家都有种抢着要,肯定是划算占便宜的心里。

因此喊着要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等他们回到村子里的时候,天也黑了,家家户户都在吃晚饭了。

但是看到岭中村有不少人背着背篓过来,也都好奇的出来看热闹,一听是去宋支书家换脸盆的,也深怕自己抢不到,回头就冲家里喊:“石头快让你阿妈去勺三十斤稻谷来,去支书家换盆。”

深怕去的晚了,好的盆都被人换走了。

也得亏现在,供销社的售货员,眼睛都是恨不得长在头顶上,买东西都没得挑,碰一下还有挨白眼。

再有就是大家都爱惜东西,也不会粗手笨脚的乱翻,几乎是楚红递过去,上下左右一检查,没有掉漆就乐滋滋,小心翼翼的拿着脸盆走了。